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MSA测量系统分析课件-文档资料
MSA测量系统分析课件-文档资料
事实上,重复性是从规定的测量条件下连续试验得到 的普通原因(随机误差)变差,因此除了设备的内变 差外,重复性还包括测量系统误差模型中任何条件的 内部变差。
严格的重复性定义为:当测量条件已被确定和定义的 条件下,——即已确定的零件、仪器、标准、方法、 操作者、环境及假设之下,系统内部的变差。
38
重复性(Repeatability)
➢ 分布在各大区的国家计量测试中心是国家组建的承担跨地区 计量检定、测试任务的国家法定计量检定机构;
➢ 目前,主要有:华北、东北、华东、中南、华南、西南、西 北等7个大取得国家计量测试中心;
➢ 我国量值传递体系示意图如下图;
15
国 家 专 业 计 量 站
分站
中国计量科学研究研、中国测试技术研 究院、国家标准物质研究中心
用来获得测量结果的任何装置(Device),包括通过/不通 过(GO-NO GO)装置,它是测量系统的一部分。
测量系统(Measurement System):
指由人员、被测量、量具/夹具及其它设备、环境、操作程 序/操作方法或软件所构成的系统.
6
基本概念
测量设备的基本参数:
➢ 分辨力(discrimination)、分辨率 (resolution)、可读性(readability)
EV= RK1 ,%EV=100(EV/TV)
公式说明:
EV/为重复性,TV为全变异。
R 为所有作业者执行多次量测所得之变异平均值。
K1为重复性之系数,与量测次数有关。
TV为全变异,TV= (R&R)2+(PV)2
37
重复性(Repeatability)
第三版与第 二版的定义 略有不一样
6.
——盲测
6. 数据分析
7. 结论判定此量测系统是处于可接受、勉强接受或不能接受。
8. 改进;
31
偏倚(Bias)
偏倚,常被称为准确度(Accuracy),是指量测平均值与 真值之差值。而真值可藉由较高等级之量具量测数次之平 均值而得,偏倚可以下面图形表示:
VT
VA
偏倚(准确度)
VT:真值 VA:测量平均值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ing System Analysis
1
课程大纲
测量和测量系统基本概念 测量系统的特性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计量型仪器的测量系统分析 计数型测量仪器的测量系统分析
2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ing System Analysis
第一部分:测量和测量系统的基本概念
3
基本概念
公式说明:
AV为再现性,TV为全变异。
为不同作业者所量测之平均值之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差异。
K2为再现性之系数,与作业者之人数有关。
n为被量测之零件数目
r为每位作业者量测之次数
41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作业者b
作业者a
再现性
作业者c
42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注意:对于手动仪器受操作者的影响是客观存在的,然而 对于现在越来越多的自动测量仪器,操作者的变差不是主 要变差原因时,前面的定义就收到了挑战。 严格的定义是:再现性是指测量的系统之间或条件之间的 平均变差。
MSA手册历史: 1990年10月 第一版 1995年2月 第二版 2002年3月 第三版
4
基本概念
产品质量部分取决于过程质量 过程质量取决于控制过程的能力 控制过程的能力取决于测量过程的能力 测量过程的能力取决于测量系统的质量
5
基本概念
量具/测量仪器/测量和监控设备
(Gage/Measurement Instrument/Measurement & Monitor Device):
➢ 分类:若就误差的性质区分,一般可分为
▪ 系统性误差: ▪ 随机性误差: ▪ 重大误差
8
量测误差
随机性误差 气流 辐射 尘埃 噪声 迟滞现象
分辨率
重大误差
系统性误差
人
量
仪器
环境
观察
为
具
疏
误
忽
用
标准件
温度
读取
归零
湿度
视差
负载 水平
压力 振动
记忆力
磨耗
干扰
混用
9
基本概念
测量数据的质量及其描述:
➢ 表征测量数据质量最通用的方法使用统计特性, 即测量系统的偏倚和方差;
➢ 接下来所讲的程序主要适用于第二阶段的试验及部分第一阶段 的试验
➢ 为了完成第一阶段的试验,必须对试验设计(DOE)有很好的理 解
26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分析时机
新生产的产品,PV有不同时,如试生产; 新仪器,EV有不同时; 新操作人员,AV有不同时; 设计变更; 工程变更; 易損耗之仪器必須注意其分析频率; 客户要求的频次。
采用的分析方法及接受准则,必须与顾客对于测量系统分析的参考 手册相一致。如果得到顾客的批准,其它分析方法和接受准则也可 以应用。
29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测量系统分析的项目
1. 偏倚(Bias) 2. 稳定性(Stability) 3. 线性(Linearity) 4. 重复性(Repeatability) 5. 再现性(Reproducibility)
▪ 别名:最小的读数的单位、测量分辨率、刻度限度或探 测度
▪ 由设计决定的固有特性 ▪ 测量或仪器输出的最小刻度单位 ▪ 总是以测量单位报告 ▪ 1:10 经验法则
7
基本概念
误差:
➢ 定义:
▪ 测量时,实际测量值(或测量平均值)与真值之间的差异, 称为“误差”;
▪ 公式: 误差 = 测量值 - 真值
为了过程控制,测量系统的变差要能证明其具有有效的分辨率/力 (effective resolution),并且小于制造过程的变差。
20
测量系统的特性
测量精度应高于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较高者, 一般来说,测量精度是过程变异和公差带两者中精度 较高者的十分之一(10-1法则)。 测量系统的统计特性可能随被被测项目的改变而变化。 若真的如此,则测量系统的最大的变差应小于过程变 差和公差带两者中的较小者。
30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分析的步骤——如何进行量测系统分析?
