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

《新生儿溶血病》PPT课件

新生儿溶血病
新生儿溶血病(Hemolytic disease of newborn HDN),系指母、子血型不合引起的同族免疫性 溶血;已发现的人类26个血型系统中,以ABO血 型不合最常见,Rh血型不合较少见;
有报道:
占新生儿溶血比例
ABO溶血病
85.3%
Rh溶血病
14.6%
MN溶血病
0.1%
HDN均伴有程度不一的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和贫血 ; 胆红素脑病为HDN最严重的并发症;
母血循环 产生大量 IgG抗体
初发免疫反应
次发免疫反应
病理生理
◆ ABO溶血
胎儿红细胞溶血轻
◆ Rh溶血
胎儿红细胞溶血重
胎儿血中胆红素↑ 胎儿重度贫血 髓外造血↑
胎盘 母亲肝脏
低蛋白血症 心力衰竭
娩出时黄疸不明显 胎儿全身水肿 肝脾肿大
新生儿处理胆红素↓ 新生儿黄疸
血清UCB过 高 血脑屏障
胆红素脑病
致敏红细胞和血型抗体测定
产前诊断
既往所生新生儿有重度黄疸和贫血或有死胎史
孕妇及其丈夫均应进行ABO和Rh血型检查。
Rh血型不合者
孕妇在妊娠16周时应检测血中Rh血型抗体,以后每2~4 周检测一次,当抗体效价逐渐升高,提示可能发生Rh溶 血病。 28周后监测羊水中胆红素浓度,了解是否发病及其程度。
B超
胎儿却
一般发生在第二胎;第一胎也 可发病
大多数更严重
临床表现 黄疸 贫血 肝脾大 晚期贫血
较轻 生后第2~3天出现 轻 很少发生 很少发生
较重,严重者甚至死胎 24小时内出现并迅速加重 可有严重贫血或伴心力衰竭 多有不同程度的肝脾增大 可发生,持续至生后3~6周
并发症
第6版
胆红素脑病为新生儿溶血病最严重的并发症 早产儿更易发生 多于生后4~7天出现症状 临床上分4期
第6版
新生儿溶血病-临床表现
黄疸: 出现早,进展快,程度重 贫血:轻重不一,Rh溶血病出现早、重 肝脾肿大 胆红素脑病(核黄疸)
.
12
临床表现
临床特点
ABO溶血病
Rh溶血病
发生频率 发生的母子血型
发生胎次
下一胎情况
常见 主要发生在母O型胎 儿A型或B型 第一胎可发病(约 半数) 不一定
不常见
母缺少任一Rh抗原 具有该Rh抗原
.
14
胆红素脑病-病理
第6版
病理:海马、苍白球、基底节被未结合 的胆红素黄染、引起神经毒性作用
严重者死亡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
.
15
临床分期
分期
多于生后4~7天出现症状
表现
第6版 持续时间
警告期 嗜睡、反应低下、吮吸无力、拥 12~24小时 抱反射减弱、肌张力减低
痉挛期 抽搐、角弓反张和发热
12~48小时
胎儿水肿
生后诊断
母子血型不合 新生儿早期出现黄疸 血清特异性免疫抗体的检查是生后诊断的主要依据
Rh溶血病:改良Coombs(+) ABO溶血病:改良Coombs(+)
改良Coombs(-)需做抗体释放试验(+)
鉴别诊断
先天性肾病
有全身水肿、低蛋白血症和蛋白尿。 无病理性黄疸和肝脾大。
新生儿贫血
双胞胎的胎-胎间输血,或胎-母间输血可引起。 无重度黄疸、血型不合及溶血三项试验阳性。
ABO血型与抗体
血型 O A B AB
基因型
OO AA AO BB BO AB
血浆中可以存在的 抗体 抗A抗体和抗B抗体 抗B抗体
抗A抗物质如某些植物、寄生虫、 伤寒疫苗、破伤风及白喉类毒素等。
O型母亲在第一次妊娠前,已接受过A或B血型物 质的刺激,血中抗A或抗B (IgG)效价较高。
轻者双眼凝视;重者肌张力增高、 呼吸暂停、双手紧握、双臂伸直 内旋
恢复期 吃奶及反应好转,抽搐次数减少, 2周 角弓反张逐渐消失,肌张力逐渐 恢复
后遗症期 手足徐动、眼球运动障碍、听觉 约2个月后出现 障碍和牙釉质发育不良等四联症
.
16
实验室检查
血型检查 母子ABO和Rh血型
溶血检查 溶血时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减少,早期新生儿毛细血管 血红蛋白<145g/L可诊断为贫血; 网织红细胞增高(第一天>6%); 血涂片有核白细胞增多(>10/100个白细胞); 血清总胆红素和未结合胆红素明显增加;
Rh溶血病
红细胞缺乏D抗原称为Rh阴性,具有D抗原称为Rh阳 性,中国人绝大多数为Rh阳性。 母亲Rh阴性(无D抗原),若胎儿Rh阳性可发生Rh溶血 病。 母亲Rh阳性(有D抗原),但缺乏Rh系统其他抗原如E 等,若胎儿有该抗原也可发生Rh溶血病。
RhD溶血病最常见
其抗原性强弱依次为D>E>C>c>e。 RhD溶血病最常见,其次为RhE,Rhe溶血病罕见。
Rh溶血病一般不发生在第一胎
由于自然界无Rh血型物质
首次妊娠 经过8~9
末期或胎 周
盘剥离 第一胎不溶血
以后
Rh阳性胎 儿血 >0.5~1ml
胎儿已 娩出
再次妊娠 孕期
几天内
第二胎溶血
胎儿Rh 血型同上

少量胎儿血 0.05~0.1ml
胎儿红细 胞溶血
胎盘
Rh阴性母 产生IgM 产生少量

抗体 IgG抗体
母基因 型OO
父基因 型AA
子基因型
AO
子血型
A
母基因 型OO
父基因 型AO
AO 或 OO A或O
ABO血型抗体
正常情况下,红细胞上缺乏A或B抗 原时,血浆中存在相应的抗体即抗A抗体或 抗B抗体为天然抗体,以IgM为主,实质是 由于机体与广泛存在的类ABO物质接触产 生。
如果由于输血、怀孕或类ABO物质的 刺激使抗体浓度增加,这种免疫抗A或抗B 抗体多半为IgG,特别是O型母亲。
怀孕第一胎时抗体即可进入胎儿血循环引起溶血。
ABO血型不合中约1/5发病
血浆及组织中存在的A和B血型物质,部分中和 来自母体的抗体。
胎儿红细胞A或B抗原位点少,抗原性弱,反应 能力差。
Rh溶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Rh基因
编码Rh抗原的两个基因是RHD和RHCE; Rh基因系统的等位基因中最重要的是 D、E、C、c、e五种,不存在d基因;
胎儿从父亲遗传而来的红细胞抗原恰为母 亲所缺少,胎儿红细胞通过胎盘进入母体血 循环中刺激母体产生相应的血型抗体 (IgG)。
此抗体又可通过胎盘进入胎儿血循环中导 致胎儿、新生儿体内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 使红细胞致敏单核-吞噬细胞系统内破坏而 溶血。
ABO溶血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ABO血型的遗传
有A基因者称A型,有B基因者称B型,同时有A、B二 个基因者称AB型,有H基因而无A、B基因为O型 假如母“O”型,父“A”型(纯合子或杂合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