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生物和细胞》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二单元 第一章《生物和细胞》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新版)新人教版

4.观察是科学探究的一种方法。显微镜就是其中的一种工具。
(1)显微镜有实验室常用的_____显微镜和放大几十万倍的___显微镜。
(2)除了显微镜,我们还可以用_____来观察生物。
(3)实验室使用显微镜观察的顺序是:取镜和安放、____、观察、收镜、整理试验台。
(4)观察时,玻片标本要放在上,用压好,并且标本要正对着的中心。
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导学案
学习目标
1.说明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能独立使用显微镜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3.认同显微镜的重要作用,爱护显微镜。关注科学与技术相互促进的关系。
学习重点
1.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
2.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学习难点
正确使用显微镜,并观察到清晰的图像。
学法指导
(4)显微镜使用完后,怎么办?
(5)显微镜的出现和发展对生物学的意义以及对我们生活有什么影响?
三.达标检测:
1.写有“上”字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到的物像是()字。
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是();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是();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学生先对照课本彩图,认识显微镜各部分的名称,并思考每一部分的作用:然后按规范练习使用显微镜。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阅读课本36-37页了解显微镜。
(二)识记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及各部件名称、功能。
(三)使用显微镜步骤
(1)取镜和安放
_____握镜臂,_____托镜座;放在试验台距边缘____厘米处,安装好低倍目镜(如5×)和_____。
二.合作探究
1、互相帮助,练习使用方法。
2、互相观察,纠正错误。
3、归纳显微镜的使用步骤。
讨论:
(1)由5×再换上10×目镜进行观察,会发现什么现象?
(2)将所观察的标本移到视野的中央,先移动一下标本,看看物象朝那个方向移动。想一想这说明了什么问题?
(3)在用显微镜的观察时,若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你是如何确定其所在部位的?
②转动__________先让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看着_____。
③_____注视目镜内,____时针转动__________,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再略微转动__________使看到的物象更加清晰。
(四)明确应注意的问题:玻片标本一定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镜筒下降时要缓缓进行;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以免物镜压碎玻片等。
(2)对光
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_____(物镜的前端要与载物台保持___厘米)。
②把_____对准通光孔,用____眼注视目镜内,____眼同时睁开。
③转动_______,使光线通过______反射到镜筒内通过镜可以看到白亮的圆形视野。(3)观察
①将载玻片标本放在载物台上,压住,标本正对通光孔的_____。
A:转换器B:光圈C:反光镜D:目镜
7.在使用显微镜的操作过程中,观察时应该两眼同时睁开,主要原因是()
A:视觉习惯B:看得更清楚C:便于边观察边画图D:便于调整焦距
8.在下列镜头的组合中,看到细胞数目最多的是()
A:目镜5×,物镜5×B:目镜10×,物镜10×
C:目镜5×,物镜10×D:目镜10×,物镜5×
(5)实验完毕要把两个物镜转成“八”字形,偏到______.将镜筒降到最___处,放回镜箱。
(6)小明发现镜头有污迹,可以用_____来擦拭镜头。
5.显微镜的结构中,能调节光线强弱的是()
A:目镜和反光镜B:镜筒和通光孔
C:遮光器和反光镜D:遮光器和镜筒
6.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若要转换物镜,需要调节()
四.盘点提升
1.本节课我学到了哪些知识?
2.我对本节课还有哪些困惑?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教学思路
学生纠错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