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啤酒行业分析(doc 22页)引言中国啤酒行业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后,目前每年的增长幅度达10%左右,进入成熟阶段前期或成长阶段后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以相对低的增长率持续和稳定的增长、严酷的价格竞争和频繁的企业兼并。
行业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结构调整、企业间资产重组、并购活动活跃将是啤酒行业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这些对行业格局影响巨大。
在经过一个短期的调整后,其持续发展依然拥有广阔的空间。
首先,中国虽为世界啤酒生产大国,但人均产量不足18公斤,属世界下游水平;其次,啤酒工业在中国发展的地区性差异悬殊,西部地区的啤酒工业水平同其经济水平一样,发展明显滞后,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中国啤酒工业向西部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此外,一批大型啤酒生产集团实力的迅速扩张,为中国啤酒工业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啤酒产量达2910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623.94亿元,其中前十位啤酒企业销售收入合计176.34亿元,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28.26%,前十名分别为:青岛啤酒、北京燕京、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百威啤酒、四川蓝箭、雪津啤酒、被燕京集团兼并的桂林漓泉、文登啤酒和金威啤酒。
2004年中国啤酒产业实现利润牌在区域市场上的地位,反而因为集团强大的资金、渠道优势,使得其在地方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进一步加强。
如2000年蓝剑啤酒在成都市场上的市场渗透率为62.5%,在2003年其市场渗透率提高到76.3%。
进入2005年,啤酒行业的竞争模式将进入一个新的阶段——从规模大战到品牌大战,从比拼获取资源升级到比拼整合资源。
同时,降低渠道通路成本,已成为了企业的必然首选。
随着高端啤酒市场巨大利润和空间的逐渐显露,中国啤酒行业必将掀起一场高端产品争夺战。
与此同时,国际知名企业巨头加紧入华步伐。
综上所述,2005、2006年,啤酒业面对外资紧逼,一方面会加剧中低端市场上的争夺,另一方面,则会让更多的高端市场被外资知名品牌所包揽。
本报告以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大区为“面”,31个省市区为“线”,526家啤酒企业为“点”,客观分析了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对中国啤酒行业六大区域市场的企业格局、生产情况、消费市场、重点企业等方面展开深入透彻的分析,并针对啤酒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本报告是中国咨询业第一份剖析省市之全、企业之多、内容之详的啤酒企业与市场的研究手册。
是啤酒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投资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啤酒区域市场发展动态,把握啤酒行业发展方向、制定市场策略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
本报告共计15万余字,250页,图表280个。
要点综述一、世界啤酒生产与消费概况近二十年,世界主要国家啤酒产量持续增长。
以2003年产量数据为据,世界产量为14785万千升,产量居第一位的是中国2540.48万千升,以下顺次是:美国2322.16万千升,德国1063.04万千升,巴西822.00万千升,俄罗斯732万千升,墨西哥664.20万千升,日本649.70万千升,英国580.14万千升,西班牙306.71万千升,波兰273万千升。
2003年世界人均消费啤酒中,捷克以人均消费量164升,位居第一;爱尔兰155升第二;德国117升第三。
二、2004年中国啤酒行业发展状况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中国啤酒产量达2910万千升,实现销售收入623.94亿元,其中前十位啤酒企业销售收入合计176.34亿元,占全国总销售收入的28.26%,前十名分别为:青岛啤酒、北京燕京、哈尔滨啤酒、珠江啤酒、百威啤酒、四川蓝箭、雪津啤酒、被燕京集团兼并的桂林漓泉、文登啤酒和金威啤酒。
2004年中国啤酒产业实现利润29.99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32.72%,销售税金比2003年增长了14.34%。
前十位啤酒企业销售利润占全国的61.15%。
三、2004年各大区生产情况截至2004年12月底,全国啤酒产量2910.05万千升,其中中国六大区中,以华东地区产量完成最多,为1118.94万千升,占全国产量的38.45%,全国有四个省份年产量超过200万千升,其中华东地区就占了2个,分别是山东和浙江;其次产量排在五大区中第二名的是中南地区,产量为621.87万千升,占全国产量的21.37%,该地区的广东省也是我国年产量超过200万千升的省份。
仅华东、华北两个地区的产量就已经占了全国产量的近60%,综上所述,沿海地区、东部地区的啤酒生产能力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
四、发展预测2005年,国产啤酒将更加注重开发高端市场,越来越多的国内啤酒企业在稳固了自身市场之后,开始关注中、高端啤酒市场这个长久以来的空白区域。
面对和普通啤酒消费完全不同的高档啤酒目标群体,国内啤酒将以其新的营销系统逐渐向高端市场渗透。
有消息称,2005年,青岛、华润、珠江啤酒、金星啤酒等企业都将陆续推出自己的主打高端啤酒产品,并将通过各种形式向餐饮、娱乐等中高档市场进军。
业内人士分析认为,在打完价格战、广告战之后,随着高端啤酒市场巨大利润和空间的逐渐显露,中国啤酒行业必将掀起一场高端产品争夺战。
报告具备的优势1、该研究报告依据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信息产业部等部门权威数据。
