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监狱分类

监狱分类

摘要 (1)一、监狱分类的概述 (3)(一)监狱分类的概念 (3)(二)监狱分类的意义 (3)二、我国当前监狱分类制度的发展 (6)(一)历史沿革 (6)(二)我国现行监狱分类制度 (8)三、我国监狱分类的进一步完善 (12)(一) 进行监狱布局调整 (12)(二)建成系列化监狱 (13)(三)完善狱分类的相关依据 (14)四、总结 (17)我国现行监狱分类制度的研究与完善摘要:对不同的罪犯进行分别关押,施以不同的矫正措施,是行刑科学化和行刑个别化的要求。

科学的监狱分类是搞好监狱工作的基础,是监狱行刑效率的保证,只有根据罪犯的个性特征,设置相应的适合其服刑、教育改造的监狱,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才能达到行刑的目的。

将我国监狱设置为男犯监狱、女犯监狱、未成年犯管教所、收押分类中心、老年犯监狱、医疗监狱和过渡性质监狱, 并根据不同种监狱类型划分警戒程度, 细化建设标准,最终实现我国监狱类型科学、合理设置的目标。

关键词: 监狱类型收押分类科学化Abstract:Different types of prison in custody object, the criminal meet, regulation and the way of education reformation and prison facilities, environment and conditions for each are not identical For different criminal detention respectively, with different corrective measures, scientific is the execution and the execution of individualized requirements Science of prison classification is the basis of do a good job of the prison, is the assurance of prison execution efficiency, only according to the criminal's personality, set up corresponding suitable to the prison, the prison education reform, in order to suit the remedy to the case, purposeful education reform to them, to achieve the goal of the execution Set our country jail to custody classification center, juvenile delinquents and female prisoners prison, prisoners prison, elderly, medical prison prison and transitional nature of the prison, and according to the different types of prison divides alert levels, refine the construction standard, finally realizes the type in our country jail, the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set of goalsKey words:Prison type custody classification scientific一、监狱分类的概述所谓监狱分类,从广义上说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监狱种类的划分。

(一)监狱分类的概念一个国家通常都是根据本国押犯的实际,以警戒程度、开放程度、刑期长短、罪犯性别、年龄等为标准进行分类。

不同类型的监狱在关押对象、罪犯的处遇、监管和教育改造的方式和监狱设施、环境、条件等各不相同。

有学者将此概念表述为:监狱分类是国家根据分别收押和改造罪犯的需要,所设置的不同种类的监狱。

又有学者认为:监狱分类指的是为了体现处遇原则,把不同类别的罪犯分类关押在不同的监狱,各监狱担负的任务也不同。

还有学者认为:监狱的分类即监狱的法律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对监狱作不同的分类。

一般有法律分类和学理分类两种。

法律分类是指法律关于监狱种类的规定或立法、司法机关的有关解释。

学理分类则是监狱学理论基于一定的目的,按照不同标准,对监狱所作的分类,一般以警戒程度、开放程度、刑期长短、罪犯性别、年龄等为标准进行分类。

对不同的罪犯进行分别关押,施以不同的矫正措施,是行刑科学化和行刑个别化的要求。

科学的监狱分类是搞好监狱工作的基础,是监狱行刑效率的保证,只有根据罪犯的个性特征,设置相应的适合其服刑、教育改造的监狱,才能对症下药,有的放矢地对他们进行教育改造,才能达到行刑的目的。

(二)监狱分类的意义不同种类的对象需要有不同的监管改造手段,这是监管改造工作科学性的基本要求,而监狱的分类为科学地监管改造罪犯提供了一个载体和手段。

监狱分类决不是对罪犯实行单纯的惩罚和管束或消极地防范和控制,也不是仅注重外在的关押形式和管理强度的差别,而是通过分级分类促使监狱机关集中警力、物力、财力有效地对罪犯进行改造,以较少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改造效益。

监狱分类的根本目的在于通过类别处遇体现罪犯个别处遇的原则,调动罪犯改恶从善的自觉性和便于有针对性的教育矫正方案的实施。

监狱分类的目标旨在保障监管和社会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经济而有效地将罪犯改造成为对社会有用的守法公民。

监狱的分类对于确保监管安全,维护监狱系统的整体运作,提高改造效果和节约监管资源,促进监狱工作的发展,强化监狱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具有重要的价值。

1.适应监狱行刑目转变的需要自从自由刑成为刑罚制度中的主体刑罚以后,刑罚的实现也发生了重大的变化。

刑罚的执行不再是一个短暂的“瞬间,’,而是一个主要以时间为度量单位、在特定的场所完成较长期的“过程”,监狱监禁一改过去的服务性、保障性、附加性的性质,而直接成为刑罚的具体样式和主要内容。

