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

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一、故事导入新课师:同学们,很久以前,有一个国王的御厨,相当派头!大家想去看看吗?生:想!师:不过,看完后要马上把你们的感受说出来,可以吗?生:可以!师:好,你们看!(屏幕出示国王御厨图片)生:哇!好美!好豪华!师:再看!(屏幕出示御厨房里的精美瓷盘)看到什么了?生:很多美丽的盘子。

师:(屏幕出示陶罐图片)手指屏幕,这位是?生:陶罐!师:这一天,国王的御厨里又来了一位?(屏幕出示铁罐图片)?生:铁罐!师:自从这个铁罐来了,故事便发生了。

让我们去读一读这个有趣又引人深思的故事吧!不过,读故事前,请大家先看这道题。

二、初读课文,理解词语,感受铁罐的傲慢师:(屏幕出示题目:我要把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和动作的词语找出来。

)师手指题,谁来读一读?生读题。

师:请大家拿出笔,带着问题自由读课文,边读边画生自由读文,师巡视,把生找到的词语板书。

(板书:铁罐:奚落、傲慢、轻蔑、恼怒,陶罐:谦虚、争辩)师:大家看黑板,这是你们刚才找到的词语,大家一起把它们读一读吧!生读词语,师纠正“恼怒”读音,师范读,生跟读。

师:(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这三个词语)看这三个词语,“傲慢” 读,生接读这三个词语。

师:这三个词语都是写铁罐态度傲慢,现在请大家默读课文2-8 自然段,从铁罐说的话中,找一个例子来证明铁罐的傲慢。

生默读课文。

师:谁来谈一谈你找到的例子?生:铁罐说:“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

”铁罐认为自己很了不起,而陶罐很容易碎,是很低* 的东西,甚至不把它当东西看。

铁罐觉得和陶罐在一起是一种羞耻。

这里看出铁罐很傲慢。

师:是啊,你从“羞耻”这个词语感受到铁罐把陶罐当成很卑微的东西,铁罐的确傲慢!生:我从铁罐对陶罐的称呼看出铁罐很傲慢,铁罐称陶罐为“陶罐子” 这是很不礼貌的。

师:很好,你还能从称呼中感受到铁罐的傲慢。

生:“你敢碰我吗?”我从“敢”字,感受到铁罐很傲慢,它认为自己是最坚硬的,陶罐肯定不敢来碰它,还要向人家发起挑战。

师:你能抓住文中的字眼来感受,很棒!生:铁罐还说陶罐怎么能和他相提并论师:什么是“相提并论”?生:两样东西根本不能相比较。

铁罐说陶罐很容易破,根本不能和他相比较。

师:是啊!一个“相提并论”也看出了铁罐的傲慢。

生:铁罐嘲笑陶罐很懦弱,看出铁罐很傲慢。

师:是啊,还嘲笑别人懦弱。

看来这个铁罐的确是个傲慢的家伙。

(师手指“傲慢、轻蔑、恼怒”三个词)大家再读一读这三个词语。

生读。

师:这三个词语都有傲慢的意思,可又有什么不同呢?生:神态、语气不同。

师:意思有没有不同?生:轻蔑意思是瞧不起人。

师:你做个轻蔑的样子给我看看。

生眼睛一瞟,眉毛一扬。

师:哟,眼睛一瞟,眉毛一扬,好一副轻蔑样。

“恼怒”呢?生:“恼怒”就是非常生气。

三、入情入境,读出自己的韵味。

(屏幕出示三句话:1、“你敢碰我吗?陶罐子!”铁罐傲慢地问。

2、“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铁罐说,带着更加轻蔑的神气。

3、“住嘴!”铁罐恼怒了,“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师:这样看来,铁罐在说这三句话时,一定有不同的神态、动作,请你们选一句来设计相应的表情、动作再读一读。

生自由读。

师:你们读好了吗?生:好了!师:我来找一找!(屏幕出示:你敢碰我吗?陶罐子!”)哪个是傲慢的铁罐?生读这一句。

师:你的语气能再傲慢点吗?生再读。

师:嗯!你的语气傲慢了,我还想从你的神态中感受到傲慢,可以吗?生带着傲慢的神态又读一次。

师:真聪明,一点就会。

现在我不仅想从语言、神态中感受到铁罐的傲慢,我还想从铁罐的动作中看到傲慢!谁还想当这个傲慢的铁罐?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师:太精彩了,好一个傲慢地铁罐!(屏幕出示:我就知道你不敢,懦弱的东西!”)轻蔑的铁罐在哪里?生带着轻蔑的语气读。

