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培优中考真题汇编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如图是某汽车尾气净化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Z是由Y分解生成的B.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1个电子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9:7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一定不变2.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共有3种分子B.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C.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D.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3.某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图中“●”和“○”分别代表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B.反应后分子种类没有改变C.反应后分子数增多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4.如图表示某个化学反应,据图分析判断,下列各项中,不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为2: 7 C.图示中x的数值为4 D.反应前后氢元素的化合价发生了改变5.我国科学家研制出一种催化剂,能在室温下高效催化空气中一种有毒气体,其反应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属于置换反应B.这种有毒气体的化学式为HCHOC.其中有三种物质属于氧化物D.该反应中A与C的质量比为1:16.某有机物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测得生成物中含有二氧化碳、水蒸气、二氧化硫,下列对该有机物的组成推断正确的是()A.一定含碳、氢、硫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C.只含碳、氢元素D.一定含碳、氢、氧元素,可能含有硫元素7.一定量的木炭在盛有氮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的密闭容器中燃烧后生成CO和CO2,且测得反应后所得CO、CO2、N2的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24%,则反应后氮气的质量分数可能为A.70%B.50%C.30%D.10%8.在一个密闭容器内有四种物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后,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下列推理正确的是物质X Y Z Q反应前质量/g410121反应后质量/g01215待测A.反应物是X和Y,成物是Q和ZB.参加反应的Y和Q的质量比是1∶1C.参加反应的X与Q的质量比是1∶3D.反应后生成15 g Z9.在反应3X+4Y=2Z中,已知X的相对分子质量是32,Z的相对分子质量是102,则Y 的相对分子质量为()A.172 B.108 C.70 D.2710.关于分子和原子两种微粒的叙述正确的是A.物质只能由分子构成 B.分子在不断运动,原子静止不动C.相同原子可能构成不同的分子 D.化学变化中分子数目一定发生变化11.在一密闭容器内有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如下表,对该反应,下列描述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物质质量/g25m188反应后物质质量/g9待测384A.“待测”数值一定为2g B.该反应中甲和丁为反应物C.乙一定是该反应的催化剂D.反应中甲和丙的质量比为9:3812.以下是某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分别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对图示反应的理解中,正确的是 ( )A.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共含有三种元素B.该反应属于化合反应C.反应物和生成物中只有一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物质分子个数之比为1:1 13.2018 年 10 月 28 日,我国首艘国产航母第三次试海成功。
用到的金属钛主要通过下列反应制得:①2FeTiO3+6C+7Cl2═2X+2TiCl4+6CO,②TiCl4+2Mg═Ti+2MgCl2.则 X 的化学式为()A.FeCl3B.FeCl2C.Fe2O3D.FeO14.甲烷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物质甲烷氧气水二氧化碳X反应前质量3.211.2000/g反应后质量007.2 4.4待测/g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A.X不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反应后X的质量为2.8gC.X中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2D.反应中甲烷与氧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4:715.托盘天平两边放两个等质量的烧杯、内装浓度和质量都相同的稀盐酸,若左杯中投入一块生石灰,向右边杯中投入一块石灰石,且两块固体质量相等,则反应后天平的指针将()A.偏向左边B.偏向右边C.仍指零处D.无法确定16.甲、乙、丙、丁4种物质在密闭容器里反应,质量变化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甲乙丙丁反应前质量2042020/g反应后质量2待测3226/gA.乙一定是与该反应无关的杂质B.甲是一种化合物C.丙、丁在反应中的质量比是16:13D.该反应是化合反应17.自来水消毒过程中常发生下列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前后分子不可分B.转化①是化合反应C.转化②中丙和丁的分子个数之比为1:1D.转化①、②中氯元素的化合价都发生变化18.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表示四种不同的元素B.丁表示的是阴离子C.甲、丙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D.乙元素在化合物通常中显+1 价19.用甲醛(HCHO)水溶液浸泡动物标本,使标本能长期保存,下列有关甲醛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醛分子中含有16个质子B.甲醛分子中碳原子与氢原子质量比为1:2C.甲醛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D.甲醛由碳原子、氧原子、氢原子构成20.如图是某反应的微观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A.反应前后均为混合物B.