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土地平整技术交底表

土地平整技术交底表

技术交底书施工单位:四川省蜀通岩土工程公司项目部
双方签字确认,双方各一份。

附:
技术要求
1、坡改梯整理施工
(1)本工程土地平整主要为耕地的平整,根据设计要求按照农田田块放正,便于农业机械化耕作的农艺要求进行土地平整,顺埂方向按权属和地形制埂,田面按设计高程施工,应便于土方量少、排水顺畅;土地平整田面高差控制在±3cm,耕作层在30cm以上。

(2)土地平整施工流程
施工准备→按设计图纸→分田块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机械进场→沿渠道流向,机械剥离表土耕作→在田块内集体堆放耕土层→平整格田若新造田块缺少覆耕作土,则翻松30cm处理
→→交工验收
表土耕作层加覆→复核平整后的格田高程
(3)施工方法
①测量放样
根据测量单位提供的坐标控制点及水准测量点,定出平整开挖区域和填筑区域,根据测量结果和设计图纸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制定合理的土方调度方案。

如存在较大差错时,应邀请建设单位及设计单位进行协调,研究解决方案,如有较大变更设计,应按国土资源厅规定的变更程序进行变更。

高程复核完后,应对该田块底层基础进行检查,看田块耕作层底下是否为砂漏地或淤泥,如是应及早进行协调,保证施工机械及人员的安全和耕作侧防渗能力。

②田块土方平整施工
考虑平整区域内的土方平衡,在推土机推土前,对开挖区域内的树桩、树根、杂草、垃圾、废渣等有碍物利用机械结合人工彻底清除,然后先把表层原田面耕作土30cm用推土机分两层推土剥离后,堆放在格田内,暴雨时需用塑料布遮盖,避免暴雨淋刷使土壤大量流失。

