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四号科研实验楼光电信息学院临时设施施工方案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目录第一章工程概况 (1)第二章临时设施设置 (2)第三章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成 (3)一、施工用房 (3)二、施工运输设施 (8)三、施工供水设施 (9)四、工地临时围墙 (9)五、施工供电设施 (11)六、通迅设施 (11)七、施工安全、文明设施 (11)第一章、工程概况工程名称: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四号科研实验楼光电信息学院建设地点:成都市高新开发西区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建设单位:电子科技大学勘察单位:中国建筑西南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设计单位: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监理单位:中国轻工业成都设计工程有限公司质监单位:成都市高新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站施工单位:云南省建设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经理:张正桥光电信息学院工程位于成都市高新开发西区电子科技大学清水河校区,该建筑地上五层,地下室一层,使用功能上地上部分为科研用房,实验用房及办公用房;地下部分为停车库、设备机房及人民防空地下室,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总建筑面积32989.89㎡,其中地上部分建筑面积:24936.17㎡,地下部分建筑面积:8053.72㎡,建筑高度为23.70m。
地上建筑层高:一层:5.1m,二-五层:4.5m,地下室层高:5.4m。
本工程建筑结构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结构抗震等级为框架3级,基础形式采用钢筋混凝土柱下独立基础加抗水底板,地下室外墙和人防墙采用墙下条形基础。
建筑抗震类别为标准设防。
防火设计的建筑分数为二类,其耐火等级为地上二级,地下一级。
地下室防水等级:地下室底板与侧壁为二级,地下室顶板室外部分为一级,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P6。
消防给水设施:消火栓系统,生活供水方式:市政供水,防雷级别:二类防雷。
第二章、临时设施设置1、结合施工现场具体情况,统筹安排,进行科学合理的布置;2、结合本工程施工场地的平面布置,办公、生活区尽量避开施工区,施工区加工场地结合业主报建需要及建筑物的结构位置及建筑形状,减少材料的二次转运;3、以经济适用为原则,合理地选择临时设施的形式;4、符合安全文明施工和现场防火要求,同时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
5、施工区与生活、办公区严格隔离,各区之间采用围墙隔离。
办公、生活区通往施工区设置4.5米宽硬化道路。
道路采用C20混凝土,200mm 厚。
第三章、施工现场临时设施构成由于工程建设的特殊性、复杂性、难度大再加上施工工期长,所以现场临时设施的设置将直接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搞好临时设施的修建和搭设布置工作,是工程正式开工建设之前的关键。
为了满足施工之需要,保证有足够的临时设施供施工之用,拟建临时设施主要由①施工用房屋;②施工运输设施;③施工供水设施;④施工供电设施;⑤施工通信设施;⑥安全、文明施工临时设施等构成。
一、施工用房为了满足施工阶段所有员工工作、生活的需要,我方拟在现场修建办公、生产、仓储及职工宿舍等临时性建筑,以保证施工阶段的材料、物力及劳动力的供运满足要求,施工用房包括现场办公室、生活设施(住宿、食堂、厕所及浴室)、仓库及各种加工设施用房。
1、现场办公用房: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我方在拟建工程以西之间的围墙以内的位置采用彩钢板搭建两幢二层的现场办公用房及一幢一层的厨房及餐厅。
平面形状呈“一”,办公用房(包括走廊宽),按照区标化工地的要求搭设。
办公室内布置项目经理室、技术总工及项目副经理室、施工办公室、预算室、资料室、会议室、质量科、安全科、安装办公室等科室。
(1)计算内容:项目部管理人员数量统计高峰期约20人。
1)首层办公室面积:32.4×4.8=155.52 (m2)会议室:10.8×4.8=51.84 (m2)办公室:155.52-51.84=103.68(m2)所需办公室面积:W1=q×N=4×20=80 (m2)∵103.68 (m2) >80 (m2) ∴满足要求q为生活设施参考指标(3~4m2/人)(取4m2/人);N为办公高峰时的人数(按20人计算)在办公室前设置花圃、停车位及旗台。
2、民工生活区用房:综合考虑现场情况,将在现场修建一定数量的生活用房,生活用房包括职工宿舍、食堂、浴室、厕所及小卖部等临时性设施。
(1)计算内容1)计算施工期间使用生活用房的人数:根据总施工组织设计的安排要求,结合我公司多年的施工经验,经项目部初步估算在主体结构施工阶段最高峰时的劳力人数将达到300多人以上,管理、后勤人员为30多人,民工宿舍每间计划8人,管理人员宿舍每间计划2人,为保证有足够的临时设施供职工休息,经项目部反复研究,决定现场将管理人员和普通民工的生活用房分隔开来,以便于统筹安排和管理。
