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学第二章
(3)20日借入60000元 (4)30日偿还30000元
根据资料设账并登记:
借(左)
短期借款
贷(右)
(1) 40000 期初余额 50000
(4) 30000 (2)
30000
(3)
60000
本期发生额70000 本期发生额90000
期末余额 70000
第二节 复式记帐 一、单式记账法及特点 1.概念:指由经济业务引起的一切变化,只对主
本期增加额 ××
…
…
本期发生额 ×× 本期发生额 ××
期末余额 ××
与账户使用相关的概念 账户发生额:指一定时期内(月)账户增加金额和
减少金额的合计数。 包括:A.借方发生额
B.贷方发生额 账户余额:指一定期末,每一账户的借方金额总
计与贷方金额总计的差额。 包括: A.期初余额:上期期末余额
(本期期末余额即为下期期初余额)
资产 10000 = 负债 2000 + 所有者权益 8000 2.当月发生经济业务如下:(九种业务类型) (1)将现金5000元存入银行。
10000 = 2000 + 8000
+5000
-5000
10000 = 2000 + 8000
(一项资产增加,另一项资产减少)
(2)从银行取得借款1000元,偿还前欠货款。 10000 = 2000 + 8000 +1000 - 1000 10000 = 2000 + 8000
三、 借贷记账法
(一)概念:以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为理论 依据,以“借、贷”为记帐符号,按
“有
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记帐规则 对
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全面登记的一 种复式记账法。
(二)基本内容 第一、借贷记账法建立的理论依据(会计恒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该等式决定了企业发生经济业务的各种类型, 且各类型业务的发生不破坏会计等式的平衡关系。 例:1.某企业某月初财务状况为:
教学重点: (1)借贷记账法 (2)记账凭证的填制 (3)总分类账与明细分类账的登记 教学难点:借贷记账法
第一节 会计账户
一、基本概念 1.账户:对会计对象按经济特征进行分类反映与
控制,并提供每一类别的动态、静态指 标的一个工具。 (对会计要素进行分类核算的工具) 设账依据: 理论上:以会计要素为依据设账
第二章
会计信息生成方法
第二章 会计信息生成方法 教学目的:掌握账户设置原理;复式记账法(借
贷记账法);会计信息载体(会计凭证、账簿、 报表);会计工作步骤( 会计循环) 教学内容: 第一节 会计账户(账户设置及运用) 第二节 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方法) 第三节 会计凭证(凭证填制及审核) 第四节 会计账簿(账簿设置及登记) 第五节 会计循环(会计工作步骤)
(3)15日购入3000元 (4)25日发出2500元
根据资料设账并登记:
借(左)
原材料 贷(右)
期初余额 1000 (2) 1500
(1) 2000 (4) 2500
(3) 3000
本期发生额 5000 本期发生额4000
期末余额 2000
例2.短期借款上月结余50000元,本月发生业务:
(1)10日偿还40000元 (2)15日借入30000元
B.期末余额: 期末余额 = 期初余额 + 本期增加发生额 – 本期减少发生额
a.资产类账户 期末借方余额 = 期初借方余额 + 借方发生额 –
贷方发生额 b.权益类(负债及所有者权益账户) 期末贷方余额 = 期初贷方余额 + 贷方发生额 –
借方发生额 账户运用举例.
例1.原材料上月结存 1000 元,本月发生业务: (1)5日购入2000元 (2)9日发出1500元
会计科目级别:
原材料
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备品配件 燃料 包装物等
A材料 B材料 C材料
一级科目 二级科目 三级科目
总分类科目(总账)明细分类科目(明细账)
(企业常用会计科目表P35) 账户级别 总分类帐:简称总账。根据一级科目设置。 明细分类帐:简称明细帐。根据各明细科目设置。 3.会计科目与账户的关系 共同点: (1)会计科目和账户都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分类,
以借贷记账法为例说明账户的应用:
账户性质
资产类 负债类 所有者权益类 损益类(收入、费用) 成本类
基本用法(以资产、权益类账户为例):
借(左)
资产类
贷(右)
期初余额 ×× 本期减少额 ××
本期增加额 ××
…
…
本期发生额 ×× 本期发生额 ××
期末余额 ××
借(左)
权益类
贷 (右)
本期减少额 ×× 期初余额 ××
实务上:以会计科目为依据设账 2.会计科目: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
核算的项目(标志)
特征: A.按会计要素具体内容来设置会计科目 B.每一个会计科目按业务类别不同编号 C.以制度形式规范、规定每一个会计科目核算 内容、业务范围和核算要求。
设置原则: A.全面性(内外兼顾) B.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C.稳定性
都是会计对象的具体内容; (2)会计科目是账户的设置依据,账户的名称就
是会计科目。
不同点: (1)名和实的差别: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户
是会计科目的实体;
(2)程序先后的差别:先设科目,后设账户;
(3)结构格式的差别:科目本身没有结构和格式 , 账户有特定的结构和格式。
二、会计账户的运用
1.账户构成要素(基本内容)
要方面设置账户记录,而对次要方面不 设账户记录或只作备忘记录的一种记账 方法。 2.特点: (1)对涉及现金增减变化的业务设置账户记录; (2)对涉及债权债务业务只作备忘记录; (3)对不涉及现金变化的其他业务不要求记录。
二、复式记账法及特点 1.概念:把发生的经济业务所引起会计要素的增
减变动,以相等的金额,同时在两个或 两个以上的会计账户中,相互联系、相 互制约地进行登记的记账方法。 2.特点: (1)对每笔业务在至少两个账户中作双重登记; (2)对每笔业务以相等金额在至少两个账户中记录, 可对账户记录的结果进行试算平衡。
(1)账户名称(会计科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2)日期和凭证号数(业务发生时间和记录依据)
(3)摘要(经济业务的内容)
(4)记录经济业务的数量、金额、方向
2.账户格式
(1)一般格式
年凭 证 摘要左方右方余额
月日 种类 编号
(借)(贷)
(2)教学格式(丁字账格式): 左方 账户名称(会计科目) 右方
3.账户使用说明 不同性质账户使用方法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