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莫言《蛙》读后感800字_读后感_模板

莫言《蛙》读后感800字_读后感_模板

莫言《蛙》读后感800字_读后感_模板
莫言《蛙》读后感800字
花花
买回莫言全套的书,一半是因为想看,一半是因为诺贝尔文学奖终于轮到中国人了,得收藏一下。

看着一箱子的书,不知从哪本开始。

最后选了《蛙》,因为据说是描写一个乡村妇科医生的。

莫言的文字和他本人很象啊,就象网络上有人说他长着一副村长的脸一样,朴实不华,但真实感人。

原来不需要华丽的文采也能得到诺贝尔奖呢!
《蛙》里面那个姑姑,更象我印象中乡政府计生干部,好像我们当医生的是不需要直接去抓计生对象的,是政府计生干部抓了超生孕妇来让妇产科医生把孩子给打掉的,正常情况下我们做医生的是很不乐意做这样的事情的,都是迫于政策没有办法才做的,《蛙》里面的姑姑应该是政府计生干部和妇产科医生的综合形象吧。

《蛙》很真实地描述了那个时候的计划生育,很残忍。

其实现实比那更残忍。

最夸张的时候我正在实习,看到那些预产期都要到了,甚至有的孕妇宫缩都有了还要把她孩子打下来——就象小说中说的“只要不出’锅门’就不算孩子”。

打下来的孩子有的甚至还会哭,那就往他的心脏里打“氯化钾”。

同学中有个女生抢着这样难得的机会去练习“心内注射法”,而我虽然极其崇拜医学,但那样的事情却是不敢睁眼去看,并且心中充满了愤怒。

在时代政策的大环境下,那个时候的我很迷茫,我不知道自己这样的情绪是否合理,只好经常在心里默默地背诵希波克拉底誓言来鼓励自己:
我郑重地保证自己要奉献一切为人类服务。

我将要给我的师长应有的崇敬及感戴;
我将要凭我的良心和尊严从事医业;
病人的健康应为我的首要顾念;
我将要尊重所寄托予我的秘密;
我将要尽我的力量维护医业的荣誉和高尚的传统;
我的同业应视为我的同胞;
我将不容许有任何宗教、国籍、种族、政治或地位的考虑介入我的职责和病人之间;
我对人类的生命,自受胎时起,即始终寄予最高的尊敬;
即使在威胁之下,我将不运用我的医学知识去违反人道。

我郑重地、自主地并且以我的人格宣誓以上的诺言。

......
在那场计划生育大潮中,一则我刚走上工作岗位,二则因为来自本能的抵触情绪,所以我没有做过任何违背妇女意愿的计划生育手术,甚至还拿希波克拉底誓言来和院长及计划生育干部吵过架。

现在看这本反省历史又与我的工作息息相关的书,非常庆幸自己虽然至今并未为人类医疗做出什么特殊贡献,但也绝没有利用自己的医学知识做过任何违心的事。

现在正看到姑姑最忠于工作的高潮部分,心里感慨万千。

接下来应该是姑姑开始恢复医生和人性本能的时候了。

总之,莫言是伟大的一一敢于写历史的真实面貌,敢于直面社会压力和人性的作家就是伟大的作家,就如鲁迅。

所以,莫言不愧诺贝尔。

文字:海莉
作者简介:笔名“花花”源自三毛的“我爱一切的花朵”——一个热爱医学又有些文学梦的基层临床医生,工作之余喜欢记录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毕淑敏花冠病毒读后感
读毕淑敏作家的书很久了,提醒幸福,红处方,血玲珑,每次都看的身有感触,她的文字,看上去总是严肃的,不活泼的,初次阅读,有一种让人觉得有一种严肃感,压迫感,紧张感,或者是和她早年的工作经历,医生以及年岁尚小就去边防的原因,可是往往到最后,她总是在激励你,鼓励你,让你举得这世界是美好的,你仿佛通过她的文字,从严肃彷徨走到了乐观积极的道路上,让你接下来的生活重新长满了力量。

