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手势语的应用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手势语的应用

浅谈英语课堂教学中手势语的应用—12级英语教育骆宇内容摘要:手势语是近年来教育界提出的英语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技巧之一,英语课堂教学中体态语的恰当运用能收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教学效果。

手势语是一种无声语言。

根据美国一项研究表明:在情感、态度交流方面,90%以上的信息是靠声调的高低和面部表情,即无声语言来传递的。

可见,无声语言在英语教学和实际交际中有着重要地位。

手势语是用于英语教学的无声语言的一种重要形式。

教师应注重体态语在课堂上的作用,学习和研究体态语,将其引入课堂教学中,借助生动形象的体态语,增强师生之间的无声语言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自然,让英语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关键词:表情手势体态语英语课堂教学创造性一、体态语言的概念体态语言亦称“人体示意语言”、“身体言语表现”、“态势语”、“动作语言”等,是人际交际中一种传情达意的方式。

在日常人际交往中,体态语言是有一定规律可循的。

了解这一点,不仅有助于理解别人的意图,而且能够使自己的表达方式更加丰富,表达效果更加直接,进而使人与人之间更和谐。

英语教学是以语言为导向进行教与学的过程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体态语言是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一条主线,贯穿整个课堂教学中。

特别是在新课程改革下的小学英语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在课堂上,教师的姿态要自然大方,切莫矫揉造作、故作姿态。

大方、自然、得体、恰当的体态语言能够感染学生的情绪,增强知识讲解的效果,开发学生非智力因素,影响学生的修养,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

因此又称之为讲课的“第二语言”。

二、课堂中几种体态语言的应用(一)身姿体态语教师的身势和姿态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好的印象会产生磁铁般的吸引力。

因而教师要做到热情大方、精神饱满。

点头或摇头时,动作幅度频率要适中,身体不要过分后仰或歪斜,更不要摇摇晃晃。

不要下意识地抖动双腿,也不要始终将双手撑在讲桌上或俯身在讲桌上。

(二)手势体态语1.指示性体态语教师运用事物或图画进行教学时,常结合手势语帮助提问。

例如“Is this a bike?(指近物)“Is that a tree?”(指远物),通过这样的手势语,全班学生对教师所指对象清楚了解。

2.演示性体态语此类手势语演示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教、学、演三者密切配合可加深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印象和理解。

如:当老师先做运球动作,一边做一边说:“I play basketball.”学生立刻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

3.指挥性体态语此类手势语的特征在于指挥学生活动,用以在教师的指挥下演示教学。

例如,教师说:“Let’s begin”,可以用手做指挥的动作,让学生同一开始做某个动作。

4.象形性手势这类手势用来描摹人、物的形和貌。

例如,描绘round-face可两手环脸作球状,描绘long hair,可用手从头上划至腰上部,学生即刻明白其表达的含义,很轻松很深刻的记住了这些词组。

(三)表情体态语表情体态语可分为常规性表情和变化性表情。

前者要求教师做到和蔼可亲,平日近人。

后者是指随教学内容而产生的喜、怒、哀、乐,教师的表情变化要适度,不能过分夸张,教师要做到能够通过它与学生达到一定的共鸣。

(四)目光体态语教师讲课时,教师要尽量扩大目光的视区,始终把全班学生置于自己的视幅内。

针对不同的学生使用不同的目光,教师的眼神要使学生感到亲切中有期待,否定中有鼓励,容忍中有警告。

(五)空间距离体态语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间距离的变化,也会产生不同的效果。

例如,走下讲台,到学生中去进行辅导、检查和帮助,会使他们精力集中并感受到教师的关怀,但是,教师不能在教室内频繁走动,以免分散学生的注意力。

通过以上所述,充分了解了教学中教师常用的五种“体态语言”,英语教师深刻体会,配合课堂恰当使用,特别是在小学英语教学课堂中,定会受到良好效果。

三、体态语在教学中的作用(一)有利于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原动力,当学生对学习发生兴趣,对学习内容产生兴奋和期待时,就会形成一种渴求掌握知识的内在需要和强大动力。

所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教学成功的首要条件,因此在上每一课前,笔者针对教学内容做认真的准备,期望通过一系列手势语来活跃课堂的气氛,促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比如:教monkey一词时,如果教师模仿猴子举目远眺的动作,并学猴子顽皮地眨眼,不仅使所授内容简洁明快、通俗通懂,而且更容易引起学生的兴趣,激起他们的模仿和参与意识。

通过引导学生跟老师一起用手势语做与本课相关的动作,学生在听听、做做的热身活动中进入学习状态,为新课做了自然铺垫并大大激发了其学习的兴趣。

(二)有利于控制和调解课堂教学。

心理学研究表明,单调的刺激易使人疲劳,分散注意。

而教师在讲课时适当辅以手势就可丰富课堂,调节气氛,保持课堂的活泼、生动与和谐。

教师的手势语还是有效控制学生的课堂行为的重要手段之一。

我国许多有经验的教师常常通过自己的手势来表达他们对学生课堂行为的肯定和否定,从而达到控制学生课堂行为的目的。

反之,教师可通过观察学生的手势语言取得反馈信息,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教师发出“Please,stand up.”,“Sit down.”。

