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第五款 抓好青年教师“五课”“三关”活动 见面课,过关课,比武课,合格青年教师观摩课,优秀青年教师示范课;情感态 度关,角色转换关,教学业务关。
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第12条
第六款 严格学生课堂常规,使学生一进教室就高速运转 学习时做到:全神贯注,认真听讲;积极思考,紧跟思路;做好笔记,便于复 习;学会质疑,举手提问;主动回答,声音洪亮。学习内容包括教师布置的任 务和学生自主选择的内容。 落实“三个该”:该懂的务必弄懂,该记的务必记住,该会的务必学会。牢记 “三个不”:不凭侥幸,不留空白,不尚空谈。做到“三个下来”:头埋得下 来,屁股坐得下来,心思定得下来。起始年级抓“严”,中间年级抓“活”, 毕业年级抓“紧”。
第四条 分管副校长协助校长具体管理和指导全校教学工作。制定年 度教学工作目标,并组织实施;定期召开会议,及时研究解决教学工 作中的重大问题;听取各学部教学工作汇报,并提出指导性意见;检 查和指导各教学科研部、学部、教研组、年级组、备课组工作,推进 教学改革;领导和组织教学成绩评估与教师业务考核工作。
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目录
Contents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教学组织管理 第三章 教学质量管理 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
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第一章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教学管理,不断提高教学管理水平和教学质量,促进 学校内涵发展、持续发展、稳健发展,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 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及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有关文件精神, 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教学管理以“高标准、精细化、专业化”为指导思想,全面建 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 发展”,坚持向常规要质量,向过程要质量,向细节要质量。
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第二章
第二章 教学组织管理
第三条 校长对教学管理负全权责任。学校其他工作服从服务于教学 管理这一中心工作。源自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第12条
第三款 建构有学校特色的教学模式,推进课堂改革 教学模式不是僵化的教学流程设计,在教学实践中要灵活运用,具体表现为“三 不”:不绝对强调教学环节的完整性,不绝对固定教学环节的顺序,不绝对限制 教学环节的时间。
第四款 开展课堂教学调研与反馈 质量检测评估中心委员要经常深入课堂,对课堂教学展开调查研究,重点对象为 毕业班教师、新加盟教师、拟晋升高一级职称的教师、教学效果差的教师。要写 出调研报告,并及时反馈。
第一款 认真制定教学计划 任课教师必须认真研读课程标准和教材,全面调查了解学生基础,于学期制 定切实可行的教学计划:写出“学情分析”和“教材简要说明”,填写“教 学进度表”。
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第11条
第二款 认真编写教案 教案编写要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可操作性的基本原则,做到结构要素齐全: 课题、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预习指导、教学流程、练习设置、 板书设计。教案必须手写,有一周以上的提前量。
第三章 教学质量管理
第七条 学校建立“提升教学质量八大保障体系”,保证教学质量稳 步提升: (一)思想保障体系,责任主体为校长室、党支部、工会; (二)目标保障体系,责任主体为校长室; (三)制度保障体系,责任主体为学校行政会议; (四)组织保障体系,责任主体为校务委员会; (五)过程保障体系,责任主体为学校教学管理部; (六)科研保障体系,责任主体为教学科研部; (七)信息保障体系,责任主体为教学科研部和信息中心; (八)物质保障体系,责任主体为后勤部。
第五款 加强教案检查 领导点课必查教案,质量检测评估中心督导教学抽查教 案;学月详查教案,期末展评优秀教案。教案月查结论 分优秀、良好、合格、不合格四个等级,评价细则为: 教学目标适切,行为动词准确,可检测性强;二度备课 痕迹凸显;课后有教学反思。
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
第十二条 认真上课 上课要“活”:体现学校“诱思智慧课堂”课堂要求,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 探究学习,变注入式为启发式,变讲解式为指导式,变讲练脱节为讲练结合。
第二章 教学组织管理
第五条 各学部、年级依据学段特点建立健全各项教学 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教学管理制度主要包括:排课、 调课制度;教师培训、考核制度;学生学业成绩考核制 度;教学检查、评估制度;教学设施管理、使用制度; 教学档案建立、管理制度等。
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第三章
第三章 教学质量管理
第六条 校长是学校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分管副校长是 学校教学质量具体责任人;学部主任是学部教学质量第 一责任人,年级组长是年级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教研 组长是教研组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备课组长是备课组 教学质量第一责任人,班主任是班级教学质量第一责任 人;教师是所任学科教学质量直接责任人。
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
第十条 教学过程管理坚持“五字”:严、精、细、实、活。抓细备课,抓 活课堂,抓严辅导,抓精练习,抓实分析。
第十一条 认真备课 做到“三有”:手中有书,心中有纲,目中有人。突出“四备”:备教法学 法,备问题习题,备板书语言,备实验电教。抓住“六点”:吃透重点,化 解难点,关注热点,明确知识点,训练能力点,培养思维点。
第三章 教学质量管理
第八条 学部建立“教学管理八项制度”,确保教学质量持续提高: (一)学情档案制度; (二)目标责任制度; (三)集体备课制度; (四)课堂教学改革制度; (五)学生评教制度; (六)教学督导制度; (七)教学质量定期检测制度; (八)教师专业发展达标制度。
教学常规管理条例
第四章
第三款 认真编写学案 学案编写以问题化、方法化、层次化为基本原则,体例模板为:课题、学习 目标、学习重点、课前预习、课堂学习、课后练习。
第四款 强化集体备课 做到“四定”“三度”: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中心发言人;研讨之 前一度备课,教学之前二度备课,教学之后三度备课。
第四章 教学过程管理第11条
第一款 转变教学观念,以学定教 牢记“四个注重”:注重启发诱导,注重学法指导,注重情感渗透,注重思维创新。 追求“五个要让”:能让学生思考的要让学生自己思考,能让学生观察的要让学生自 己观察,能让学生表述的要让学生自己表述,能让学生动手的要让学生自己动手,能 让学生总结的要让学生自己总结。
第二款 坚持“五为主”教学原则,提高课堂效益 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问题为主轴,训练为主线,思维为主攻。坚持三个“允 许”:允许学生出错,允许学生质疑,允许学生争辩。提倡四个“带入”:把激情带 入课堂,把才智带入课堂,把微笑带入课堂,把趣味带入课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