该反应是化合反应C.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粒子是①②⑤D.反应前后没有发生变化的粒子是④⑤21.科学家发现亚硝酸氮是一种新型火箭燃料,亚硝酸氮的化学式为N(NO2)3,下列有关N(NO2)3的说法错误的是()A.N(NO2)3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B.N(NO2)3中含有4个氮原子和6个氧原子C.N(NO2)3属于氧化物D.N(NO2)3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6.8%22.某化学反应过程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B.元素的种类、原子的数目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C.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又重新组合成新物质的分子D.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为:2A+B=A2B23.“催化转化器”可将汽车尾气中的有毒气体处理为无污染的气体,下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四种物质均为化合物B.该反应前后原子数目发生改变C.甲、丁中同种元素化合价相同D.乙、丙中所含元素种类相同24.在细菌作用下,可以用氨气处理含有甲醇(CH3OH)的工业废水,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5CH3OH + 12O2 + 6NH3 = 3N2 + 5X + 19H2O,则X的化学式为A.NO B.CO2C.H2D.CO25.甲分子与乙分子反应生成丙分子的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物质甲是单质B.丙分子中A、B原子个数比为3∶1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推知,乙的化学式为A2D.反应前后原子的个数没有改变,分子的个数也没有改变26.FeS2常用于在接触法制硫酸过程中产生SO2,其化学方程式为4FeS2+11O22X+8SO2,则X的化学式为A.FeO B.Fe3O4C.Fe2O3D.FeSO427.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X、Y、Z、W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的有关数据如下表,则关于此反应的认识不正确的是()物质X Y Z W反应前的质量211616(g)反应后质量(g)17m611A.物质Y可能是该反应的催化剂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反应后Z和Y的质量比为6:1D.反应的Z和W的质量比为2:128.下列是酒精被氧化,最终生成乙酸的过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完全燃烧的产物不同B.转化②中乙和氧气的分子个数之比为2∶1C.转化①和转化②都是化合反应D.丙物质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大于甲物质29.用“”和“”代表两种不同的单质分子,它们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化学反应,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是分解反应B.该反应有2种生成物C.每个生成物分子由3个原子构成D.参加反应的“”和“”分子的个数比是 3:130.把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物质a b c d反应前的质量(g)7.4 4.2 5.0 3.8反应后的质量(g) 6.2x 5.2 3.8A.物质a是生成物B.x=5.2C.d一定是催化剂D.反应后原子数目减少了【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选择题1.C【解析】【分析】由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物是NH3和NO两种分子,生成物是N2和H2O两种分子,所以化学反应方程式为:6NO+4NH3催化剂5N2+6H2O。
【详解】A、由微粒的构成可知,X、Y都含有氮原子,不能确定Z是由Y分解生成的,故A不正确;B、由微粒的构成可知,Y和W分子分别是氨分子和水分子,一个Y和W分子中均有10个电子,故B不正确;C、参加反应的X与生成的Z的质量比为(30×6)(28×5)=9:7,故C正确;D、化学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化学性质一定不变,故D不正确。
故选C。
【点睛】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2.C【解析】【分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 32【详解】A 、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中共有甲、乙、丙3种分子,故A 正确,不符合题意;B 、甲、乙、丙的分子个数比为1:3:2,所以该反应中分子数减少,故B 正确,不符合题意;C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甲和乙的总质量等于生成丙的总质量,结合分子个数关系可知,甲和乙的相对分子质量之和与丙的相对分子质量不相等,故C 错误,符合题意;D 、该反应中反应物两种,生成物一种,属于化合反应,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
3.B 【解析】 【详解】由化学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个数关系是:A 、由图示可知,该反应前后涉及到三种物质,故A 正确;B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反应后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B 不正确;C 、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后分子数增多,故C 正确;D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故D 正确。
故选B 。
【点睛】化学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一定改变,数目可变可不变。
4.B 【解析】 【分析】由化学反应的微观模型图可知,该反应是在一定条件下氢气与四氯化硅(SiCl 4)反应生成了硅和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2SiCl +2H Si+4HCl 一定条件,由方程式可知: 【详解】A 、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了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属于置换反应,故A 正确;B 、反应中乙、丙两物质质量比就是氢气和硅的质量比为:(2×1×2):28=1:7,故B 不正确;C 、由方程式可知,图示中x 的数值为4,故C 正确;D 、由方程式可知,氢元素的化合价由0价变成了+1价,故D 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