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低应变测桩的注意事项课件

低应变测桩的注意事项课件

低就变测桩的注意事项
整理ppt
31 桩头处理、传感器安装、锤击点的选择
32 震源特性
3 大低频、反冲低频和阻尼振荡曲线
34 Ⅲ类桩开挖验证
35 盲区
36 嵌岩桩的反射
37 资料收集
38 有效测试深度 39 管桩的完整性判别 130 低应变测桩不宜用来推定砼的强度和计算桩长
131
结合多种资料综合分析 整理ppt
造成波速偏大,或把原本合格的桩判为桩长不够或存
在缺陷。
整理ppt
36 嵌岩桩的反射 例:
(桩长19.0m.8.575ms误判为桩底反射时间,求的桩 身波c=4431m/s不合理。10.12ms为实际桩底反射 时间,由此c=3754m/s,将 8.575ms处判为缺陷也 是误判。
整理ppt
37 资料收集
整理ppt
36 嵌岩桩的反射
①当桩底的岩石与桩身砼波阻抗相差不大 (Z1=Z2)时,即使桩较短,桩底反射也难以辨认。 如果同一场地中其他桩桩底反射不明显,而有些桩有 明显的桩底反射,则应怀疑桩底有沉渣。
整理ppt
36 嵌岩桩的反射
②大多数情况下嵌岩桩嵌入岩层(1—3)D,桩 端嵌岩部分与岩石构成一体,相当于桩的截面积变大。 波阻抗类型增大。应力波传入基岩面,会出现与入射 波反相的类似于扩颈的反射,这一反射波并非桩底而 是基岩石反射引起的,当桩嵌入的岩层较硬,入岩深 度较大时会出现这类曲线形态。出报告时一定要核对 桩的嵌岩深度和波形曲线是否吻合。
整理ppt
32 震源特性
为获取良好的测试信号,注意震源特性,记住: ①材质越软,脉冲宽度て越大,主瓣δ越窄 ②激振锤越重,脉冲宽度て越大,主瓣δ越窄 ③接触面积越大,,脉冲宽度て越大,主瓣δ越窄 ④常规的敲击条件下,自由下落的高度越低,脉宽て虽有 变宽的趋势,但并不十分明显。 ⑤不同的敲击形成(自由落体,垂直敲击,斜击)将影响 波形形态,自由落体和垂直敲击可获得好的桩基动测效果。 ⑥加速度计的安装谐振在4.5kHZ以上。 ⑦极窄的脉冲必导致震荡信号,不推荐钢管、钢杆、钢钎。 所采用加速度计可采用板斧+钢锤+铁锤。最好采用小板斧 (て=1.1ms)。基测试波形是正常的如用0.94㎏的尼龙 锤(て=1.0),效果可能更好。
整理ppt
36 嵌岩桩的反射
③先反向反射后同向反射。
若桩嵌入的岩层相对较软,入岩深度较小,有可
能出现相同的桩底反射,即先反向后再同向。因应力
波在基岩石发生反向反射后,进入嵌入岩层中的桩身
砼后,由于桩周岩层的密度相对均匀,压缩波阻抗减
小,导致入岩反射后的曲线从零线下方升至零止误判桩底反射,
整理ppt
31 桩头处理、传感器安装、锤击点的选择
二、传感器安装
传感器不要用手扶,耦合剂用公司买的橡皮泥, 不要买市场上出售的弹性好的玩具橡皮泥。对实心桩, 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距桩心2/3半径处;对空心桩的 测试,锤击点与传感器安装位置宜在同一水平面上, 且与桩中心连线形成90°夹角,传感器安装位置宜为 桩壁厚的1/2处。
整理ppt
31 桩头处理、传感器安装、锤击点的选择
三、锤击点的选择
锤击点对于灌注桩尽量选择在桩中心附近,管桩 宜多次试验合理选择。敲击力要集中、铅直、使激振 模式单一;激振能量要适当;脉冲宽度要适中。
整理ppt
31 桩头处理、传感器安装、锤击点的选择
四、还应注意
①浅部有无明显缺陷,缺陷部位是否在设计标高之 上。 ②截桩后的桩是否满足设计要求。如果桩长明显偏短, 应判为Ⅳ类型。
①施工桩长,对管桩应收集管桩施工资料,接头的位 置;对复合载体桩应收集桩身长和桩长,对钻孔灌注 桩,应确定是否进行了压浆,对夯扩桩应收集扩大头 的设计直径。 ②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收集各层土的物理学性质, 土层描述,地质年代,当桩端持力层为岩层时,应收 集岩层天然抗压强度标准值。 ③对载体桩应收集填料的种类,最后三击贯入度
整理ppt
35 盲区
浅部缺陷(断裂,裂缝,桩头疏松,夹泥等)从应力 波传播的角度看,手锤对桩顶的敲击可作为振源,敲击后 产生一个半球面波,直到传击到一定程度后,球面波才近 似的看作平面波,满足平面假设,在此深度内,应力波传 播很复杂,信号干扰严重,这个区域一般称为波的盲区。 盲区的范围为2m左右,由于激励脉冲有一定的宽度,如果 在盲区内存在缺陷,则在脉冲宽度内,缺陷产生的上行反 射信号将与距离较大的入射波混叠在一起,在实测信号中 很难识别桩身浅部缺陷,波形特征往往表现为较宽的入射 脉冲波形在整体上呈波浪式波形振荡,幅值大,延续时间 长,若使用同一力锤敲击同一批桩,入射脉冲的宽度相差 不大,这一点常被用来判断桩是否存在浅部缺陷。
整理ppt
38 有效测试深度
整理ppt
3 大低频、反冲低频和阻尼振荡曲线
一、大低频
大低频预示浅部有严重缺陷,特别当曲线呈∧形时。 缺陷更为严重。这可能是桩顶激振后没有形成质点的 压缩波动而是浅部缺陷块体的振动,实测曲线为传感 器与块体的共振曲线。
整理ppt
3 大低频、反冲低频和阻尼振荡曲线
二、反冲大的低频曲线和阻尼振荡曲线
31 桩头处理、传感器安装、锤击点的选择
一、桩头处理
在现场信号采集工作中,桩头处理的好坏关系到 测试是否能够成功的重要因素,也是测试前需要准备 的关键性步骤。在检测中,一定要注意桩头是否存在 浮浆、低强度混凝土、疏松、破碎,有时桩头被水或 淤泥等覆盖,检测时应凿去表面浮浆,处理到有新鲜 含骨料的混凝土为止,且桩头不能破碎,含水,不能 有杂物,要尽量保证桩头干净,平整。
①传感器与桩头藕合不好 ②桩头清理不好 ③桩头质量不好,例:浮浆多 ④桩头某一处断裂,块体振动,得到的为块体共振曲 线 ⑤桩头直径过大,此时应做好记录并拍照,出报告时 作为参考依据
整理ppt
34 Ⅲ类桩开挖验证
低应变如果判为Ⅲ类桩后开挖或抽芯验证。检测单 位应全程跟踪。 当开挖后桩为扩缩径,并且缩径最小值大于设计值时该 桩可判为二类桩,或者抽取芯样基本完整也可判为二类 桩,报告上必须要有验证说明并附图。当委托方把三类 桩缺陷位置截除后应对截除后的桩进行低应变检测,复 测的结果为报告结果并在报告中做出两次检测说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