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D零件图的画法技巧
主视图的确 定不利其它 视图的表达
机 电 系
舍去虚线
其它视图 有针对性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2)注重视图中虚线的取舍 )
A —A
A A
机 电 系
保留虚线 减少图形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9.3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1.零件图的尺寸基准 零件图的尺寸基准 面基准:主要加工面、零件的结合面、 面基准:主要加工面、零件的结合面、 对称中心面、端面、轴肩。 对称中心面、端面、轴肩。 线基准:孔轴的中心线、 对称中心线。 线基准:孔轴的中心线、 对称中心线。
50
工艺基准
16
26
机 电 系
设计 基准
70
18 26 52
φ40
工艺基准
设计 基准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2)主要基准、辅助基准 )主要基准、
主要基准: 主要基准: 零件的设计基准 辅助基准: 辅助基准:零件的工艺基准
长度方向 主要基准 宽度方向 主要基准
辅助基准
机 电 系
辅助基准Leabharlann (4)标题栏 (4)标题栏
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图号、绘图者等。 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图号、绘图者等。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1×45º 15 20 32 3.2 其余
25 40 7 1.6
R1.5 1.6 1×45º
23 55
0
23 194-0.3 400 95
主视图的选择在注重上述 原则的同时, 原则的同时,应注意其他 视图的表达, 视图的表达,并尽量减少 其他视图中的虚线
机 电 系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2.其他视图的选择 其他视图的选择
(1)其他视图应该有针对性,有独立存在的意义,按 )其他视图应该有针对性,有独立存在的意义, 照表达完整性和便于看图的原则,补充主视图的不足。 照表达完整性和便于看图的原则,补充主视图的不足。
=
3.2
= 50 粗糙度的 简化标注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6.3
连续表面及 重复要素只 标注一次
其余 φ
1.6 φ
3.2
机 电 系
φ 不连续的同一 位置的表面粗 糙度标注 12.5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0.8
6.3
所有表面有相 同粗糙度要求 时可统一标注
6.3
机 电 系
+0.036
8 0
1:1 3×1 : R0.5
技术要求 1.调质220~250HB; 2.未注圆角R1.5。
轴
制图 审核
材料 数量
45
1
比例 图号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A
9.2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1.主视图的选择 主视图的选择 (1)形状特征原则:表达零件的主要形状和相对位置 )形状特征原则: 形状特 征明显
注意事项3 注意事项
不能注成封闭的尺寸链
错误 标注 A C 正确 标注 B
?
机 电 系
A C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注意事项4 注意事项
所标注尺寸应便于测量
便于 测量
机 电 系
不利 测量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注意事项5 注意事项
标注尺寸应便于加工
便于加工
机 电 系
(2)尺寸 (2)尺寸
正确、完整、清晰、 正确、完整、清晰、合理地标注制造零件和检验 零件所须的全部尺寸。 零件所须的全部尺寸。
(3)技术要求 (3)技术要求
机 电 系
制造、检验零件所要达到的要求,如表面粗糙度、 制造、检验零件所要达到的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 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 寸公差、形位公差、热处理及表面处理等。
2.尺寸公差带 2.尺寸公差带
(1)零线 ) (2)公差带 ) (3)公差带图 )
+ 0孔公差带 ES EI . ... . . ....... . e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ei 轴公差带
零线
机 电 系
a e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4.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标注示例及其意义 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标注示例及其意义
3.2 3.2 3.2 Ry 3.2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 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a的最大允许 值为3.2µm。 值为 。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R 用任何方法获得的表面 a的最大允许值为 3.2µm。 。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a的最大允许值 为3.2µm。 。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y的最大允许值为 3.2µm。 。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R 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的表面 a的最大允许值 为3.2µm,最小允许值为 ,最小允许值为1.6µm。 。
机 电 系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9.4表面粗糙度 表面粗糙度
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粗糙度. 零件表面微观几何形状特征称粗糙度 1.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轮廓算术平均偏差( (2)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 3)轮廓最大高度( (3)轮廓最大高度(Ry)
机 电 系
同一表面具有不 同的粗糙度要求 时用尺寸标明
Ry12.5
花键的粗 糙度标注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6.3
螺纹的粗 糙度标注
Ry12.5
机 电 系
M8×1-6h × 1.6
齿轮工作面的 粗糙度标注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9.5 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 公差与配合、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第9章 零件图 章
• 9.1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 9.2 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 9.3 零件图的尺寸标注 • 9.4 表面粗糙度 • 9.5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 9.5公差与配合形位公差 • 9.6 读零件图 • 9.7零件图的测绘 9.7零件图的测绘
机 电 系
A
机 电 系
A—A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例图( ) 轴承 例图(1)2.轴承
形状特 征明显
机 电 系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例图( ) 轴 例图(1)3.轴
A
形状特 征明显
A A—A
机 电 系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2)工作位置原则 )
机 电 系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32.039 32 学 校 下偏差EI=0 下偏差 上偏差ES=+0.039 上偏差
上偏差es=-0.025 上偏差
下偏差ei=-0.050 下偏差
机 电 系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最小极限尺寸 最大极限尺寸
31.950
31.975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机 电 系
3.2 1.6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5.标注示例 标注示例
3.2 3.2 数字及 符号方 向按规 定标注 3.2
机 电 系
3.2
不同位置的符号按同一方向转动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其余
大部分表面具 有相同表面粗 糙度的标注 3.2
25 其余
0.4
机 电 系
机 电 系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机 电 系
Ra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2.表面粗糙度的代(符)号 表面粗糙度的代( 表面粗糙度的代
基本符号:单独使用没有意义。 基本符号 单独使用没有意义。 单独使用没有意义 加工符号: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加工符号 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表示表面粗糙度是用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毛坯符号:表示表面粗糙度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毛坯符号 表示表面粗糙度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表示表面粗糙度用不去除材料的方法获得
在批量生产相同的零件中, 在批量生产相同的零件中,无须挑选和修配便可装到机器 并能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互换性。 上,并能满足机器的性能要求,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
机 电 系
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保证零件的尺寸、表面粗糙度、 为使零件具有互换性,必须保证零件的尺寸、表面粗糙度、 几何形状及零件上有关要素的相互位置等技术要求的一致性。 几何形状及零件上有关要素的相互位置等技术要求的一致性。 就尺寸而言,允许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变动。这个范围, 就尺寸而言,允许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变动。这个范围,一是 要求在使用和制造上合理、经济, 要求在使用和制造上合理、经济,再就是要求保证相互配合的 尺寸之间形成一定的配合关系,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尺寸之间形成一定的配合关系,以满足不同的使用要求。
辽 宁 省 交 通 高 等 专 科 学 校
1.作用: 作用 表示单个零件的图形,称为零件图。 表示单个零件的图形,称为零件图。零件图是制造零件和 检验零件的依据, 指导生产机器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检验零件的依据,是 指导生产机器零件的重要技术文件之一。
6.3 M14 其余 25
9.1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零件图的作用和内容
6.3
1.6
45 100 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