表土剥离后,再用平地机进行细平工作,局部高差较大处,由铲运机铲运土方回填,尽量做到挖填同时进行,格田平整后高程符合设计要求。

平整时应采取就近原则,挖取高于设计田面标高的土方回填至附近低于设计田面标高田块,开挖及回填时应保证表土回填前田块有足够的保水层。

防止表土层底部为漏水层,在施工时应注意田面高程的控制。

并按照设计要求用铲运机运土,推土机配合平整进行耕作层回覆,新造田表土翻松则用推土机的松土器进行耙松处理。

③田埂施工
表土回填经监理验收合格后,按设计要求进行田埂施工;田埂夯筑要顺直,防止漏水,在田埂内侧用粘性土涂抹夯实,放水试蓄。

田埂外侧应选择粘性较强的土壤,逐层压实后修坡,拍打结实。

对于超过1米以上的田埂应种植草皮;当田埂高度较大时,下部应设置干砌石护坡或干砌石挡墙,上部以草皮护坡。

由于项目区地处低山深丘,进行大面积的土地平整,其工程量以及施工难度都很大。

因此,对于这部分耕地主要进行田埂整治,其原则:大弯就势、小弯取直。

2、格田整理施工
格田整理施工包括定线、清基、筑埂、保留表土、修整坡面等五道工序。

(1)格田定线
A、根据格田规划确定为格田区的坡面,在其正中(距左右两端大致相等)从上到下划一中轴线。

B、根据格田断面设计的田面斜宽,在中轴线上划出各台格田的基点。

C、从各台格田的基点出发,用手水准向左右两端分别测定其等高点;连各等高点成线,即为各台梯田的施工线。

D、定线过程中,遇局部地形复杂处,应根据大弯就势,小弯取直原则处理,有的为保持田面等宽,需适当调整坎线位置。

(2)土坎清基
A、以各台梯土的施工线为中心,上下各划出50~60cm宽,作为清基线。

B、在清基线范围内清除表土厚约30cm,暂时堆在清基线下方,施工中与整个田面保留表土结合处理。

C、将清基线内的地面翻松约10cm,清除石砾等杂物(如有洞穴,及时填塞),整平,夯实。

(3)修筑土坎
A、土坎必须用生土填筑,土中不能夹有石砾、树根、草皮等杂物。

B、修筑时应分层夯实,每层虚土厚约20cm,夯实后厚约15cm。

C、修筑中每道埂坎应全面均匀地同时升高,不应出现各段参差不齐,影响接茬处质量。

D、土坎升高过程中根据设计的土坎坡度,逐层向内收缩,并将坎面拍光。

E、随着土坎升高,坎后的田面也相应升高,将坎后填实,使田面与土坎紧密结合在一起。

(4)保留表土
A、表土逐台下移法。

适用于坡度较陡,田面较窄(10m以下)的梯土。

a)整个坡面梯土逐台从下向上修,先将最下面一台梯土修平,不保留表土。

b)将第二台拟修梯土田面的表土取起,推到第一台田面上,均匀铺好。

c)第二台梯土修平后,将第三台拟修梯土田面的表土取起,推到第二台田面上,均匀铺好。

如此逐台进行,直到各台修平。

B、表土逐行置换法。

适用于坡面坡度较缓,梯土田面较宽(20~30m)的情况。

a)先将田面中部约2m宽修平,将其上下两侧各约1m宽表土取来铺上。

b)挖上侧1m宽田面,填下侧1m宽田面,将平台扩大为4m宽。

c)按照前述方法,再向上下两端各发展1m宽,将平台扩大为6m。

如此继续进行下去,直到把整个田面修平。

C、表土中间堆置法。

适用于田面宽10~15m的情况。

a)将拟修田面的表土,全部取起,堆置在田面中心线位置,堆宽约2m左右。

b)将中心线上方田面生土取起,填于下方田面,把整个田面修平。

c)将堆置在中心线的表土,均匀铺运到整个田面上。

D、修平田面
a)将田面分成下挖上填与上挖下填两部分:土坎线上下各1.5m范围,采取下挖上填法,
从土坎下方取土,填到土坎上方。

其余田面采取上挖下填法,从田面中心线以上取土,填到中心线以下。

这样可提高工效,节省劳工,
b)田面挖、填任务基本完成后,应用手水准检查是否达到水平(或按设计要求的纵向比降)。

要求误差不超过1%。

c)田边1m左右,保留10°左右反坡,地中原有浅沟部位,填方应比水平面高出10cm 左右,以备填土最深部位沉陷后田面仍能保持水平。

3、荒草地整理施工
(1)施工方法
对项目区现有荒草地进行机械推平,然后覆盖土层60cm,人工平整田面,最后回填耕作层土壤30cm、修筑田埂、结合周围原有水利合理布置排灌沟渠。

(2)施工程序
根据需平整的荒草地区域进行测量→确定分区荒草地平整后的高程→布方格网→确定荒地的挖填高程→用推土机辅助松土器推填→平整→压路机碾压。

(3)施工机械
主要施工机械为履带式推土机和振动压路机。

(4)施工要求
①平整后的坡度及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②对规划用作运输道路的地段应按道路施工标准对其压实度进行检测,如果基础太差,则要求进行换填,保证运输能力.
③所有成型田块须满足灌排要求、水平轮作要求,梯田台位800mm以上,每田进水、排水洞各一个。

4、旱地整理施工
(1)施工方法
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的土壤类别,机械剥离表土25cm以上,平整场地,修筑田埂,田地水平调整度达到1/500,水平梯田土坎3°~5°,去除杂物、碎石,保证耕作层无石砾,翻耕厚度在30cm以上,水平调整田地,回填耕作土,熟土厚度要求达40cm以上,同时符合相关规范、文件、农业耕作实际情况的要求和相关部分的验收要求,旋耕碎细,完善田间排水洞,成型田块须满足灌排要求,水平轮作要求,梯田占位800cm以上每田进水排水洞各一个。

(2)施工程序
分田设计平整高程测量放样→田间施工便道布置→排地表水→机械进场→剥离表土、清除杂物→拆除田埂,归并田块→平整新造田块→高程复测→机械平场→机械堆筑田埂毛胚→平整新造田块→高程复测→田块翻松30cm以上处理→机械翻耕→人工精筑田埂→交工验收(3)施工机械
主要机械挖掘机、装载机、旋耕机
(4)施工要求
①平整后的坡度及平整度满足设计要求。

②翻耕厚度达到30cm以上,保证耕作层无石砾。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