2)确定生活用房项目及其面积①职工宿舍用房及面积原则上管理人员宿舍每间计划安排2名管理人员就宿,为单层床;民工宿舍计划每间安排8人,为双层床,A、管理人员宿舍(计划为单层床)所需单间宿舍面积:实际单间宿舍面积:W1=q×N W2=长×宽=3.5×2 =3.6×3=7 (m2) =10.8(m2) ∵10.8(m2) >7 (m2) ∴满足要求q为生活设施参考指标(3.5~4m2/人)(取3.5m2/人);N为单间房内的人数(计划2人)B、民工宿舍(计划为双层床)所需单间宿舍面积:实际单间宿舍面积:W3=q民×N W4=长×宽=2.3×8 =6×3.6=18.4 (m2) =21.6 (m2) ∵21.6 (m2) >18.4(m2) ∴满足要求q民:为生活设施参考指标(2.0~2.5m2/人)(取2.3 m2/人);N:为单间民工宿舍的人数(计划8人)。
②厕所及浴室面积计算A、管理人员厕所面积:所需平面积:实际平面面积:W5=q厕×N W6=长×宽=0.07×30 =3.6×2=2.1 (m2) =7.2 (m2) ∵7.2 (m2) >2.1 (m2) ∴满足要求q厕:为生活设施参考指标(按高峰年平均职工人数取0.02~0.07m2/人)(取0.07 m2/人);N:高峰时管理人员人数及后勤按30人计算。
由于工地男性管理人员更多,现场场女性所用的生活设施同时也作相应考虑,但女性生活设施(厕所和浴室的平面面积)的计算(略)。
B、民工厕所及浴室厕所面积:所需平面积:实际平面面积:W5=q厕×N W6=长×宽=0.07×500 =12×6=35 (m2) =72 (m2) ∵72 (m2) >35(m2) ∴满足要求q厕:为生活设施参考指标(按高峰年平均职工人数取0.02~0.07m2/人)(取0.07 m2/人);N:高峰时民工人数按500人计算。
浴室面积:所需平面积:实际平面面积:W5=q浴×N W6=长×宽=0.08×500 =7.2×6=40 (m2) =43.2 (m2) ∵43.2(m2) >40(m2) ∴满足要求q厕:为生活设施参考指标(按高峰年平均职工人数取0.07~0.1m2/人)(取0.08 m2/人);N:最高峰时民工人数按500人计算。
由于工地男性管理人员便多,现场场女性所用的生活设施同时也作相应考虑,但女性生活设施(浴室和厕所的平面面积)的计算(略)。
在洗浴间旁布置燃气无压锅炉房及开水房,24小时提供职工引用开水,并定期供应洗浴用热水。
③食堂面积计算所需平面积:实际平面面积:W5=q食×N W6=长×宽=0.5×530 =39.6×7.2=265 (m2) =285.12 (m2) ∵285.12 (m2) >265 (m2) ∴满足要求q厕:为生活设施参考指标(按高峰年平均职工人数取0.5~0.8m2/人)(取0.5 m2/人);N:最高峰时民工人数按500+30=530人计算。
(2)选择生活用房的结构形式1)职工生活用房的结构形式:为了保证职工用房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同时仅可能的节约成本和加快施工进度,经项目部研究决定,在施工区南侧的空地上搭设职工宿舍和工地食堂,采用聚苯颗粒彩钢板搭设。
(具体平面位置详见附图—01)。
3)施工现场食堂:职工食堂设置生活区的一侧,彩钢板房一层,39.6×7.2米;厨房、操作间、售菜间均按3.6×6米布置。
餐厅、厨房、操作间、售菜间室内地面均采用600×600的瓷砖铺砌而成。
在餐厅在走廊一侧的墙上开设两道双开门,以满足最高峰时人流在食堂中流动的需要,并配制适当数量的吊风扇。
根据需要将室内分成生菜间、熟菜间、伙房、库房、工作人员休息室及餐厅等,不同房间之间采用轻质彩钢板,分隔开来,便于充分发挥各工作室的作用。
生活区内设置有组织排水。
在两栋彩钢板房的中间,设置2道排水沟,按1%坡度朝西边方向排入业主指定的市政管道内。
厨房间外设置2m×2m(宽)×2 m(深)的隔油池、卫生间外设置3m×6m(宽)×3m(深)化粪池,所有生活废水井处理后方可排入市政管道。
3、生产用房:施工现场生产类用主要有钢筋加工场、木材加工场、仓库及施工机械管理维修场用房等。
由于拟建工程占地面积较大,为了保证工程施工能够顺利进行,项目部决定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好施工现场每一块可用的空地场,同时便于施工,决定设置两个钢筋场地,一个位于拟建工程西南角,一个位于拟建工程东北角,一个砂浆搅拌站布置在每栋主楼的施工电梯旁边,以便于材料的垂直运输。
钢筋加工场利用C20混凝土浇筑厚200mm的硬地坪,使其地面具有一定的强度,具体情况详见如下附图。
200mm厚C20混凝土300mm建筑废料回填原地面临时设施场硬化示意图为现场材料便于管理,将仓库设置在办公室中间的施工道路旁,并在现场设置男女水冲式卫生间、班组材料库房,每间房间尺寸为2.7×6m。
二、施工运输设施施工运输可分为场外运输和场内运输两种,因本工程西临天润路,场外运输道路条件良好。
由于本工程紧临一标段于三标段,位于一标段与三标段中间,综合实际情况,准备在东南方向修建一条现场施工道路,道路紧接一标段与三标段施工主道路,形成一条环形施工主通道,主道路宽度为5m ,运输道路做法详见(场内(施工现场)施工道路结构示意图),保证施工阶段建筑材料正常供运,同时为创建省级安全文明标化工地创造条件(具体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三、施工供水设施 (m 2),所以现场按同时发生一次火灾的情况进行考虑,即消防用水量按:Q 4’=15=15 (L/s)=0.015(m 3/s )=15 (L/s)施工区选用直径为1条为D100的给水管线,沿场地西侧施工道路外自淮中大道的水源布设至施工现场,并在供水干管的适当位增设接水管的接水口(即在干管上增设多接口的钢管接口),便于确保基础施工阶段和主体结构施工的施工用水满足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