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晚会的关注度调查(以北京春晚为例)谢平文化产业管理2班大型晚会关注度的市场调查与分析时间:2013年2月10日摘要:近年,人们的物质生活迅速上升,但是文化生活却相对薄弱,人民对于文化生活的关注值得探究。
大型晚会是丰富人民文化生活的一种重要形式,再此,我们以春节联欢晚会为例调查人们对大型晚会的关注度。
本报告通过问卷调查,询问等方式获取数据,并进行整合与分析,进而对现今的大型晚会关注情况及市场状况的分析作出报告。
望能对晚会的形式、内容等提供有意义的参考。
前言:每年的除夕夜都会有春晚,但人们对春晚的评价褒贬不一,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这次调查了解大众对于春晚的关注度。
本调查报告的具体内容有:调查问卷,大众对于春晚的关注度概况,影响春晚关注度的因素和如何更好的吸引人民对于春晚的关注。
调查问卷(仅展示题目):1、请问您的年龄是:A、20岁以下B、20-30岁C、30-40岁D、40-50岁E、50岁以上2、每年除夕晚上,您看春晚吗?A、每年都看B、从不看C、有时看3、为什么选择看春晚?A、无聊,随便看看B、每年都有,习惯了C、陪家人看D、喜欢看,想看E、其他---(请注明)4、为什么不看春晚?A、不好看,北方元素过多B、出去玩,没时间看C、对春晚没兴趣D、其他--(请注明)5、如果不看春晚,除夕夜您会做什么?A、逛街或出去庆祝B、看别的电视节目C、进行传统的庆祝活动,如包饺子D、其他--(请注明)6、据您所知,您身边的朋友看春晚吗?A、看B、不看7、您觉得每年的春晚有意思吗?A、有意思,很好看B、很无聊C、还可以8、您是否看完春晚的整个节目?A、是的,看完B、看大部分C、只是小部分D、挑喜欢的看9、您希望春晚增加什么样的节目?A、互动类的节目B、时尚元素多一些的节目C、民族风格类节目10、您觉得现在的春晚怎么样?A、一年比一年好B、一年比一年差C、还需要改进11、您认为春晚目前最大的功能是?A、展示民族优秀文化B、娱乐大众C、给央视挣上亿的广告费12、您认为春晚的缺点在于?A、没有创意,年年如此B、节目说教味重,北方味重C、老土,没时尚感13、您最喜欢看的春晚节目是?A、歌舞表演B、小品、相声C、杂技、戏曲14、您更喜欢看到哪些节目?(多选)A、通俗歌曲B、民族歌曲C、现代舞蹈D、民族舞蹈E、小品相声F、其他--(请注明)15、您对今年“我要上春晚”选拔赛的看法?16、您认为春晚还有哪些问题?17、您给春晚举办的建议?调查与分析方法:1、数据收集方法调查采用的是询问调查法。
具体方法如下:第一、将设计好的调查问卷拿到街头发放,因为人员有限,目标定在30份有效问卷,发放50份问卷。
第二、发放问卷时要注意年龄阶层,尽量做到每个年龄段都有涉及到。
第三、调查人员在进行调查时要先说明意图,并保证所得数据均保密,若被调查人员同意,则可发放问卷。
在一旁等待其完成,在等待之中,可以适情况进行深度询问,以得到更多有用信息。
注意礼貌用语。
2、抽样方法采用配额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
将50份问卷分成5份,对应各个年龄段,并在各年龄段内,随机抽取。
3、分析方法我们的目地是调查出大型晚会的关注度情况、影响关注度的因素以及如何提高晚会的关注度,所以在分析时要着重了解。
我们通过调查问卷中回答的题目找出联系,并且从中找出答案。
调查与分析结果1、从看春晚的年龄上来看:人数百分比20岁以下 3 10%20-30岁8 27%30-40岁 5 17%40-50岁 4 13%50岁以上10 33%总计30 100%由表格可以看出看春晚的年龄阶段分布较均匀,但还是可以看出50岁以上和20-30岁所占比重较大。
所以在春晚制作时应注意兼顾年龄段需求,老少皆宜。
而且,从问卷中整理出的数据显示,年龄偏大的群众春晚不会看到结束,相反较为年轻的受众则可以坚持看到春晚的守岁结束,因此,在制作春晚节目单时,可以适量增加年轻元素,吸引年轻人的目光。
2、从影响看春晚的因素来看:在调查的之中几乎不看春晚的比例占到40%。
而在不看春晚的人民中,有15%认为春晚不好看,北方元素过多;有55%因为忙着出去聚会而没有时间看春晚;20%的人对春晚没有兴趣;剩下10%则因其他原因没有看春晚,如比较喜欢其他的电视节目,所以忽略春晚,还有一些则是因为要忙着包饺子等年活而没有办法观看春晚。
从这些数据中看出,春晚应适当照顾南方人的感受,多增加一些南方人喜爱的节目。
春晚还可以从思想上呼吁群众看春晚是过年的一项必备活动,让人民在潜意识里认为不看就没有年味,进而增加收视率。
3、从受众喜爱的春晚节目类型来看:70%60%50%40%30%20%10%0%歌舞表演小品相声杂技戏曲从图标中可以明显看出,小品相声是最受欢迎的春晚节目,歌舞表演和杂技戏曲相差不大,不过杂技戏曲比例略高一点。
