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

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

①该项目建设完成后,“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的设备档次、规模、台套数满足“质量工程”的要求,增加了设计性、综合性、创新性实验内容,使实验开出率达到100%、设备利用率90%以上,全面提高本科实验教学质量,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得到培养和锻炼;该项目建设完成后,可进一步加强产学研密切合作,与社会、行业以及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实习、实践教学基地,培养出一大批社导向,适应地区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区域特色明显,可行性强。
2)项目成功实施将使该专业教学实验设备得到良好的充实,可改善其教学实验和实习场地,有助于更加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模式和创新办学理念,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满足本科实验教学需要,促进学科建设,更好地为西部地区培养和输送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3)项目建成后,将显著提高该学科的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水平,从根本上改变由于工程研究平台缺乏,制约人才培养、科研成果与产业难以对接的现状,提升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
4)、项目建设目标明确,技术路线设计合理,有较好的前期工作基础。项目完成后,可在本地区起到示范和带动作用。
二、建设意义和必要性
1、学科发展总体目标
2、实验室现状
化学化工实验室始建于1950年,经过五十六年的发展与建设,特别是经过2004、2005年中央与地方共建基础化学实验室及化工原理实验室的建设,生物系和化学化工学院现共有:制药工程实验室、微生物实验室、生化技术实验室、化工原理实验室、化工仿真实验室、基础化学实验室、化学工程与工艺实验室等实验室,拥有包括高效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原子吸收仪、紫外分光光度仪、红外光谱仪、元素分析仪、发射光谱仪等贵重精密仪器,设备总价值505多万元设备。
②逐步完善开放型实验室的资源优化配置、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并在实践中形成综合、开放、高效、可持续发展的实验室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由向校内化工、环境、采油等学科专业开放,逐步过渡到向对周边学校开放,并进一步服务社会。
③)通过建设,争取将“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建成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成后的实验平台,将为打造出一支科研能力强的学术团队,大力提高中青年教师队伍教学水平高的,为我校顺利通过2009年教育部的本科教学水平评估打下坚实的基础。
生物技术工程涉及规模化制备生物产品过程的理论和应用。既继承了传统化学工程技术的优势,又对传统化学工程技术进行了改造,并进一步扩展了生物技术与化学工程及其他学科的交叉,特别是我校56年化学工程办学历史。因此,在培养人才方面具有鲜明的技术复合应用型的特色。已与重庆紫和药业、西南药业集团签订协议进行联合办学,将进一步拓展与重庆药监局的广泛合作,增强学生的市场竞争力,为企业和社会提供更适合的人才。
2007-2010年中央与地方共建高等学校共建专项资金项目
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
可行性论证报告
重庆科技学院
生物系
二○○七年六月二十日
一、总论
1、学科基本情况
原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是一个多学科及交叉学科并存的综合性学院,有化学与化学工程、生物技术、环境科学三个一级学科,以及交叉学科覆盖了全院八个专业: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精细化工、工业分析、商品质量检测、生物制药、制药工程、环境工程,其中已有化学工程与工艺、应用化学两个本科专业。07年3月学校完成了学科专业结构布局调整,进行资源重组,由原来的化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新组建成立了化学化工学院和生物系。生物系现有15人,副教授1人,讲师7人,助教4人,全部具有硕士学位,其中博士5人。现有生物制药、制药工程两个专业,2001年以来形成了以能力培养为主线,以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学习能力的培养、工程观念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为两个教学重心。全面体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实践、高素质、创造性”整体思路,突出本专业在新药研究与开发方面所形成的特色。
3、特色优势
学科专业定位:根据我国对能源与医药生物技术的优先支持,将从医药生物技术和能源生物技术两大高新技术领域寻找新的突破口,采取“人无我有,人有我强,人强我新”的战略方针,通过四年的建设,保持医药生物技术特色,依托我校石油冶金行业特色,在重庆形成能源生物技术的特色。
特色一:积极探索办学模式,不断创新育人机制
3、建设概况
(1)概况
项目名称:生物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
项目类型:仪器设备购置
项目需要的投入总额:1200万元。其中对中央财政专项资金的最低需求960万元。
(2)预期目标: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文件精神,集中力量有效提升专业实验室的水平,保证本科教学质量,对2千多平方米的教学实验设备进行整体建设,推进实验教学内容、方法、手段、队伍、管理及实验教学模式的改革与创新。
2、学科专业现状
生物系现有副教授1名,博士5人,博士后2名,硕士4名,兼职教授3名,团队具有较强的科研和创新能力,近三年,在三大检索系统中共发表论文10多篇。学校特别为生物系制订了人才引进计划,近两年准备引进在生物技术方面有突出贡献的专家、教授2名,985重点院校毕业的博士或在211院校工作过的副教授5名,有计划安排现有的青年教师进入国内外著名的实验室或研究机构进修或学习,以此为基础,构建学院的核心创新团队,组建1个具有一定研究实力的生物制药研究中心,并以此为载体,大力发展本科教育,培养生物工程(以能源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和制药工程(以医药生物技术为主要研究方向)本科专业的学生。
生物系学科建设总体目标:以科学的发展观统领全局,建设有特色的生物化工学科并形成竞争优势,将我系建设成特色鲜明的高水平教学科研型学院,以教学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重点,坚持科学、规范、可持续的协调发展观,发展以医药和能源生物技术为区域特色生物系,并有一至二个学科在某些研究领域的研究水平处于国内领先且在国际上有较大影响。立足重庆,背靠石油化工、冶金两大行业,重点发展医药生物技术和能源生物技术2个学科发展方向,兼顾生物技术在环境、食品和农业方向的发展,重点保证本科层次的办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规模,适度、适时发展研究生教育和其它多层次的办学。整合各种资源,为学科的发展建立良好的实验技术平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