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现代材料测试课件 第一章 光学显微分析共58页

现代材料测试课件 第一章 光学显微分析共58页


30.03.2020
1.2 晶体光学基础
材料晶相组成直接影响到它们的结构和性质,其原料的 晶相组成及其显微结构直接影响着生产工艺过程及产品 性能。
→评价材料及其原料的性能、质量时,要考虑其化学组成 ,还必须考虑它的晶相组成及显微结构。
显微结构:就是指构成材料的晶相形貌、大小、分布以 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内容
1.1 概述 1.2 晶体光学基础 1.3 分析方法
1.3.1 光学显微分析方法 1.3.2 特殊显微光学分析法 1.4 光学显微分析样品的制备 1.5 光学显微分析技术的进展及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
30.03.2020
第一章 光学显微分析
1.1 概述 1、光学显微分析的发展 15世纪中叶,用放大镜(单式显微镜)观察蜜蜂; 1590年,荷兰詹森父子创造出最早的复式显微镜; 17世纪中叶,虎克设计出第一台性能较好的显微镜; 惠更斯目镜诞生,并成为现代光学显微镜目镜的原形; 19世纪,德国的阿贝阐明光学显微镜成像原理,并制造
出油浸系物镜,使光学显微镜分辨本领达到了0.2微米理 论极限,制成了真正意义的现代光学显微镜。
30.03.2020
1.1 概述——光学显微分析的发展
罗伯特·虎克制造的显微镜(1665) 罗伯特·虎克观察到的细胞
30.03.2020
30.03.2020
1.1 概述
2、光学显微镜分类(依据成像原理) 几何光学显微镜:生物显微镜、落射光显微镜、倒置显
可见光
光学显微分析使用波段:可见光波段390~770nm
30.03.2020
1.2 晶体光学基础——光的物理特性
自然光和偏振光 自然光:垂直于光的传播方
向振动,在垂直于光的传 播方向的平面内的任意方 向振动。
偏振光:垂直于光的传播方 向振动,且只在垂直于光的 传播方向的平面内的某一方 向振动。
偏振光的光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组成的平面称为振动面。 由此也将偏振光称为平面偏光,简称偏光。
30.03.2020
1.2 晶体光学基础
1.2.3 光与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 —— 吸 收 、 反 射 、 折 射 、 干 涉、衍射等现象
光的折射定律:
sini Vi N sinr Vr
反射
i’
式中:
Vi —光在入射介质中的速度; Vr —光在折射介质中的速度; N —折射介质对入射介质的相对折射率(或折光率);
为了表示晶向和晶面的空间取向(方位),采用统 一的标识,称为晶向指数和晶面指数;国际通用密勒( ler)的标识方法,故又称为密勒指数,确定方 法见p15。
30.03.2020
1.2 晶体光学基础
光是键合电子在原子核外电子能级之间激发跃迁产生的 自发能量变化,导致发射或吸收辐射能的一种形态。
若入射介质为真空,则称为折射介质的绝对折射率(简
称折射率)。
30.03.2020
1.2 晶体光学基础——光与固体物质的相互作用
sini Vi N 光的折射特点: sinr Vr 1)介质中光传播的速度↑,该介质的折射率↓;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大,其它固体或液体中N>1; 3)同一介质的折射率因所用光波波长而异(折射率色散)
30.03.2020
பைடு நூலகம்
1.2 晶体光学基础——晶体结构
2、晶胞和点阵类型 晶体中原子规则排列的基本特征:周期性与对称性 晶胞(阵胞):在点阵中选择一个由阵点连接而成的
几何图形(一般为平行六面体)作为点阵的基本单元 来表达晶体结构的周期性。 平行六面体的阵胞可由表示其形状与大小的3个矢
量a、b、c来描述,称为单位阵胞矢量(点阵基矢 或基本平移矢量); a、b、c的长度即晶胞3个棱边的长度a、b、c称为 点阵常数,b与c、c与a及a与b的夹角分别记为α、β 、γ。 仅考虑表达点阵的周期性,所有晶体均可分别用由14 种阵胞表达的空间点阵(称为布拉菲点阵)来描述其 原子排布规则。(p13表1-5)
微镜、金相显微镜、暗视野显微镜等。 物理光学显微镜:相差显微镜、偏光显微镜、干涉显微
镜、相差偏振光显微镜、相差干涉显微镜、相差荧光显 微镜等。 信息转换显微镜:荧光显微镜、显微分光光度计、图像 分析显微镜、声学显微镜、照相显微镜等。 特种光学显微镜:高温显微镜、近场光学显微镜等。
30.03.2020
光学显微分析技术的作用: 进行物相分析,即研究材料和其原料的物相组成及显 微结构; 并以此来研究形成这些物相结构的工艺条件和产品性 能间的关系。
30.03.2020
1.2 晶体光学基础
1.2.1 晶体结构 1、空间点阵的概念 晶体:组成原子(或离子、分子、原
子团等,以下不需加以区别时,泛称 原子)有规则排列的固体。 空间点阵或晶体点阵,简称点阵:为 描述晶体中原子的排列规则,将每一 个原子抽象视为一个几何点(称为阵 点),从而得到一个按一定规则(即 晶体中原子排列规则)排列分布的无 数多个阵点组成的空间阵列。 晶格:将各阵点用直线联接成为空间 格子,空间点阵(晶格)如右图。
,对于同一介质,光波的波长与折射率成反比(在紫光 中测定的折射率最大,红光中的值最小)。 4)晶体的折射率色散能力:即晶体在两种波长光波中的折 射率差值越大。差值越大,色散能力越强,液体的色散 能力较固体强。
为了不受色散的影响,测定折射率时宜在单色光中进 行,通常利用黄色光,即用钠光灯作光源(波长在可见 光谱的中部)。
1.2.2 光的物理特性 光的波粒二象性
光学显微分析所观察到的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效应,在 特性上像波,故利用光的波动学说解决晶体光学问题。 光为横波,即光波振动与传播方向垂直
纵波
横波
30.03.2020
1.2 晶体光学基础——光的物理特性
电磁波谱上不同波本质完全相同,只是波长(或频率) 不同而特性不同。
30.03.2020
1.2 晶体光学基础——晶体结构
3、晶体结构与空间点阵 晶体结构= 空间点阵 + 结构基元
结构基元的划分应满足每个阵点上结构基元(物质 组成及其在基元内的分布)相同的原则。
结构基元的多样性使晶体结构有无限多种类。 晶向指数与晶面指数
晶体中由原子组成的直线和平面分别称为晶向和晶 面(相应于点阵中的阵点列和阵点面)。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