因此,在制作春晚时应增加语言类节目,尽量以语言类节目为主,歌舞杂技等节目为辅,适应广大民声。
4、从春晚的关注度看:亚洲区每年都看从不看有时看从上图可以看出,能保证每年都有看春晚的人很少很少,而从不看春晚的人也只占一小部分比例,大部分人都是有时看。
看经常看春晚的人,身边的人也会看春晚,有带动效果。
所以,春晚的普及率和关注度很高,但是满意度差劲。
在网络调查中有52.54%的人每年看春晚是因为从小看到大,已经是条件反射了,不看就觉得缺点什么。
但也有54.45% 的人们认为春晚办的不好。
既然大家都在关注春晚,那就说明春晚还是会有受大家喜爱的一天,所以工作人员要坚持不懈,努力办好春晚,赢得民众的口碑,为春晚创品牌。
5、从群众希望的春晚包含节目因素来看:50%40%30%20%10%0%互动元素时尚元素民族元素由图可以看出,希望增加互动元素的较少,只占8%,而时尚元素和民族元素则很受群众欢迎,各占44%和48%。
所以在以后的春晚里可以适当多加一些时尚风和民族风,如请一些年轻人喜爱的明星和老人爱听的戏曲等。
6、分析评价“我要上春晚”:春晚已经举办了30多年,很多人反应看来看去还是那些人,春晚永远只是那几个人的春晚。
因此中央电视台从几年前推出“我要上春晚”栏目,今年更是为此举行了全国范围内的选拔赛,选出了很多草根阶级,为春晚注入新鲜血液。
在笑星已经“审美疲劳”,风格几十年没变,港台歌星的风采和神韵都丢忘在演唱会上,春晚几乎乏善可陈的时代,“我要上春晚”可以说是春晚的一次向下思考的过程。
这说明,春晚开始考虑观众们的情绪,考虑观众想看什么、不想看什么,想看谁、不想看谁。
所以说“我要上春晚”对于春晚来说是一种进步。
结论与建议结论:介于以上的详细陈述,再次进行简单结论总结。
春晚的在人民中的关注度关注度是很高的,但是关注度高的同时就是海量的人民对于春晚的批评,也就是说,春晚在高关注度下只有着很低的满意度,春晚的工作人员需继续努力。
观众的代表性意见:(1)希望能够在央视春晚的舞台上多看到一些南方本土的,有地方特色的节目,使春晚更加体现南方的文化元素,满足南方观众的精神诉求。
(2)想通过春晚看到自己喜欢的娱乐时尚明星,同时能够兼顾老艺术家,给观众一些机会重温和回味经典的机会。
(3)春晚是全中国人的春晚,是全世界华人的春晚,而不是某几个人的春晚,也不是文化部或央视的春晚!既然是全国人民和全球华人的春晚,那么节目就该有所调整:全国人民都在看春晚,全国人民也都希望看到自己家乡的节目,所以春晚应让全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文体厅和电视台一起保送一个节目在春晚上演出(海外华人也可选送一两个代表节目),这样既丰富了节目的种类和风格、还满足了全球华人的愿望,还能给更多的新艺人提供发光的机会。
我们的建议:1、首先,在春晚开播之前一个多月就应开始宣传春晚。
宣传的方式可以有很多种,就比如“我要上春晚”。
它不仅本身是一个受欢迎的栏目,而且以春晚为噱头,吸引大众的眼光,这个栏目告诉了人们,春晚是大家的春晚,只要你有才,谁都可以上,让人们觉得春晚有可看的意义。
同时可以打出一些比较受欢迎的明星牌,让追星族们期待着春晚的开始。
还可以将春晚节目类型拿出来,让大家参与讨论,增加大众对于春晚的归属感。
2、在宣传春晚的同时要打出一些有号召力的口号与标语,让人潜意识里感觉,没有春晚,过年会有很大遗憾,不看春晚,过年会有很大损失,从而吸引人们在大年三十的晚上一起看春晚。
3、再将人们的注意力吸引来以后,下面就是要注意节目质量的问题了。
①春晚每年面临的问题都是老面孔太多,创新不够足的问题。
每年春晚都是那么几张脸,就那几个人把春晚的位子给霸占了,但每年的节目也都大同小异。
所以春晚要“辞旧迎新”,春晚已经到了要迎接新面孔告别老面孔的时代了。
②加大南方节目比例。
央视春晚一直比较适合北方观众的口味,尤其是语言类节目,就有观众曾反应,语言类节目的包袱、段子更偏向于北方观众,而这和大部分小品、相声演员都是北方人也不无关系。
所以既然是全国人的春晚,就要公平对待,适当加大南方节目如“小热昏”这种马路说唱艺术的节目,增加春晚在南方的影响力。
③春晚播出是在全家团圆的除夕夜,春晚这时就更应该给大家营造一种团圆,喜庆,祥和的气氛。
所以春晚可以以搞笑为主,音乐舞蹈为辅,再在节目中间巧妙的用主持人唠家常似的语言串联起来。
节目在精不在多,只要能营造出那种温暖的感觉就好,让忙了一年的人们感觉到回家真好!4、最后,在春晚结束后,电视台应积极做好市场回访,看看今年的春晚有哪些被观众认可,哪些被观众讨厌以及观众还希望在春晚中看到什么,以待来年修正。
相信做到这些后,春晚的关注度会提高一个很大的台阶,同时满意度也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