师:刚才说了,轻蔑是什么意思?生:瞧不起人。

师:做个瞧不起的样子。

生用眼神表示。

师:就是这个味道,再读。

生眼睛一瞟、眉毛一扬,轻蔑地读。

师:真是一副瞧不起人的样子。

(屏幕出示:住嘴!你怎么敢和我相提并论!你等着吧,要不了几天,你就会破成碎片,我却永远在这里,什么也不怕。

”)谁又是那个恼怒的铁罐?生一边做动作一边带着恼怒的语气读。

师:你可真是盛气凌人啊!谁还想当这个恼怒的铁罐?生读。

师:这真是一个不可一世的铁罐!师:(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铁罐在说这句话时是怎样的神情呢?(屏幕出示:和你在一起,我感到羞耻,你算什么东西!”铁罐地说,走着瞧吧,总有一天,我要把你碰成碎片!”)你们能填上一个词语,来表示铁罐这时候说话的神态吗?生:我填大发雷霆”。

师:好,你读一读吧!生读!师:铁罐大发雷霆了!生:我填怒不可遏”。

师:好,读出这种感觉!生读。

师:好一个怒不可遏的铁罐! 生:我填“怒气冲冲” 师:把怒气冲冲的铁罐表现出来。

生读。

师:我看到你浑身仿佛要冒火啦。

四、交流,感受陶罐的傲慢。

师:学到这,陈老师不得不不请大家帮我解决一件棘手的事了。

你们看,就是它(屏幕出示:懦弱)大家一起读,纠正读音。

我们来看看辞海中的解释。

谁读?生读解释。

师:铁罐说他要把这个词语送给陶罐,你们说陈老师能听他的吗?生:不能(齐)师:怎么不能?铁罐确实很容易破嘛,只要一碰他,他不就碎了,怎么还不懦弱?生:他是很容易破,可是铁罐也有缺点,铁罐放在土里久了,就氧化了,没了。

而陶罐放在土里无论多久都不会坏。

他不懦弱。

师:陶罐容易破是他的?生接:短处。

师:不会氧化是他?生接:长处。

你既看到了他的长处也看到了他的短促,陶罐不懦弱。

生:陶罐也能盛东西,它盛东西不比铁罐差。

他不懦弱。

师:哦,他也能为人们服务,也是有用的,不懦弱。

生:陶罐也能装东西,而且不容易氧化,容易碎只是他的缺点。

师:说得好,易碎只是陶罐的缺点,并不代表他性格懦弱。

师:这是同学们认识到的一点,可陈老师还是疑惑!你们看(屏幕出示铁罐图片)铁罐总是横眉冷眼、冷嘲热讽地对待陶罐,可陶罐(屏幕出示:陶罐图片)还是一脸?生接:微笑。

铁罐都指着陶罐的鼻子吗了,陶罐还不还击,这还不懦弱啊?生:陶罐知道自己的确容易破,但他也知道自己的长处,他不想和铁罐吵。

师:哦,铁罐明白自己的职责,不和他吵。

生:陶罐懂得能谦让三分,就能海阔天宽”的道理,所以不和铁罐吵。

师:你真棒,还懂得这句名言,并把它用在陶罐身上。

生:陶罐他知道他们的任务都是装东西,觉得没有什么好吵的,他这是彬彬有礼,不是懦弱。

师:彬彬有礼”这个词你用得好。

师:是啊!陶罐哪里是懦弱。

(屏幕上的懦弱”消失)分明是他谦让的美德。

五、配音朗读。

师:刚才同学们学得很好,现在陈老师为你们设计了一个脚本,请你们来演一演。

你们看,(屏幕出示:陶罐和铁罐对话的无声动画)发现什么了?生:没有陶罐和铁罐对话的声音。

师:对了,今天就要请你们来当一回配音演员。

文中正好有四组对话, 第一组同学配第一组对话,照此类推。

排练时要记住把台词背下来,还得配上神态、动作。

好开始排练。

同桌两人练习配音。

师:有情配音演员!(每组各请一桌同学)生配音!六、领会故事寓意。

师:刚才同学们都表演的很精彩。

现在陈老师如果要把这个童话故事改写成剧本,要编排几幕?生:两幕!师:好!我们先看第一幕(屏幕出示:第一幕时间:古时候)生读,(屏幕出示:地点:国王御厨)生读,(屏幕出示:人物:陶罐和铁罐)生读。

