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高中地理《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课件
①昼长=日落时间-日出时间。 ②昼长=(12-日出时间)×2=(日落时间-12)×2。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3)根据相关性计算 ①相同纬度地区昼长相同。 ②分别位于南北半球但纬度数相同的两地,一地的昼长等于另一半球同 纬度地区的夜长。如北纬 40°的地区某日昼长是 14 小时,那么该日南纬 40° 的地区夜长为 14 小时。
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主干引导 夯基固本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一、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北半球为例)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答案
解析
3.下列城市中,一年有两次直射的是( ) A.天津 B.海口 C.西安 D.长春 答案 B
解析 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答案
解析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创设情境 激活思维
(1)该校调整作息时间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2)从 9 月 1 日到 12 月 31 日,该地昼夜长短状况是什么? (3)从 9 月 1 日到 12 月 31 日,该地昼长的变化规律是什么?
[答案] (1)昼夜长短。 (2)9 月 1 日到 9 月 23 日,该地昼长夜短;9 月 23 日,该地昼夜等长;9 月 23 日到 12 月 31 日,该地昼短夜长。 (3)9 月 1 日到 12 月 22 日,该地昼长变短;12 月 22 日到 12 月 31 日, 该地昼长变长。
答案
解析
2.春分日,下列城市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的是( )
A.开罗(约 31°N)
B.伦敦(约 51°N)
C.里约热内卢(约 23°S) D.新加坡(约 1°N)
答案 D
解析 春分日,太阳直射赤道,正午太阳高度由赤道向南北两侧递减, 越靠近赤道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越大。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1)划分依据: □10 太阳辐射 总量从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递减。
(2)五带的划分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自我探究] 五带划分的界线是什么? [提示] 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提示
提示
二、四季更替和五带 1.四季更替 (1)成因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2)划分(以北半球为例)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2.五带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1)四地中位于南半球的是(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2)四地所处纬度由北向南按顺序排列是( )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解析] 第(1)题,根据材料,此时为 12 月 22 日,为北半球的冬至日, 此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南半球昼长夜短,且昼长达一年中的最大值,北半 球各地昼短夜长,且白昼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表中只有丁地的昼长大于 12 小时,故它位于南半球。第(2)题,丁地位于南半球,位置最南。此时为北半 球的冬至日,越往北白昼越短,故甲地的位置最北,其次是乙地,最后是丙 地,故四地所处纬度由北向南按顺序排列是甲乙丙丁。
课前自主学习
课堂合作研究
随堂基础巩固
课后课时精练
探究点 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下表是我国某中学不同日期起床时间(北京时间),阅读表格,探究下列
问题。
日期 9 月 1 日 10 月 1 日 12 月 31 日
起床时间 6:00 6:30
7:00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自我反馈』 1.6 月 22 日,下列城市白昼最长的是( ) A.北京(约 40°N) B.上海(约 31°N) C.哈尔滨(约 45°N) D.广州(约 23°N) 答案 C
解析 6 月 22 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越往北白昼越长。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纬度(空间)变化规律:由太阳直射点向南、北两侧 □10 递减 。
(2)季节(时间)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节气
最大值地区
最小值地区
夏至日 冬至日
北回归线及其以北
各纬度
□12 南回归线
及其以南各纬度
□11 南半球各纬度
北半球各纬度
二分日
赤道
极点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自我探究] 正午太阳高度达到最大,昼长一定最长吗?为什么?
[提示] 不一定。回归线到极点之间的区域是这样的,但是回归线之间 的区域不是。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答案
1.昼夜长短的分布规律 (1)空间(纬度)分布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2)季节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为例)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下表中所列的是 12 月 22 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 数据回答(1)~(2)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6 小时 9 小时 11 小时 14 小时
பைடு நூலகம்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2.昼夜长短的计算
(1)根据昼弧、夜弧所跨经度数计算
昼弧所跨经度数
昼长时数=
15°
×1 小时;
夜弧所跨经度数
夜长时数=
15°
×1 小时。
01自主预习固根基
02主题探究提素能
03小题速测试身手
04学业评价强素养
(2)根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 地方时正午 12 时把一天的白昼平分成相等的两等份(如下图所示)。也 可以利用日出和日落时间计算昼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