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射流干燥原理

射流干燥原理

1.1 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在食品工业中的国内外研究进展
1.1.1气体射流冲击原理及干燥机
气体射流冲击是将气体通过圆形或狭缝形喷嘴直接喷射到固体待干燥物料表面进行加热干燥的方法。

由于喷出的气体具有极高的速度,且流体的流程短,直接冲击到需加热的物料表面时,气流与物料表面之间产生非常薄的边界层(当Re为104数量级时,边界层的厚度是喷嘴直径的千分之几),因此,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的换热系数比一般热风换热要高出几倍以至一个数量级[2]。

1. 气体射流冲击原理示意图[3]:
图1-1 气体射流冲击原理示意图
Fig.1-1Air-impingement jet sketch of principle
2. 节能型气体射流冲击干燥机示意图:
图1-2 气体射流冲击干燥示意图
Fig.1-2Air-impingement jet drying sketch
1-回风软管;2-风机;3-余热回收装置;4-高效加热装置;5-气流分配室;
6-温度传感器;7-喷嘴;8-物料冲击干燥室 9-废气回收装置;10-温度测量仪;11-湿度测量仪
图1-2中新鲜空气由风机2吹入,经过余热回收热管3上部分(热量输出冷凝段)由高效石英热管4加热,进入气流分配室5;被加热过的空气通过喷嘴7冲击干燥室8中的物料;余气通过废气回收装置9经过余热回收装置3下部分(热量输入蒸发段),此时废气中的部分余热被回收;废气通过软管1进入风机2继续被利用,当空气中的水分含量较高时可以打开软管1排湿。

1.1.2气体射流技术在国外的研究进展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气体射流加热技术主要应用于零部件的快速冷却及相应的加工工艺和表面含水分较高的物料表面上,如尖端技术中的航空发动机蜗轮叶片冷却、计算机高热负荷电子元件的冷却、玻璃的回火、钢材的加热冷却及纸张和胶片干燥等工业生产中。

因此,该技术的主要理论研究集中在航空发动机和一些需要冷却的平板类材料上[4~6]。

气体射流冲击技术从航空和其它工业领域移植到农产物料的干燥与加热首先起源于烘焙领域。

为了提高烘焙的传热效率,最初的研究是在平板上打孔以使气流通过。

这种装置简单易于制造,但气流的流速不易控制,其原因是在孔的出口处产生了较大的压力降[7]。

1975年,Smith[8]发明了一项专利技术,该技术不仅较好地解决了气流出口压力降的问题,而且还将废气(冲击物料后的气流)如何快速排放使之减少对喷射气流的影响等作了改进,并首次采用上下对喷气流的方
法对物料进行快速加热。

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在烘焙领域的正式启用是1987年,而工业化开始产生是1992~1993年[9],该干燥机目前主要应用于食品加工中的小食品烘焙,可干燥片状、颗粒、粉料、叶类等九种不规则形状物料;其产品特点是质感松脆,色泽均匀,物料水分含量低;主要技术特点是[10]:
(1)高湿物料干后均匀一致
(2)传热系数和热效率高,干燥速度快
(3)可处理柔软制品
(4) 能够改善产品品质,改善卫生环境提高自洁能力,无挟带废屑
(5)无筛孔堵塞问题
(6)对重物的分布无要求,物料可自找最佳工况位置;
(7)结构紧凑、节能、对环境污染小
1.1.3 气体射流冲击干燥在国内的应用与发展
气体射流冲击加热技术最近几年才引入我国食品加工中,目前主要应用于以下领域:
1. 果蔬类物料的加工:
(l) 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在板栗加工中的应用[11]:
其工艺流程:新鲜或冷藏板栗→机械或人工划口→气体射流冲击处理(180℃、约4 min)→机械或人工剥壳→护色→沥干水分→进行抽真空包装→根据需要于室温或冷藏保存。

(2) 气体射流冲击技术应用于杏鲍菇烫漂工艺中[12]:
其工艺流程:杏鲍菇清洗、沥干→切片(0.5cm厚)→均匀放入物料冲击室→气体射流冲击处理(150℃、2 min) →成品
(3) 烘烤甘薯[13]。

其工艺流程:甘薯洗净(400~500g,直径60~80mm)→放入物料冲击室→气体射流冲击处理(150℃、约33 min) →成品
2. 肉类物料的烘烤:
(l) 烤制“北京烤鸭”[14]
其工艺流程:处理好的冷冻鸭坯(2kg)→解冻2h→烫皮(100℃沸水)→浇饴糖(饴糖与水的质量比为1:8)→晾坯(8h)→浇饴糖→晾坯(0.5h)→烤制(180℃,45 min)→成品
(2) 加工海参[15]
其工艺流程:除去内脏干净的海参→放入托盘→放入物料冲击室→用相对湿度为10%~50%、温度为90℃~200℃、气流速度为3~20m/s的蒸汽下烫漂5~40分钟使海参体内的自溶酶彻底灭活→气体射流冲击处理(40~80℃、5~20m/s气流速度下干燥5至16小时)→成品
气体射流加热技术最近几年才开始引入食品工业加工中。

相比国外对气体冲击射流技术的研究形成鲜明的对照是国内对这方面进行研究较少。

根据本人收集的资料来看,只有高振江[10]等利用射流冲击加热技术对谷物等进行了试验研究,并取得了很好的成绩。

在食品加工中特别是利用热管节能应用研究未见报道。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