说实话,花冠病毒,没有高中以上的化学知识,很难读懂它,我虽然是高中毕业,但奈何高中成绩是在太烂,而距离高中时间又太远,中间的化学知识,实在也没读懂,甚至是惭愧。

这些年,我深感自己的变化,由此及彼,我想别人也有一样的变化,这样会不会负负得正?说起的变化,这段日子,最重要的是体重吧,还有是皱纹,当然还有日渐世俗的心,觉得现实,无论谈及任何一件事情,一个观念,都是不自觉得加上两个字,现实。

是不是现实终究飞不过沧海?不得而知,或许沧海也是一种现实。

控制体重,一定要控制。

读《金刚经》有感:佛家经典让内心平静
不知道其他人读完《金刚经》之后有什么样的感觉?最近读完《金刚经》之后,感觉到佛家的经典还是很能让人内心平静的。

很多人也许对于这样的宗教并不是特别的相信,可最起码这些经典的书籍还是可以启发心灵的。

都说现实的生活是比较浮躁的,更多人的心灵也都是太过于浮躁。

从日常习惯方面也可以得出来,吃饭的时候喜欢吃快餐,参加培训班的时候希望有速成班。

种种浮躁的理念的人,需要多看一些佛家经典让自己内心平静下来。

特别是有的人在追求事业的时候,一定要多注意到调节自身的心理,内心平静才能够把很多事情做好,这也许就是我们中国人经常讲的宁静以致远。

内心平静的人在看待事情的时候能够更加客观。

特别是客观看待这样的事情,分析这些事情也可以分析的透彻。

最主要是解决这样的事情,也可以找到最为好的解决的方法。

尤其是事业当中有了这种平静的心情,处理很多事情便可以游刃有余的处理。

最怕的就是有一些内心比较浮躁的人,总是希望很多事情可以快速的处理,可凡事一旦快起来,很难真正有效地处理的。

《金刚经》中包含的东西还是非常实用的。

能够真正阅读书籍的人,一定可以想办法让内心平静。

尽管有的人觉得内心平静并没有多大的作用,如果想要真正成就事业,就一定要让内心先平静下来,也只有先平静下来才能够耐心的处理很多事情。

谁不想这一生能够取得一些成绩,可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取得不错成绩的。

说到底,为什么有一些人成绩一般?主要还不是内心太过于浮躁。

内心太过于浮躁的人,做事情的时候更加讲究所谓的效率。

原本做事情讲究效率是没有错误的,可一味的太过于专注这样的东西,根本就不会搞清楚做这样的事情是否有意义的。

真正搞明白用什么样的方法才可以把这样的事情做好是很重要的。

用对了方法才能够保证具体的效率,否则很多人一味地尝试一些新鲜的方法,也是很难做好事情的。

此外,一个内心浮躁的人交朋友很有可能损失是比较大的,特别是这些人交的朋友,更多的还是想要利用朋友。

一味的只想利用别人的人,这样的人很有可能最终也会被别人利用。

《爱的教育》读后感400字
《爱的教育》用了日记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叫安利柯的男孩的故事,记录了他十个月在学校、社会的所见所闻、他父母的信和老师讲的感人的每月故事。

在《爱的教育》书中,特别是“精神讲话”《万里寻母》,让我不禁对里面的主人公马珥珂敬意。

他的母亲在他11岁时为了让家里的日子过得好一点儿,自己一个人到了阿根廷的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一个富有的人家,当女佣,后来因为主人连续搬家而断了联系。

13岁的主人公马珥珂,不顾路程的危险,向父亲提出了一个人去南美洲寻找母亲的请求。

这件事一开始虽然没有成功,()可两天后他父亲的一个船长朋友听说了这件事后,便去找到了他父亲告诉他可以免费带马珥珂去南美洲。

马珥珂在去南美洲找母亲的路上遇到了许多人,有好人也有坏人,有慈祥的老人,善良的西班牙妇女,热心的小伙计和无恶不作的小偷,等等。

在好心人的帮助下,马珥珂终于找到了母亲。

读完爱的教育这本书,我知道爱有小有大,小到同学之间的友好交谈,老师对学生的鼓励,父母对孩子无微不至的观爱。

爱像把金钥匙,爱,让我们奋不顾身地去帮助别人,爱是多么伟大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