原有的监禁设施也因之出现了很大的不适应,从而导致监狱出现了类型的分化,监狱要完成不同的惩罚任务,就出现了不同种类的监狱如重刑犯监狱和普通监狱。

监狱要解决服刑人恶习交叉感染和恃强凌弱问题,就出现了更为细致的分类如男犯、女犯监狱,成年犯、未成年犯监狱等。

2科学改造罪犯,提高改造质量的需要首先,通过监狱分类对不同危险程度的罪犯进行分类关押、分级管理,有利于监狱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改造工作,探索不同危险程度的罪犯教育改造工作的规律,采取相应的手段进行改造,提高改造质量。

其次,不同警戒程度监狱中差异显著的不同处遇和罪犯的动态分类,能充分调动罪犯改造的积极性,促使其为争取更好的处遇而努力改造。

最后,监狱分类,可以大大增加最高警戒监狱以外特别是最低警戒监狱罪犯接触社会的机会,为罪犯顺利地回归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创造有利的条件。

3优化监狱资源,降低综合成本的需要国际上通常把监狱划分为高、中、低三种不同的警戒等级。

我国现阶段监狱在警戒设施上只能向高等级看齐,服刑人管理上唯有采取“严防死守”。

对只需低度戒备的服刑人实施过严的监管,这不符合行刑经济的要求,而且会加重服刑人的心理压力,产生逆反心理,影响改造效果,一方面大大增加了国家的投人,另一方面使有限的资源平均使用,从而造成资源的不合理分配,降低资源的使用效率,使行刑的成本大幅攀升。

监狱按普戒等级分类可以避免上述问题的出现,优化监狱资源配置。

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有机结合,事物的个性体现事物的发展方向,监狱环境也是如此,一方面,监狱应当有自己的个性特点,发挥“场效应”。

其设计和建筑风格应有监狱自身的要求,不同于学校、工厂和社区。

监狱建筑设计,不但要体现监狱的刑罚执行的威慑功能,而且要突出监狱功能的全面发挥,体现监狱环境的人性化设计和特有的人文特点。

另一方面,不同的监狱应当有不同的个性特点。

除了硬件设施特点外,其软件设施,也要体现个性特点。

缺乏个性特点的监狱,是缺乏生命力的,其发展势必受到制约,尤其是未成年服刑人监狱、女性服刑人监狱以及不同的类型服刑人的监狱等都要体现其个性特点,适应服刑人心理和行为的良性转化,如日本有独具特色的交通犯监狱。

这方面我们在设计和建筑时是可以借鉴的,这样一方面可以节约国家的刑事司法资源,集中力量打击和惩罚最严重的犯罪,以争取最佳的刑罚效益;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地改造服刑人,使其顺利回归社会成为遵纪守法的公民。

4促进监狱人民警察专业素质提高的需要监狱人民警察是监狱管理的主体。

监狱实施分类管理,警戒级别不同的监狱对警察数量配备及其业务素质均有不同的要求。

必然对监狱人民警察的知识、能力及人员数量和结构都提出新的期望,从而促进监狱人民警察素质的优化和岗位的专业化,促使广大监狱人民警察切实掌握多学科的专业知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对不同类型的罪犯因人施管,因人施教。

因此,可以说,监狱分类管理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干警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也有利于各类改造专家队伍的形成。

二、我国当前监狱分类制度的发展新中国监狱分类制度以1994 年《监狱法》颁布为分界,可以分为前后两个阶段。

前一阶段的监狱分类制度延续了较长时间。

1954 年9 月政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改造条例》将监狱类型规定为监狱、劳动改造管教队、看守所和少年犯管教所四种。

这一分类体系中,劳动改造管教队关押罪犯的比重最大,是主要的监狱类型。

1965 年安徽省共有劳改队19 个,监狱仅有 4 所。

这一分类体系奠定了我国现行监狱分类制度的基本框架,也是由法规形式确定下来具有法律地位的分类制度。

1982 年公安部颁布试行的《监狱、劳改队管教工作细则》对监狱、劳改队和少管所的收押范围进行了修订,并提出女犯应当单独设立女监或女分监,将女犯监狱从普通监狱中分离出来,成为一种独立的监狱类型。

后一阶段以1994 年12 月29 日颁布并施行的《监狱法》为标志。

《监狱法》取消了劳改队的称谓,将监狱和劳改队统称为“监狱”,同时将少管所改称为未成年犯管教所。

监狱类型为男犯监狱、女犯监狱和未成年犯管教所。

这一简单分类将监狱分类制度提升到国家法律的高度,在名称上与国际社会接轨,也体现了行刑理念的发展变化。

(一)历史沿革我国监狱分类的阶段性很明显,只是现代意义上的分类起步很迟。

从监所分类及其各自的职能执行中,我们不难发现分类的萌芽、分类的一些具体做法、分类的最初标准及其历史局限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