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地铁工程施工强制要求

地铁工程施工强制要求

地铁工程施工强制要求目录第一章总则 (2)第二章地下连续墙施工强制要求 (2)第三章深基坑及主体结构施工强制要求 (6)第四章盾构法隧道施工强制要求 (8)第五章冷冻法联络通道施工强制要求 (13)第六章渣土运输强制性管理规定 (15)第七章地连墙技术管理规定 (17)第八章附则 (23)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由于地铁建设工程的复杂性及天津市水文地质条件的特殊性,在地铁建设过程中易引发质量安全事故。

鉴于这种情况,对深基坑施工、盾构施工及联络通道施工这几处重大风险部位,公司在总结分析本市和其他城市地铁建设过程中质量安全事故成因的基础上,针对成因编制了本强制要求。

第二条安质部负责制定管理规定并检查监督落实闭合,工程部项目经理负责具体问题督促落实。

第三条本强制要求适用于地铁公司(以下简称“公司”)在天津地区的地铁建设工程,用于管理、指导施工,各方必须严格遵照执行。

第二章地下连续墙施工强制要求第四条地连墙分包单位应按规范及设计图纸要求进行试成槽,试成槽合格且第一、第二幅地连墙施工完成后,监理单位组织对分包单位施工能力进行评价,施工分包单位、总包单位参加,并形成书面评价报告。

被评价为不合格的分包单位,总包单位要立即清退,更换分包单位。

第五条成槽司机实行实名制管理。

监理单位在分包单位进场前对成槽司机进行资格审核,审核合格后方可进场。

施工过程中监理单位和总包单位必须对成槽司机进行确认,严格履行实名制管理。

第六条成槽设备、接头箱或锁扣管、混凝土浇筑导管进场后,监理单位必须组织验收,严格检查成槽机是否具有成槽垂直度显示功能和液压纠偏功能、节间连接是否牢固、拼装后是否垂直。

第七条施工单位与管线切改单位必须在进场协议中明确地连墙周边沟槽土体回填质量标准,现场监理全程盯控,确保回填密实。

第八条导墙施工前,监理单位应监督施工单位对地连墙范围内的地下障碍物、废弃管线、检查井进行有效处置。

第九条导墙开挖后监理单位必须组织验槽。

如发现土质与地质勘探报告、设计文件不符,及时上报并与相关单位完善处置措施。

第十条总包单位应组织分包单位对地连墙的分幅、异形幅段的成槽方案进行研究,编制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核。

第十一条施工单位必须对成槽过程中的塌槽、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堵管、脱管、掉管等制定预防措施,加强检查验收并做好施工人员培训。

第十二条地连墙施工方案和钢筋笼吊装方案必须报市建筑科学技术委员会组织专家论证。

第十三条施工单位必须安排专人负责现场泥浆管理,制定泥浆管理制度。

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的取样频率、部位对泥浆质量进行检测。

监理单位强化旁站监督,并做好记录。

第十四条成槽过程中,成槽司机要注意观察垂直度显示,利用强制纠偏装置随挖随纠,总包单位和监理单位必须定时进行检查。

第十五条加强接缝质量控制。

接头刷壁完成后,除观察刷壁器钢刷上是否有泥外,还必须利用超声波对接缝的刷壁质量进行检测。

发现有绕流必须进行超声波检测,处理干净后方可吊放钢筋笼。

第十六条锁扣管或接头箱背后的空隙回填过程,监理单位必须进行旁站监督,确保回填密实。

第十七条监理单位必须采用“六步验收法”对地连墙钢筋笼制作六大工序进行验收,即“钢筋加工半成品验收”、“下排钢筋验收”、“桁架验收”、“上排钢筋验收”、“预埋件、吊钩验收”、“钢筋笼整体验收”。