2、该报告以华北、东北、华东、中南、西南和西北六大区为“面”,31个省市区为“线”,526家啤酒企业为“点”,客观分析了啤酒行业发展现状,对中国啤酒行业六大区域市场的企业格局、生产情况、消费市场、重点企业等方面展开深入透彻的分析,并针对啤酒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提出了相应的投资建议。
3、该报告是中国咨询业第一份剖析省市之全、企业之多、内容之详的啤酒企业与市场的研究手册。
是啤酒生产企业、销售企业、投资机构准确了解目前中国啤酒区域市场发展动态,把握啤酒行业发展方向、制定市场策略的重要决策依据之一,具有重要决策参考价值。
节选企业格局情况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北京五星青岛啤酒公司、北京丽都亚洲啤酒公司4家规模较大企业产量占全市总量的95%左右。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显示,2004年全国啤酒行业龙头的燕京啤酒集团公司(包括统计局统计的下属13个外埠企业)产量为213.88万千升;其中北京燕啤集团公司生产99.6万千升,同比增长4.3%。
“五星”每年出口啤酒4000余千升,成为仅次于“青啤”的全国第二大啤酒出口企业。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数据分析,2004年,北京市啤酒生产企业按产量的排序依次为: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99.6万千升)、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13.97万千升)、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13.61万千升)、北京丽都亚洲啤酒有限公司(5.71万千升)和广东蓝带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5.56万千升)。
这里需要提出的是,北京五星青岛啤酒产量排名由2003年的第三位上升到第二位;北京丽都亚洲啤酒有限公司产量比2003年增长了164.15%,新增产量高达3.55万千升。
图表2003~2004年北京市5家啤酒生产企业规模及企业的生产能力法人单位2004年(千升)2003年(千升)同比增长(%)占北京地区生产比例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995988 954485 4.35% 71.94%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139721 91140 53.30% 10.09% 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136103 116302 17.03% 9.83% 北京丽都亚洲啤酒有限公司57103 21618 164.15% 4.12%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55592 36565 52.04%4.02%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由上表不难看出,北京市啤酒企业生产能力达20万千升的,只有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生产能力达20万千升的有两家,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和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产量均13万千升以上。
2004年北京啤酒行业的格局形势请参阅下表:图表2004年北京市啤酒行业的格局形势单位:万千升2004年企业数(个)北京市啤酒企业分类2004年北京市啤酒产量(万千升)20万千升以上20~10万千升10~5万千升5 1 2 3 138.45图表北京市五大啤酒生产企业规模及企业的生产能力比例示意图截至2004年12月底,北京市主要啤酒生产企业实现销售收入均较2003年有不同程度的增长,其中北京啤酒朝日有限公司销售收入增长幅度最大,为113.50%,企业扭亏为盈的形势较为喜人。
但北京市啤酒生产企业实现的利润情况仍不乐观,除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与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盈利外,其余均为亏损。
北京市啤酒行业的振兴之路,仍是长夜漫漫。
图表2003~2004年北京市主要8家啤酒生产企业销售收入、利润总额情况销售收入(千元)利润总额(千元)法人单位2004年2003年同比增长2004年2003年同比增长北京燕京啤酒集团公司2727012 2438781 11.82% 296910 262110 13.28%北京五星青岛啤酒有限公司212561 170994 24.31% -32192 -27506 17.04%北京青岛啤酒三环有限公司181836 176448 3.05% -12679 -5885 115.45%广东蓝带集团北京蓝宝酒业有限公司166119 97805 69.85% 498 -1153 -143.19%北京丽都亚洲啤酒有限公司63944 28104 127.53% -25931 -19141 35.47%北京宝麦啤酒原料有限公司50355 52330 -3.77% -6416 578-1210.03%北京啤酒朝日有限公司38174 17880 113.50% -55656 -159131 -65.03%平谷县兴隆庄大麦芽厂7450 65755 -88.67% 3 30 -90.00%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引言中国啤酒行业在经历了一个快速发展期后,目前每年的增长幅度达10%左右,进入成熟阶段前期或成长阶段后期,这一阶段的特征是:以相对低的增长率持续和稳定的增长、严酷的价格竞争和频繁的企业兼并。
行业正面临着激烈的竞争,结构调整、企业间资产重组、并购活动活跃将是啤酒行业今后一段时间的发展趋势,这些对行业格局影响巨大。
在经过一个短期的调整后,其持续发展依然拥有广阔的空间。
首先,中国虽为世界啤酒生产大国,但人均产量不足18公斤,属世界下游水平;其次,啤酒工业在中国发展的地区性差异悬殊,西部地区的啤酒工业水平同其经济水平一样,发展明显滞后,随着中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也为中国啤酒工业向西部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契机。
此外,一批大型啤酒生产集团实力的迅速扩张,为中国啤酒工业开拓国际市场奠定了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