“Look at the blackboard.”等指令时,学生会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就能从学生的手势动作中判断对这些句子的理解程度,从而调整或确定下一步的教学计划。

此外,学生还可根据教师手势语言的变化来判断教师的态度、情感和教学重点、难点,以调节自己的学习活动。

(三)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在我国,英语教学缺乏真实的语言环境和足够量的语言输入。

在我们农牧区就更是缺乏这样的条件。

因此,课堂上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英语交流显得格外重要。

为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要尽量少说汉语。

而学生用英语交际最大的心理障碍就是羞于启齿,教学中给学生以亲切的微笑、鼓励的眼神都可以摆脱和缓解学生的心理障碍,学生在动和做、玩和乐的氛围中全身心积极投入,促使他们抛开胆怯心理,大胆交往。

例如:在教学“jump”一词时,如果用“move quickly”去解释,学生难以分清它与“rush、run”有什么区别,但如果教师用“手势语”做一个“跳”的动作,学生就会心领神会,起到语言交际的效果。

生动的“手势语”引起了学生交往的兴趣,使他们迫切希望能有机会与人交往,课堂气氛也异常热烈,从而达到训练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的目的。

(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在表面上,手势语看似哑语,但是当它与英语的单词、短语、句子、课文联系起来时,就会产生一种情景交融、有声有色的积极效应。

而且学生操练得越多,理解就越深,表演就越生动、形象。

随着理解的加深和表演的娴熟,学生对不同的题材逐渐形成自己独特的手势语言,这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思维。

(五)有利于教师更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会根据教学内容、教学步骤,学生学习情绪等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口头语来组织课堂教学。

教师利用各种各样的手势语言来配合口头语言,既能保证教师充分表达自己的意图,又能让学生完全领悟教师的意图,从而促进教学顺利进行。

英语教学语言是学校英语教学的一种基本手段。

教学语言使用得当,可以增强教学效果,反之,则削弱教学效果。

教师要正确掌握手势语的运用艺术及其特点,准确、适当、自然协调地运用手势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更加完美地展现语言的内涵,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掌握语言的真谛,使“手势语”在英语课上充分发挥其优势,更有效地为英语教学服务。

四、运用体态语的注意点(一)将体态语与英语教学结合教师要增强自身的跨文化非语言交际教学意识,正确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对比,努力排除文化优越感、文化模式化和文化偏见的干扰。

例如,耸肩是西方国家常见的动作,这一动作表现为皱额、扬眉耸肩、双肘弯曲、双掌向上摊开、甚至微曲双腿,表示“我不知道”、“毫无希望”、“无可奈何”或“无能为力”等,而中国人在表述上述含义时习惯摇头或摆手。

因为中国没有耸肩的身势动作,从主观上拒绝耸肩所表达的文化意义显然是不对的。

(二)体态语要力求准确适度。

学生无论在学习语言上还是在活动上几乎都是以教师为准则。

所以,教师的体态要到位、规范,易于学生理解、接受和领会。

体态语的运用要有一个整体观念,做到准确适度。

这个“度”,就是服从有声语言的表达需要,为表达内容服务。

其不可不用,更不可滥用。

不用,会使语言表达呆板;滥用,就会喧宾夺主,削弱有声语言的表达效果。

一般来讲,体态语大多出现在表达意义或情感过程中最主要、最关键的部分。

这样,就不能要求每一句话、每一个词语都要附之以体态语。

(三)体态语要自然协调英语教师课堂体态语必须服从教学内容表达的需要,并与教学内容融为一体,切忌生搬硬套,矫揉造作。

一方面各种体态语之间的动作要互相配合,另一方面体态语要与有声语言表达的内容和谐统一。

体态语是为表达内容服务的,它应该与表达内容有机地结合起来。

教师在课堂上运用体态语必须注意这一问题,否则就难以发挥其应有的功效。

五、结束语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和交流性很强的学科,英语教师应注重体态语在课堂上的重要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准确、适当、协调地运用体态语,能帮助组织教学,达到增进师生感情、激活学生学习情绪、突出教学重点、提高教学效果等作用。

在英语教学中,非语言交流手段不容忽视。

作为教师,备课时,一方面需要备好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另一方面也要积极备好课时的仪态、姿势、动作、眼神等,通过不断的教学实践,使教学体态语和有声语言融为一体,以无声胜有声,优化教学过程,使之最优化地为英语教学服务,增强师生之间的无声语言交流,使课堂气氛更加轻松自然,让英语教学更具科学性和趣味性,从而不断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挖掘他们学习的潜能,提高英语思维能力,进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

取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使之真正为英语教学服务!参考文献:[1] 谷利亚. 《浅谈新课程教学中的语言艺术与非语言艺术》[J].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06, (06) .[2] 蒋洁. 《英语课堂中的无声艺术——浅谈非语言交际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J].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2) .[3] 刁丽雅. 《浅谈教师的语言艺术》[J]. 中小学教学研究, 2005, (07)[4] 李振村. 《此时无声胜有声——陈晓梅课堂教学体态语言运用艺术探讨》[J]. 当代教育科学, 1994, (04).[5] 王光敏. 《浅谈教师体态语言在教学中的运用艺术》[J]. 辽宁教育研究, 2002, (04).[6] 彭秋荣《体态语在教学中的运用》[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5年5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