1. 建立必要之程序书、指导书文件,以管制所有量测系统维持在正 常及最佳状态。
2. 制定计划:选择分析对象/分析项目/分析时间,确定抽样方法;
3. 须有合格之分析人员,待分析之量具,以及必要之环境。
4. 样品的选择至关重要;
5. 搜集足够之数据,再依据所使用之分析记录执行分析作业。
—— Testing 试验 —— Calibration 校准 —— Maintenance 维护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 通常在工厂内进行 ➢ 重复性和再现性GR&R
25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概述
PhaseⅡ 第二阶段
➢ 第二阶段试验的频次
——考虑统计的特性 ——考虑监测量系统的后果:
对供应商 对客户
➢ 所谓偏倚的特性,是指数据相对基准(标准)值 的位置;
➢ 所谓方差的特性,是指测量数据的分布;
10
基本概念
测量精度概念——有关位置变差:
➢ 准确度(Accuracy ,有时也称 Bias—偏倚)
▪ 指测量仪器的实际测量值(或测量平均值)与待测值之 真值(True Value)或可接受的基准值的接近程度, 亦即实际测量值偏离真实值的程度。以偏差愈微小之程 度称为准确度佳,反之称为准确度差。一般由系统误差 引起。
11
基本概念
测量精度概念——有关位置变差:
➢ 偏倚(Bias) ➢ 稳定性(Stability) ➢ 线性(linearity)
12
基本概念
测量精度概念——有关分布变差:
➢ 精密度(Precision) ▪ 指测量仪器所能够区分出的微量程度或最小距离,亦即代表测量 仪器对同一待测工件,以相同测量过程作重复测量时,其各测量 结果的差异程度(重复读数彼此之间的“接近度”——MSA手册 第三版)。以差异程度愈微小称为精密度佳,反之称为精密度差。 一般由随机误差引起,包含仪器的(重复性)和人为的(再现性) 因素。
)
(
0.60 偏 0.40 倚 0.20 值0
-0.20 -0.40 -0.60
×
××
(真值)
2.00 4.00 6.00 8.00 10.00 ity)
重复性:传统上把重复性看作“评价人内变异性”。 是指由同 一位作业者,用同一种量具,多次量测同一零件的同一特性时 所得的测量变差,它是设备本身固有的变差或特性,一般指仪 器的变差(EV),以公式表示如下:
17
测量系统分析 Measuring System Analysis
第二部分:测量系统的特性
18
测量系统的特性
理想的测量系统:
应只产生正确的测量结果(即每次测量结果总应该与真值/标准相 一致); 理想的测量系统,应具有:零方差、零偏倚和对所测量的任何产品 错误分类为零概率的统计特性。
遗憾的是,具有以上统计特性的理想测量系统是不存 在的,因此我们必须选择合适的统计特性对测量系统 进行分析,以评价测量系统的质量。
(第一和第二阶段试验) 分析结果并采取措施
23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概述
PhaseⅠ 第一阶段
➢ 测量系统是否适宜?
—— 决定测量系统是否具有满意的统计特性 —— 决定环境因素的影响
➢ 在规定的条件下进行 ➢ 通常在实验室内进行
24
测量系统分析的基本概念
概述
PhaseⅡ 第二阶段
➢ 以系统的持续监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