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水平四教学计划
2、尝试全程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练习
①5—7步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练习
②尝试全程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练习
③展示
④评价
6
完整地跨越式跳高练习
①较正规的跳高场地进行分组比质量比赛②较正规的跳高场地进行分组比高度比赛③小组、个人展示相结合
④模拟运动会
4、课时教学计划
课时教学计划就是平常说的教案,教案应该是在学年教学计划和单元教学计划的基础上制订的,而且教案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主要依据,是教师教学思想的具体反映。
1、水平教学计划
水平四体育与健康教学计划
领域
教学内容
安排方式(节)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1
2
1
2
1
2
运动
参与
自觉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
随体育课的学习进行检查
积极参加课外的各种体育活动
随课外体育活动进行检查(包括大课间)
知道合理的安排锻炼时间的方法
在体育课中进行渗透
能用脉搏测定等方法自测运动负荷
在体育课中学会测定运动负荷的方法
在体育比赛中能与同伴合理分配角色
在各项体育活动中安排,如球类项目
能指出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育比赛时不道德行为
在各项体育活动中渗透
基础知识
体育与健康基础知识
6
6
6
6
6
3
机动
2
2
2
2
2
3
合计
54
54
54
54
54
52
2、学年教学计划
七年级体育与健康课学年教学计划
领域
第一学期(54课时)
第二学期(54课时)
运动参与
积极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
提高与同伴交往、合作的能力
体验自尊与自信,掌握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学会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如制定简单的锻炼身体的计划)
提高与同伴交往、合作的能力
3、单元教学计划
七年级跨越式跳高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学会并掌握跨越式跳高的基本动作。
2、发展学生速度、灵活、协调能力。
3、培养学生克服困难,勇攀高峰的精神。
3
1、上一步起跳过杆练习
2、上三步起跳过杆练习
①徒手模仿摆动腿越过横杆后脚前掌积极下压并内璇②上一步起跳过杆练习③上三步起跳过杆练习
4
1、体验过杆后的落地
2、3—5步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练习
①从高处体验过杆摆动腿、起跳腿依次落地②明确落地后身体的正面面对横杆
③3—5步助跑起跳过杆落地
5
1、5—7步助跑起跳过杆落地练习
4-6
4-6
4-6
跳
4-6
4-6
4-6
4-6
6-8
4-6
投掷
2-4
2-4
2-4
2-4
2-4
4-6
健美操、韵律操、舞蹈等
4-6
4-6
2-4
2-4
3
3
武术、跆拳道等
2-4
2-4
4-6
4-6
3
3
身体健康
发展位移速度、有氧耐力
结合短距离跑、越野跑教学安排
发展反应速度、灵敏和弹跳力
结合跑、球类教学安排
发展柔韧和力量
新课程理念下,教案没有统一的模式和规定,常用的有表格式和文字描述式两种。如:表格式
学段:水平四年级:七年级单位:姓名:课次:
教学内容或课题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结构
时间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与方法
开始准备部分
基本部分
结束部分
场地器材
课后
小结
文字表述式在这里就不再介绍了,但是不管是表格式教案还是文字表述式教案必须精心设计、认真备课。写出来的教案自己要清楚,别人能看明白。新课程体育教学强调的是目标的达成度,紧紧围绕着三维目标进行教学。对于这个问题,我想多花点时间进行阐述和说明。
运动
技能
球类
七年级(1)篮球(2)羽毛球
6-8
6-8
6-8
6-8
8-10
8-10
八年级(1)排球(2)乒乓球
九年级(1)足球(2)网球
体操
技巧
2-4
2-4
2-4
2-4
2-4
2-4
轻器械(单、双杠)
2-4
2-4
2-4
2-4
2-4
2-4
支撑跳跃
2-4
2-4
2-4
2-4
2-4
2-4
田径
跑
4-6
4-6
4-6
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学会各种课间操
积极参加体育与健康课的学习
积极参加课外体育锻炼
学会各种体育游戏的玩法
运动技能
以短跑、跳远、技巧、单杠、篮球、羽毛球、韵律操、武术等为主要内容,组成8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并以游戏、情境等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以耐久跑、跳高、支撑跳跃、双杠、篮球、羽毛球、韵律操、武术等为主要内容,组成8个教学单元进行教学,并以游戏、情境等手段来实现教学目标
重、难点
助跑、起跳、过杆
助跑与起跳的结合
课次
教学内容
教与学的方法和手段
1
1、各种跳跃练习
2、各种单脚起跳的练习
创设情境①单脚交换跳②跨步跳③跳皮筋④单脚起跳摸高⑤单脚起跳越过一定高度的障碍⑥单脚起跳后摆动腿触到一定高度的标志
2
1、3—5步助跑与起跳的结合练习
2、体验尝试跨越式跳过一定高度练习
创设情境或采用游戏①3步助跑起跳头顶悬挂物②5步助跑起跳头顶悬挂物③3—5步助跑起跳后摆动推触悬挂物④利用皮筋代替横杆体验尝试跨越式跳高
结合体操、健美操、武术、投掷教学安排
懂得安全进行体育活动知识
随各项实践课教学渗透
心理健康与
社会适应
调节
情绪
肌肉放松法
随实践课放松活动安排
自我暗示法
随实践课放松活动安排
呼吸调节法
随实践课放松活动安排
通过体育活动树立自尊、自信、培养团结、互助、合作能力
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感和自信心,实现团结,互助及合作
身体健康
发展速度、力量、灵敏和弹跳力等素质,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锻炼身体的常识
发展耐力、力量、灵敏和弹跳力等素质,发展身体的协调性、柔韧性,掌握一些基本的安全锻炼身体的常识
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
体验自尊与自信,掌握一些自我调节情绪的方法。
学会自我进行体育锻炼的方法(如制定简单的锻炼身体的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