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接口协议分析
UE和E-UTRAN之间临时标识的分配 RRC连接信令无线承载的配置
安全功能包括密钥管理 点到点无线承载的建立,配置,维护和释放
RRC业务及功能
移动性功能包括
Inter-cell和inter-RAT之间UE的测量报告,和测量报告控制
切换 UE小区选择和重选,以及小区选择和重选的控制 切换时上下文传送
加密
PDCP子层在控制面的业务及功能主要有
加密及完整性保护 控制面数据传送
目
录
2. 无线空中接口协议架构
2.1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2.2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 2.3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2.4 物理层
2.5 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
2.6 NAS层
MAC层
MAC层功能:
用于可靠性要求不高的业务。支持分组的切割和串接、不支持 ARQ。用于实时性要求很高的业务,如VOIP、视频业务。PDU 头需要较短序列号、长度指示
透明(TM, Transparent Mode)模式
用于将高层分组直接传到下层,不封装RLC协议头。不分段,用
于随机接入等
目
录
2. 无线空中接口协议架构
用户的包过滤
会话和承载管理 UE的IP地址分配 传输级的下行包标记 上下行的服务级计费、速率控制 基于最大比特速率的下行速率控制 DHCP v4和DHCP v6功能
目
录
1. LTE接口概述
2. 空中接口协议栈分析 3. S1接口协议栈分析 4. X2接口协议栈分析
无线空中接口协议架构
E-UMTS无线接口协议栈结构水平方向可分为:
多播控制信道MCCH: 从网络到UE的MBMS调度和控制信息传输使 用的点到多点下行信道
专用控制信道DCCH: 专用控制信息的点到点双向信道,UE有RRC
连接时使用 专用业务信道DTCH: 双向p2p信道,专用于一个UE传输用户信息
多播业务信道MTCH: 点到多点下行信道
逻辑信道及映射
下行
物理上行控制信道( PUCCH :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 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
上行物理信号
上行参考信号
支持2种上行参考信号
解调参考信号,与PUSCH 和PUCCH关联
Sounding参考信号,与PUSCH 和PUCCH无关联
PCCH BCCH CCCH DCCH DTCH MCCH MTCH
Downlink Logical channels
PCH
BCH
DL-SCH
MCH
Downlink Transport channels
逻辑信道及映射
上行
CCCH DCCH DTCH
Uplink Logical channels
RACH
目
录
2. 无线空中接口协议架构
2.1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2.2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 2.3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2.4 物理层
2.5 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
2.6 NAS层
PDCP实体
一个UE可以定义多个PDCP实体
每个PDCP实体承载一个RB(Radio bearer)的数据 每个PDCP实体与一个或两个RLC实体关联,取决于RB特征(单向 或双向) 一个PDCP实体与控制面还是用户面关联,取决于承载数据的RB特 性
LTE接口协议
培训目标
学完本课程后,您应该能:
了解E-UMTS接口协议的整体架构 了解E-UMTS各接口的特性
了解与协议栈相关的概念
目 录
1. LTE接口概述 2. 空中接口协议栈分析 3. S1接口协议栈分析
4. X2接口协议栈分析
LTE系统总体架构
MME / S-GW MME / S-GW
2.1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2.2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 2.3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2.4 物理层
2.5 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
2.6 NAS层
物理层主要功能
传输信道的错误检测,并向高层提供指示
传输信道的纠错编码/译码、物理信道调制与解调 HARQ软合并 编码的传输信道向物理信道的映射 物理信道功率加权
主要实现与调度和HARQ相关的功能. 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
MAC调度算法
常用的分组调度算法
最大 C/I算法 轮询算法 (Round Robin :RR)
正比公平算法 (PF)
增强型正比公平算法(EPF)
其他调度算法
持续调度算法( Persistent scheduling :PS)
UL-SCH
Uplink Transport channels
目
录
2. 无线空中接口协议架构
2.1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2.2 媒体访问控制协议MAC 2.3 无线链路控制协议RLC 2.4 物理层
2.5 无线资源控制(RRC)协议
2.6 NAS层
RLC层功能
对上层PDU的传输支持AM、UM、TM模式数据传输
通过ARQ机制进行错误修正(CRC校验由物理层完成,针对AM数据) 根据传输块大小进行动态分段(级联/分段/重装),针对UM和AM数据 重传时对PDU进行重分段,重分段的数目没有限制,针对AM数据 顺序上传上层的PDU(针对UM和AM数据,切换时除外)
重复检测(针对UM和AM数据)
底层协议错误检测与恢复 eNodeB和UE间的流控
半持续调度算法(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MAC调度算法
逻辑信道功能
广播控制信道BCCH: 广播系统控制信息
寻呼控制信道PCCH: 寻呼信息,网络不知道UE位置时使用 公共控制信道CCCH: UE与网络间传输控制信息,当UE没有和网络
的RRC连接时使用该信道
PHY
空口协议栈功能
控制平面的主要功能由上层的无线资源控制层(RRC)和非接入子层(NAS) 实现。 RRC协议实体位于UE和eNode B网络实体内,主要负责接入层的管理和 控制,实现的功能包括:系统消息广播,寻呼建立、管理、释放,RRC 连接管理,无线承载(Radio Bearer,RB)管理,移动性功能,终端的 测量和测量上报控制
SDU丢弃(针对UM和AM数据)
RLC层模式
确认(AM, Acknowledgement Mode)模式
用于可靠性要求很高、分组长度可变的业务。支持ARQ、分组 的切割和串接。PDU头需要较长序列号、轮询比特、长度指示。
如用于TCP业务、文件传输等,主要关心无错传输
非确认(UM, Un-acknowledgement Mode)模式
频率与时间同步
无线特征测量,并向高层提供指示 MIMO天线处理、传输分集、波束赋形 射频处理
下行物理信道
物理广播信道( PBCH : Physical broadcast channel ) 物理下行共享信道( PDSCH :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物理组播信道( PMCH : Physical multicast channel )
物理下行控制信道( PDCCH : 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物理控制格式指示信道( PCFICH : Physical control format indicator channel )
SRB (Signaling Radio Bearer 信令无线承载) -> PDCP control PDU DRB (Data Radio Bearer数据无线承载) -> PDCP data PDU
PDCP子层
PDCP子层在用户面的业务及功能主要有:
用户平面数据的包头压缩和解压缩 用户数据传送:PDCP接收来自NAS的PDCP SDU,然后转发到 RLC子层,反之亦然 在RLC AM切换时顺序传送和上层PDU重复检测 在RLC AM切换时PDCP SDU重传
NAS控制协议实体位于终端UE和移动管理实体MME内,主要负责非接入 层的管理和控制。实现的功能包括:EPC承载管理,鉴权,产生 LTE‐IDLE状态下的寻呼消息,移动性管理,安全控制等。
用户平面协议栈主要由分组数据汇聚子层PDCP,无线链路控制子层RLC,媒体 接入控制子层MAC三个子层构成。 PDCP主要任务是IP头压缩,用户数据完整性保护和加密。 MAC主要实现与调度和HARQ相关功能,逻辑信道与传输信道的映射。 RLC实现的功能:支持 AM、UM、TM 三种数据传输模式 , 数据分段与重 组,SDU排序和丢弃
下行物理信号
Cell-specific下行参考信号
参考信号用于传送下行链路相干解调信息
正交序列有3种,伪随机序列有168种 每个小区通过一个正交序列和一个伪随机序列的组合来识别,因 此总共有504种不同的小区ID(168*3=504)
同步信号
主同步信号
辅同步信号
上行物理信道
物理上行共享信道( 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