第十八条地连墙施工前做好防民扰预案。

地连墙施工前,施工单位进行预评估,充分做好预案,取得当地政府、街道和公安部门的支持,出现民扰时迅速协调解决,确保做到连续施工。

第十九条地连墙施工中,施工单位必须安排技术人员现场值班,并详细、真实记录施工过程。

第二十条监理单位必须细化地连墙施工监理细则,施工前对现场监理人员进行培训,加强施工过程中的验收和旁站管理。

第二十一条施工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地连墙质量分级评定管理。

出现C级墙,必须立即停工,认真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整改不彻底不得复工。

第二十二条监理单位必须对施工单位的地连墙质量评定资料进行审查。

第二十三条质量评定为B、C级的地连墙,施工单位必须组织专家进行论证,C类地连墙必须采取补救技术措施。

第二十四条 C级地连墙处理完成后,监理单位必须对处理效果进行验收。

接缝采用注浆或高压旋喷桩加固的,必须钻芯取样检查加固效果,取样位置须位于旋喷桩间交汇处,监理工程师必须旁站监督取样过程,并留好钻芯照片。

第二十五条地连墙质量评定及处理结果验收是基坑开挖条件验收的重要内容。

C级墙不处理并验收合格不得开挖,B级墙预防措施不到位不得开挖。

第二十六条严格执行探挖规定,探坑深度不得小于本层开挖土层的厚度,监理旁站监督,探坑放置24小时后方可全面开挖。

第二十七条基坑开挖过程中,施工单位必须做好每幅地连墙渗漏情况检查,留存检查记录和影像资料。

第二十八条发生基坑险情时一、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一次基坑险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处罚施工单位10万元、监理单位5万元;二、同一基坑开挖工程中发生两次基坑险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处罚施工单位20万元、监理单位10万元,并通报两单位上级单位;三、同一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三次基坑险情(造成较大经济损失及社会影响),撤换施工单位项目经理、监理单位总监,并建议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停止两单位半年内天津地区投标资格。

第三章深基坑及主体结构施工强制要求第二十九条深基坑工程开挖前必须进行开挖条件验收。

第三十条地下连续墙施工按照本强制要求第五章地下连续墙施工强制要求及附件《地铁公司建设工程地连墙技术管理规定》的要求执行。

第三十一条基坑开挖前必须由四方(建设、勘察、监理、施工)确认开挖范围内有无勘探孔,如有勘探孔必须制定专项处理方案,处理过程由监理单位进行旁站监督。

第三十二条基坑周边的建(构)筑物,必须在围护结构施工前开始进行监测。

第三十三条基坑开挖时,必须遵循“先探后挖”的原则。

第三十四条基坑开挖时必须遵循时空效应理论,做到“按需降水、分层开挖、及时支撑、快速封闭”。

第三十五条监理单位必须对支撑(含倒撑)、腰梁的固定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100%验收,并做好详细记录。

第三十六条深基坑开挖期间,必须保证所有测斜管能够正常使用,对遭到破坏的测斜管在开挖前必须进行修复,测斜管的埋设深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第三十七条监理单位必须对支撑施加轴力进行旁站监督,施工过程中根据监测情况及时补加支撑轴力,以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十八条基坑外侧必须设置承压水层及浅水层水位观测井,密切关注坑外水位变化情况,观测井数量及质量要满足设计要求。

