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333教育综合真题10-15

333教育综合真题10-15

2015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
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综合
一、简答题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
2、教育的本质
3、什么是头脑风暴,其原则是什么
4、怎样促进教学迁移
二、论述题
1、班级管理的内容
2、根据几种动机理论,说明怎样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三、材料题
材料一周浩从小喜欢拆机械玩具,高考成绩优秀,在父母与老师的劝说下,放弃自己喜欢的机械专业,报了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生物学。

但是在大学,周浩仍对机械痴迷,经常去旁听机械专业的课程,后来毅然决然决定去某技校学习机械。

技校的负责人安排老师一对一给周浩补课。

材料二王某小时候摔伤了腿,走路便有些残疾。

自此王某自暴自弃,在学校表现非常不好,经常不完成作业,打架、盗窃、旷课等等,老师屡教不改。

有一次王某与同学发生争执,找自己辍学的“好哥们”杨某“教训教训”同学。

杨某二话不说,找了几个人,打了王某的同学。

1、周浩转学的动机是什么?他的选择正确吗?
周浩的事例给学校教育什么启示?
2、结合材料二,用心理学所学知识,分析王某与杨某的行为,并说出解决对策。

2014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考题
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综合
一、简答题
1、简述学校教育及其特点
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
3、组织班级开展活动的原则
4、根据情绪情感的强度、持续时间分类,并阐述分析
5、嫉妒心理特点及其矫正
6、比较分析算法和启示法
二、论述题
1、教师应具备的基本素质
2、家庭环境及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及如何优化
三、分析题
1、材料:(七年级数学)
请根据上述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教学目标
2、案例:
期末考试结束以后,四位同学感受不同。

甲说:“我努力了,考好了。

”乙说:“考的都是我复习的题,我考好了。

”丙说:“题太难了,都不会。

”丁说:“我太笨了,实在不是学习的料。


试根据维纳归因理论分析上述四位同学,并预计他们四人未来发展趋势。

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综合
一、简答题
1、分析自我效能感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2、情绪情感有哪些功能
3、简要说明一般心理问题的特点
4、简述现代教育的特点
5、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6、简述教学设计理念的更新
二、论述题
1、结合实例分析人际沟通的构成要素及有效人际沟通的条件
2、培养良好班集体在班主任工作中有何作用?如何培养良好的班集体
三、案例分析题
1、案例:
小艳,女,14岁,初三学生,在学校打篮球时主力,喜欢打扮,学习成绩较差。

她的同桌莉萍,品学兼优。

每次莉萍得第一名时,小艳就在背后议论莉萍是事先知道
了题目,不然就是碰巧的。

小艳经常把莉萍的笔记本藏起来,让莉萍不能上好课。


要莉萍积极主动为班上做好事,小艳心里更不舒服,说莉萍是爱出风头,爱表现自己。

班上如有同学穿着比小艳漂亮时,她便不高兴,背后说别人的坏话。

久而久之,小艳
的朋友越来越少,还因为别人比自己强而懊恼的晚上失眠。

为此,她感到异常痛苦。

(1)请针对小艳的情况进行分析
(2)运用相关知识,提出帮助小艳的对策
2、案例:
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希贵先后出版了两本书:《学生第二》与《学生第一》,他
认为,管理工作中的“学生第二”、“教师第一”,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校园里的“学
生第一”。

你怎么看?
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
学习化社会
个体本位论
显性课程
头脑风暴法
社会认知
去个性化
二、简答题
1、简要评述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主要观点
2、简述学生基本权利的内容
3、简述创造性学生共同的心理特征
4、什么是情绪情感?情绪情感有什么功能?
5、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6、论述认知矫正程序在考试焦虑应用中的步骤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材料:(缺失)
材料一二均为发达国家通过增加教育投入公民收入及GDP都有增长,且教育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中的贡献较大,教育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1)两个材料说明的主要观点是什么
(2)结合有关知识分析说明上述观点
3、结合记忆规律谈谈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改善与提高记忆力
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综合
一、名词解释
实用主义教育学
过度教育
显性课程
道德感
社会助长
动机
二、简答题
1、简述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
2、简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树立的教学设计理念
3、简述如何利用注意规律组织教学
4、如何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5、简答对全体学生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6、论述自卑心理的成因及克服方法
三、论述题
1、试论述如何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结合实际谈谈家庭环境和学校教育对学生性格形成的影响
3、分析下列材料所揭示的问题及其原因,并论述如何通过课堂教学组织形式的改变促进教学过程中的机会均等。

每个教师都意识到,应努力为班内所有学生提供均等的学习机会。

然而,群体教学中的实际情况与这种理想相差甚远。

对“师生在课堂里相互作用”所进行的观察表明:教师(无意识地)针对某些学生进行教学与讲解,而忽略了其他学生。

教师给予了某些学生更多的积极强化与鼓励,鼓励他们积极参加课堂讨论以及回答问题,对待其他学生就并非如此。

学科教学(语文)·教育综合
一、辨析题
1、培养目标是根据教育目的制定的。

2、教师个体专业化的过程就是过得教师资格证书的过程。

3、人是教育的产物。

4、从几种气质类型的特点看,多血质和粘液质是比较好的气质类型。

5、定势是使人按照某种固定方式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具有阻碍作用。

二、简答题
1、简述课程结构优化的基本要求
2、简述全人发展的课程价值观的特点
3、试述一般心理问题、严重心理问题、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特点
4、举例说明动机冲突的几种形式
三、论述题
1、试论述教育在个体发展中负向功能的表现、成因和解决对策
2、试论述教师应具备的教育理念
3、什么是自我意识?如何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
4、案例:
甲乙两位老师,在教学中分别采取了不同的教学组织策略,甲老师经常要求学生
课前预习,让学生事先了解要讲的内容。

上课时首先向学生明确学习的目的、任务和
意义,并要求学生付出一定意志,努力集中注意力。

乙老师注重教学内容的精心组织,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使教学过程变得轻松有吸引力。

试分析两位老师在组织教学时使用的有关注意规律,说明两种教学组织策略的优劣。

你认为如何根据注意的种类及特点有效地组织教学。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