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物理化学-12章_胶体化学

物理化学-12章_胶体化学


沉降平衡原理实际应用举例: 化工过滤操作的设计与计算;
河水泥沙的沉降分析; 利用超离心技术测定胶团的摩尔质量或高聚物的摩尔质量:
MB
(1
2RT ln(n1 / n2 )
0 / ) 2 (x22
x12 )
(12-6)
分• 散
缔合胶体(胶束)—
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学稳

定系统;

大分子溶液(亲液胶体) — 高度分散的、均相的、热力
学稳定系统。
粗 乳状液; 分 散 泡沫; 系 统 悬浮液。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的研究方法
热力学方法 量子力学方法
统计热力学方法 光散射技术
能谱技术
例: 更换溶剂法: 松香乙醇溶液+ 水 松香水溶胶
化学反应法:FeCl3(稀水溶液)+3H2O 煮沸 Fe(OH)2溶胶+3HCl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胶体的纯化
常用方法
渗析:利用溶胶质点不能通过半透膜, 而离子或小分子能通过半透膜的性质, 将多余的电解质或小分子化合物等杂 质从溶胶中除去; 超过滤法:超过滤法是用孔径极小而
dt -沉降速度;
9
dt
r-分散相粒子半径;
(12-4)
g-自由落体加速度;
-分散介质的粘度。
B,0-分别为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密度;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胶体的沉降与沉降平衡
沉降平衡—— 分散相粒子本身的重力使粒子沉降; 而介质的粘度及布朗运动引起的扩散作用阻止粒子下沉; 两种作用相当时达到平衡。
图12-1 丁达尔现象 丁达尔现象的实质是溶胶对光的散射作用。
溶胶的光学性质
瑞利(L.W.Rayleigh)公式I Nhomakorabea——
9v2
散射光强度I ;240l
n
2
n22
n
2 0
n22 2n20
1 cos2
I0
l ——观察者与散射中心的距离;
v ——分散相粒子的体积;
(12-1) I0—— 入 射 光 强 度 0 ——入射光波长; n ——体积粒子数;
分散介质 通称
举例
液 泡沫
肥皂及灭火泡沫
液 乳状液 牛奶及含水原油
液 溶 胶 或 悬 银溶胶、油墨、泥浆
浮液
固 固体泡沫 沸石、泡沫玻璃、泡沫金属

珍珠

加颜料的塑料
气 气溶胶 雾
气 悬浮体 烟、沙尘暴
(4)胶体分散系统和粗分散系统的研究对 象
胶 体
溶胶(憎液胶体) — 高度分散的、多相的、热力学不 稳定系统;
费克(第一)扩散定律
dN
dN DA n
dt
x T
(12-2)
单位时间内通过截面积A扩散的粒子数;
dt
n
x T
定温下,体积粒子数梯度;
D扩散系数。 分散介质中的分散相粒子的扩散遵守费克定律。
胶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 布郎运动(溶胶的运动性质之一)—— 溶胶中的分散 相粒子由于受到来自四面八方的做热运动的分散介质 的撞击而引起的无规则的运动。
实验方法与技术 超显微技术
高速离心技术
电泳散射技术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2.2胶体的制备与纯化
1.溶胶的制备
小分子溶液 由小变大
质点大小
<0.1nm
凝聚法
溶胶质点大小 1nm ~ 1000nm
由大变小 分散法
粗分散系统 质点大小
>1m
更换溶剂法
化学反应法 研磨法
超声分散法
物理凝聚法
电弧法
可应用沉降平衡原理,计算系统中粒子体积粒子数的高度分 布:
ln
n2 n1
MBg RT
1
B 0
h2
h1
(12-5)
n1,n2-分别为高度h1,h2处的浓度;
B,0-分别为分散相(粒子)及分散介质的体积质量;
M B-粒子的摩尔质量;
g——自由落体加速度。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胶体的沉降与沉降平衡
① 按分散质的质点大小分类 胶体分散系统 — 分散质的质点大小为1-1000nm(10-9~10-6m)。
粗分散系统 — 分散质的质点大小超过1m(10-6m)。 ② 按分散质(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聚集态分类 表10-1分散系统的分类(按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聚集态分类)
分散相 气 液 固
气 液 固 液 固
孔数极多的膜片作为滤膜,利用压差
使溶胶流经过滤器,使杂质透过滤膜
而除掉。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12.3 溶胶的性质-光学性质
1、溶胶的光学性质
由于溶胶的光学不均匀性,当一束波长大于溶胶分散相
粒子尺寸的入射光照射到溶胶系统,可发生散射现象-
丁达尔现象(见图12-1)。
溶胶
光源 透镜
丁达尔效应
• 溶胶中分散相粒子的扩散作用是由布朗(Brown)运动引 起的。
• 用超显微镜可以观察布朗(Brown)运动。 (见图12-2)。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胶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图9-2 布朗运动(a)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爱因斯坦提出有关布朗运动的
理论。对球形粒子得到布朗运
动的公式:
分散系统。
• 分散质—被分散的物质; 分散介质—起分散作用的物质。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分散系统的分类
• ⑵ 分散系统的分类
小分子及大分子溶液;
均相分散系统
电解质(包括胶体电
分散系统
解质 )溶液。
溶胶;
非均相分散系统 粗分散系统。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3)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的分类
n2,n0——分别为分散相及分散介质的折射率;θ——散射角。 用丁达尔效应可鉴别小分子溶液、大分子溶液、和溶胶。
小分子溶液——无丁达尔效应
大分子溶液——丁达尔效应微弱
溶胶——丁达尔效应显著
胶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⑴ 扩散与布朗运动 由于体积粒子数梯度的存在引起的粒子从高体积粒子数区
向低体积粒子数区的定向迁移现象叫扩散。
1/ 2
x
RT t
L3r
<x>——在观察时间t内粒子沿x轴 方向的平均位移;
r——粒子半径; η——介质粘度; L——阿佛加德罗常量。
图10-2 布朗运动(b)
胶体的沉降与沉降平衡
沉降——溶胶中的分散相由于受自身的重力作用而下沉的过程。 分散相在介质中的沉降速度:
dx 2r 2 B 0 g
dx
第十二 章胶体化学
1. 1 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2.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的研究方 法
胶体的制备与纯化 溶胶的性质-光学性质 胶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溶胶的电动现象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的研究方法(1)
1、胶体分散系统及粗分散系统研究的内容 ⑴ 分散系统的定义 • 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所构成的系统叫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