第三十九条抽排深层承压水时应慎重,如需抽排,必须召开六方(建设、勘察、设计、第三方监测、监理、施工)会议确认。

第四十条基坑开挖前,必须按审定的应急预案备足应急抢险设备、物资。

第四十一条要合理安排基坑开挖顺序,开挖施工的收口位置,要尽量远离建(构)筑物,以减小对建筑物的影响。

第四十二条基坑开挖及主体结构施工阶段,使用汽车吊进行吊装作业时,汽车吊的支腿稳定性、吊索质量、吊钩保险等环节必须经监理人员验收后方可作业。

第四十三条对存在安全隐患的地连墙接缝,基坑开挖前应进行背后注浆等加强处理;深基坑开挖时,对存在孔洞、夹泥等安全隐患的地下连续墙接缝,必须在开挖后立即做封堵处理。

第四十四条对于中间部位存在托梁的支撑,支撑与托梁必须做抱箍加固,监理单位做100%验收。

第四十五条钢支撑拆除时,必须有可靠的托吊体系,防止钢支撑在拆除过程中滑落伤人。

第四十六条钢支撑与主体结构施工所使用的架体之间,不允许发生直接的受力关系。

第四十七条基坑开挖过程中和主体结构施工期间必须设置马道,马道要与地下连续墙或主体结构固定牢靠,确保稳定。

监理单位对马道的固定端进行100%验收,并做详细记录。

第四十八条深基坑开挖过程中,钢支撑与地连墙的连接必须做到“下托上拉,水平防移,平面密贴”,拉绳须采用钢丝绳。

第四十九条地下连续墙接缝处的旋喷桩施工必须选用双重管及以上的旋喷设备。

第五十条基坑开挖深度超过5m后,每步开挖前施工单位应遵循“先探后挖”原则,监理单位应全程监督“先探后挖”工作,形成相关记录报建设单位备案。

第五十一条施工现场严禁使用碘钨灯照明。

第五十二条深基坑开挖施工阶段,周边存在风险源的必须坚持每天召开风险例会,建设单位项目负责人、监理、施工、第三方监测单位等相关人员参会。

第五十三条深基坑开挖过程中,必须对浅水井、承压井有专项保护措施,监理单位监督实施。

第四章盾构法隧道施工强制要求第五十四条盾构机性能一、如使用带外置注浆包的盾构设备,盾构机必须带仿形刀或超挖刀;二、盾构机必须具备径向注浆功能;三、盾构机必须具备自动测量导向系统;四、盾构机的螺旋机具备自动伸缩功能,具有前后两道闸门且具备自动关闭功能;五、盾构机被动铰接必须自带紧急密封装置;六、盾构机具备加气进仓作业功能;七、盾构机必须具备泡沫添加装置;八、盾构机必须具备有害气体监测报警装置。

第五十五条盾构机组、拆吊装一、盾构机组装和拆卸吊装施工前,所有吊耳的焊接质量必须做到100%质量检验;二、盾构机在吊装前,监理单位必须审批吊装方案,并经专家论证;三、盾构机在吊装前,监理单位必须对吊装单位资质、操作人员资质、吊装机械、吊绳、吊钩、保险、吊机支腿稳定性及地基承载状况进行验收;四、监理对盾构机的组、拆吊装全过程旁站监督。

第五十六条盾构机配套要求一、监理单位必须定期对电瓶车的制动系统进行检查验收,选用的电瓶车必须具备自动抱死装置;二、后配套运行停止时,必须同时启用制动系统及铁靴,防止溜车;三、监理单位必须每月对后配套运行所使用的临时轨道进行检查,施工单位定期养道,防止脱轨;四、吊装管片所使用的吊装头,必须选用具有相应资质的厂家的产品,具有出厂检验证明,定期检查及时更换,每个吊装头的使用频次不得大于600环;五、盾构后配套架车上,必须设置注浆设备,此设备要保障盾尾以后车架范围内的所有管片都能随时实现间歇注浆或二次注浆;六、管片吊带有磨损开裂现象必须立即更换,监理单位应每天检查并对存在问题的吊带要求强制更换。

第五十七条推进过程中的操作要求一、凡可能会导致地下水沙喷涌的作业,必须经过上报、论证程序,完善安全措施后由监理监督作业;二、如在推进过程中必须更换盾尾刷,须经过上报、论证程序,完善安全措施后由监理监督作业。

第五十八条端头加固一、盾构井端头加固体与地下连续墙之间的间隙,必须进行止水加固,如进行旋喷加固必须使用双重管及以上的旋喷设备;二、盾构始发、到达前,且端头井附近有雨(污)水管(井)的,必须对盾构隧道腰部以下与地下连续墙形成的“死角”进行止水加固处理;三、盾构始发、接收前,必须对盾构隧道与地下连续墙形成的周圈“死角”进行探水,确认无地下水土流失方可进行始发或接收作业;四、水平注浆、探水钻孔作业,必须使用孔口装置,且须穿过主体结构与外侧地连墙连接长度不小于20cm。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