(屏幕出示:第二幕时间、地点、人物)那第二幕又该怎么填呢?生:时间:现代,地点:荒凉的场地,人物:人们和陶罐。

师:如果我们要编排第二幕的戏,我们也要注意人物的?生接神态。

师:好!你们看黑板上的板书。

(师板书:人们、陶罐)你们能学着左边的板书填右边的板书吗?生:能!师:好,先不急,先默读课文的10-17 自然段生默读。

师:手指板书,人们下面填什么呢?生:惊讶(师板书:惊讶)高兴(师板书:高兴)师:陶罐下面又该填什么呢?生:兴奋(师板书:兴奋)师:找得很准确!现在人们的这幕戏要开演了里有一个罐子!”)这句谁来读?生平淡地读。

屏幕出示: “哟,这师:(屏幕补充出示:一个人惊讶地说。

)这个人是?生接:惊讶地说。

师:你能再读一读吗?生带着惊讶的语气读。

师:那其他人呢?(屏幕出示:真的,一个陶罐!”)全班一起读。

全班齐读。

师:(屏幕出示:其他人都高兴地叫起来。

)其他人可是高兴地?生接:叫起来。

师:你们再来一遍!全班齐读。

师:(屏幕出示:哟,这里有一个罐子!”真的,一个陶罐!”)我们把这两句连起来读。

第一句一个人读,第二句全班读。

生配合读。

师:(屏幕出示:多美的陶罐!小心点儿,千万别把它碰坏了,这是古代的东西,很有价值的。

”)还有一个人怎么说的呢?生读句子。

师:你刚才好像读得特别?生接:小心。

师:这是为什么呢?生:因为陶罐是古代的东西是古董,很值钱,要把它保护好。

所以要小心。

师:那我还想问一下刚才那位同学,你为什么那么惊讶?生:因为在废墟中发现了陶罐很不容易,所以惊讶。

师:那高兴又是为什么呢?生:陶罐是个古董,非常有价值,值很多钱,所以高兴。

师:同学们,陶罐我们就不用多说了,它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喜爱和保护!而铁罐呢?我们去关心关心铁罐吧!铁罐怎样了?生:铁罐埋在土里久了,就氧化了!生:铁罐生锈了,最后氧化没了。

师:哦!许多年后,铁罐消失得无影无踪了!这个故事给了我们深深的启发!看板书(板书:启发)这又该填什么呢?生: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自己长处也都有自己的短处,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比别人的短处。

生:我知道了“谦虚使人进步,骄傲使人退步!” 生:我知道了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要取长补短。

生:“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要取长补短!生:我明白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 师:看来这个故事已走进了我们每一个孩子的心中,它给了我们深深的启示,大家回去后把这个故事说给你们的爸爸妈妈听听!27、陶罐和铁罐(教学实录)来自费尔教育。

陶罐和铁罐》教学案例、教学实录:师:你曾经读过哪些寓言故事?生:《亡羊补牢》、《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师:从以上故事中,你体会到寓言有什么共同点?生:讲了一个故事生:故事短小。

生:通过一个短小的故事反映一个道理。

(掌声四起,看来大家同意了他的看法)在导入新课时,学生的积极性完全被调动起来。

我乘热打铁,开始学习新课。

我先板书课题:陶罐和铁罐,然后让学生针对课题质疑,于是,便有了以下问题:生:陶罐和铁罐之间究竟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生:陶罐和铁罐之间为什么要发生争吵?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以上问题,伴随着对课文理解的深入逐一得到解决。

对于问题的回答, 教师并不追求标准答案,而是让学生各抒己见,培养学生发散思维能力。

如对这则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的回答很有代表性:生:狂妄自大的人,会像铁罐一样没有好下场!生:骄傲使人落后,虚心使人进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