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部编人教版《狼》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狼》教学设计

设计教师:谯城区十河中心中学刘兵舰
教学目标
1.了解作者及其作品。

2.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并翻译课文。

3.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4.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掌握重点文言词的意义并翻译课文。

2.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难点:把握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
朗读法、复述法、合作探究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文朗读视频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无论在日常生活中,还是在艺术作品里,有关狼的话题可不少,这是因为一切野生动物中,就数狼跟人的关系最密切了。

在蒙古和北美的印第安人中间,关于狼的神话和传说最为丰富,它们常被描绘成性情“凶残”、“狡猾”的家伙;在西欧神话里,最强大、最凶悍的神也就是“狼神”!
家畜,有时还会伤人。

深夜里的狼嚎声是最凄切可怖的了,光“鬼哭狼嚎”这几个字,看起来就令人毛骨悚然,狼似乎成了“恐怖”、“残忍”、“狡黠”的象征。

板书课题:狼(蒲松龄)
二、走进作者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又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世称“聊斋先生”,清代杰出文学家,蒲松龄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

19岁中功名,但此后屡试不第,直到71岁才再中,4年后便死去, 穷愁潦倒的一生使他对社会黑暗有深刻的认识。

他倾尽毕生精力完成的《聊斋志异》,内容丰富多彩,故事多采自民间传说和野史轶闻,将花妖狐魅和幽冥世界的事物人格化、社会化,充分表达了作者的爱憎感情和美好的理想。

《聊斋志异》是一部文言短篇小说集。

郭沫若同志称赞这部书: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

三、朗读课文
听读课文:播放视频朗读
学生朗读:读准字音和停顿
(一)读——读准字音。

(3分钟左右)
缀行zhuì屠大窘jiǒng苫蔽成丘shàn bì弛担持刀chí
眈眈相向dān少时shǎo目似瞑míng 数刀毙之bì
隧入suì止露尻尾kāo假寐mèi 狼亦黠矣xiá
(二)读——读准停顿。

(2分钟左右)
①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②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其一/犬坐于前。

(三)读——读懂文意。

(5分钟左右)
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词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四、疏通文意
1.多媒体展示
2.结对检查,课堂展示
五、课后检测
比一比,赛一赛
1、解释文言词语:
缀行甚远:紧跟并驱如故:一起;原来
顾野有麦场:往旁边看弛担持刀:卸下
目似瞑:闭眼前狼假寐:睡觉
狼亦黠矣:狡猾禽兽之变诈几何哉:作假、欺骗;多少
2、词类活用
1 . 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
2 . 狼不敢前.“前”,方位名词作动词,“上前”
3 . 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
4 . 意将隧.入……“隧”,名词作动词,“钻洞”
3、一词多义
止.有剩骨:同“只”一狼得骨止.:停止
意.暇甚:神情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想
恐前后受其敌.:攻击盖以诱敌.:敌方
4、虚词的用法
(1)之
①代词,它,指狼又数刀毙之
②助词,的禽兽之变诈几何哉
③助词,调整音节,不译,久之
④助词,用于主谓之间,不译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2)以
①介词,把投以骨
②介词,用以刀劈狼首
③连词,来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④连词,用来盖以诱敌
(3)其
①恐前后受其敌。

(指狼)
②场主积薪其中。

(指打麦场)
③屠乃奔倚其下。

(指柴草堆)
④一狼洞其中。

(指柴草堆)
⑤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指屠户)
⑥屠自后断其股。

(指狼)
六、背诵课文
利用早读背诵课文,结对检查。

第二课时
一、复述课文
二、整体感知
小组合作研讨,课堂展示:
1、本文前四段与第5段在表达方式上有什么不同?
前四段是记叙,第5段是议论。

2、请大家叙述本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3、在下面的箭头里填上一个动词,概括故事情节。

本文按照屠户狼、狼、狼、狼的顺序来叙述故事情节的。

4、作者对此事发表了怎样的议论?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

点明全文的中心
三、形象探究
请在课文中找出具体描写狼和屠户的语句,并分析狼和屠户的形象。

(一)分析狼的特性:
1、“缀行甚远”
2、“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复投之,后狼止而前狼又至”凶狠、贪婪
3、“并驱如故”
4、两狼的计谋:一狼径去,一狼假寐
前狼假寐的姿势:犬坐于前
前狼假寐的神态:目似瞑,意暇甚阴险、狡诈
前狼假寐的目的:诱敌
后狼径去的目的:意将隧入以攻其后
(二)分析屠户的形象:
1、请找出描写屠户心理的词。

惧-----大窘-----恐------悟
投以骨、复投之-----迁就忍让
倚其下,弛担持刀-----奋起反抗
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勇敢果断
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勇敢细心
四、深层感悟
学了这个故事,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请从狼和屠户两个角度加以阐述。

狼的角度──这个故事讽喻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论怎样狡诈,终归要失败的。

屠户的角度──面对象狼一样的恶势力,不要存有幻想,妥协让步,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五、课外拓展
阅读《狼》三则之一、三
这三则故事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这三则共同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相同点:都是写屠户遇狼杀狼的故事。

不同点:遇狼的情况不同,杀狼的方法不同。

共同道理: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战胜狼,战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做一个机智勇敢的人,才能取得胜利。

六、作业设置
1、请以“我要为狼辩护”为话题,写一篇富有新意的短文,题目自拟,200字左右。

2、请大家展开联想和想象,把本文改写成一篇白话故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