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
(附参考答案)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题(B卷)
一、给划横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2分)
1.他醉了,在路上晃(huǎng huàng)荡着,眼神迷离,表情呆滞。
2.窗外有个影儿,一晃(huǎng huàng)就不见了。
3.他迎着朝(cháo zhāo)阳,向前飞奔。
4.王安石是宋朝(cháo zhāo)著名的诗人。
5.唐僧真假(jiǎjià)不分,善恶不辨。
6.“十一”长假(jiǎjià)里,到西藏旅游的人可真多。
二、选字填空。
(12分)
戴带
皮爱领红领巾
察查
观调巡警
钓钩
鱼铁鱼垂
三、写出划横线的词语的近义词。
(10分)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
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3.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4.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
5.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
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7分)
在字典中查找“戴”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再查音节;用部首查字法,先查部,再查画。
“戴”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将
物品加在头、颈、手等处;②尊奉、推崇。
请给下列划横线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戴高帽子()爱戴()披星戴月()
五、填空。
(12分)
古老的()勤劳的()火热的()
粗壮的()淡淡的()飘扬的()
一条条()一所所()一簇簇()
一片片()一间间()一阵阵()六、按要求写句子。
(12分)
1.修改病句。
槐乡的八月,是个热闹的地方。
2.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改为“把”字句:
改为“被”字句:
3.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改为比喻句:
改为拟人句:
4.这部电影真好看,怎么能不叫人喜欢呢?
改为陈述句:
七、照样子造句。
(6分)
1. 小路上走来了许多小学生,有傣族的,有景颇族的,有阿昌族和德昂族的,
还有汉族的。
有……有……还有……
2. 我奋力向峰顶爬去,一会儿攀着铁链上,一会儿手脚并用向上爬,像小猴子
一样……
一会儿……一会儿……
八、阅读与练习。
(共16分)
上课
上课了,董老师挟着一叠大大小小的书本,笑眯眯地走进教室。
她将书放在讲台上,便用缓慢而清晰的声调开始讲课。
一个假期没有见到老师了,同学们都用亲切的目光注视着她,好像在说:“董老师,我们多么想您啊!”不知为什么我的眼前浮现出电视剧中一位受人尊敬的老师的形象,她是那么慈祥,像辛勤的园丁培养着小树苗。
我们的董老师,多像一位循循(xún)善诱的引路人,带领我们去探索知识的海洋,去打开科学宝库的大门。
同学们完全被董老师的讲课吸引住了,随着她脸上的表情,时而凝神深思,时而神采飞扬,时而频频点头,时而低首微笑……
1.根据意思写词语。
(3分)
():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精神饱满的样子。
2.选择。
(6分)
(1)“笑眯眯”是对老师()的描写。
A 动作
B 语言
C 神态 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把自己比做()
A 园丁
B 红烛
C 花朵
D 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A 比喻句
B 拟人句
C 排比句
3.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4分)
4.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3分)
九、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13分)
西西:你的课余生活丰富吧,你都做些什么呢?我:
西西:看来你的收获很大呀!
我:
西西:我得向你学习。
我:
参考答案
一、给红色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1.他醉了,在路上晃(huàng)荡着,眼神迷离,表情呆滞。
2.窗外有个影儿,一晃(huǎng)就不见了。
3.他迎着朝(zhāo)阳,向前飞奔。
4.王安石是宋朝(cháo)著名的诗人。
5.唐僧真假(jiǎ)不分,善恶不辨。
6.“十一”长假(jià)里,到西藏旅游的人可真多。
二、选字填空。
戴带
皮带爱戴领带带红领巾
察查
观察调查巡查警察
钓钩
鱼钩铁钩钓鱼垂钓
三、写出红色词语的近义词。
1.那鲜艳的民族服装,把学校打扮得更加绚丽多彩。
(美丽)
2.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
(吸引)3.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合上)
4.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惹人注意)
5.要不是你的勇气鼓舞我,我还下不了决心哩!(鼓励)
四、按查字典的要求填空。
在字典中查找“戴”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 D ,再查音节dài;用部首查字法,先查戈部,再查 13 画。
“戴”在字典中有两种解释:①将物品
加在头、颈、手等处;②尊奉、推崇。
请给下列词语选择正确的意思。
戴高帽子(①)爱戴(②)披星戴月(①)五、填空。
古老的(铜钟)勤劳的(孩子)火热的(劳动场面)
粗壮的(枝干)淡淡的(清香)飘扬的(五星红旗)
一条条(小路)一所所(学校)一簇簇(槐米)
一片片(草地)一间间(教室)一阵阵(掌声)
六、按要求写句子。
1.修改病句。
槐乡的八月,是个热闹的地方。
槐乡的八月,是个热闹的季节。
2.假日里,爸爸带我去黄山,爬天都峰。
改为“把”字句:假日里,爸爸把我带去黄山爬天都峰。
改为“被”字句:假日里,我被爸爸带去黄山爬天都峰。
3.蒲公英的花可以张开、合上。
改为比喻句:蒲公英的花像伞,可以张开、合上。
改为拟人句:蒲公英的花像人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
4.这部电影真好看,怎么能不叫人喜欢呢?
改为陈述句:这部电影真好看,真叫人喜欢。
七、照样子造句。
1. 有……有……还有……
菊花开了,有黄的、有白的、有紫的和红的,还有黑里透红的。
2. 一会儿……一会儿……
妈妈一会儿看书,一会儿织毛衣。
八、
1.根据意思写词语。
(循循善诱):善于有步骤地引导别人学习。
(神采飞扬):精神饱满的样子。
2.选择。
(1)“笑眯眯”是对老师( C )的描写。
A 动作
B 语言
C 神态 D心里
(2)文中作者把老师比做( A ),把自己比做( D ) A 园丁 B 红烛 C 花朵 D 小树苗
(3)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是( C )
A 比喻句
B 拟人句
C 排比句
3.请描述一下你的老师上课时的样子。
(不提供答案)
4.把你喜欢的句子抄下来。
(不提供答案)
九、根据情境,补充对话。
(不提供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