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21中考地理复习 中考命题4 地形图的判读

2021中考地理复习 中考命题4 地形图的判读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考点一 地图的阅读 一、地图三要素 1.比例尺
图上距离 (1)公式:比例尺=实地距离。 [提醒] 图上距离所用单位通常为厘米,实地距离所用单位通常为千米,求算比例尺 时,分子、分母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2)三种表示形式:数字式、线段式、文字式。 (3)比例尺的大小:比例尺是个分式,分数值大的比例尺大,分数值小的比例尺小。 (4)比例尺的大小与地图内容的详略:图幅相同的地图,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 小,内容越详细;反之,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内容越简略。 2.方向:在地图上辨认方向一般有三种方法 (1)一般定向法:面对地图,通常是“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指向标定向法:地图上的指向标一般指向北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 3.图例:对地图上各种符号和注记的说明。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解析:甲处等高线闭合,海拔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降低,为山顶 ;乙处等高线重叠,
为陡崖
;丙处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为山脊,不会形成小河;该图等
高距为 100 米,所以丁处海拔为 400 米。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6.[2019 山东德州,二,1,8 分]读我国南方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回答 下列问题。
2.等高线地形图 (1)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即等高线。 (2)等高线的原理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3.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地势和坡度的判读
项目
依据
表现
根据等高线数值判断地势 数值大,即海拔高,地势高;
地势
高低
数值小,即海拔低,地势低
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
根据等高线的疏密程度判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方法论 1] 指向标定向法 方法一:指向标平移法。 如图:判断 A 在 B 的什么方向?步骤:
①将指向标平移到参考点 B 点。 ②再根据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确定出北方,然后确定出其他三个方向。 ③连接 A、B 两点,即可得出 A 点在 B 点的西北方向。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方法二:转动地图法。 如图:根据所给指向标情况,转动地图,使指向标箭头为“↑”,再按我们比较熟悉 的“上北下南,左西右东”进行判断即可。
坡度
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
断坡度陡缓
线稀疏,坡度缓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2)地形部位的判读
地形
表示方法
山地、闭合曲线,外低内 山峰 高,符号“ ”
盆地、闭合曲线,外高内 洼地 低
示意图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3.根据需要选择比例尺合适的地图 (1)去北京游览,想知道北京的位置,应参考比例尺较小的中国地图。 (2)到了北京,想了解北京更多情况,要选择比例尺较大的北京市城市地图。 (3)想要去北京动物园游览,应选择比例尺更大的北京动物园地图。 4.使用地图的方法 第一步:看清图名,了解该图表达的主题内容和区域范围; 第二步:熟悉图例; 第三步:阅读地图主题内容。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解析:(1)图示区域海拔最低处 100 米≤h1<300 米,最高处海拔 1 300 米≤h2<1 500 米,相对高度为 1 000~1 400 米,最大高差不大于 1 400 米。每升高 100 米气温下降 0.6 ℃,所以最大温差不高于 8.4 ℃。(2)先找出指向标,再判断河流从海拔高处流向海拔低 处的流向。(3)注意题目要求判断“地形类型”。(4)交通条件可以使村落扩展,且甲地更 加开阔。(5)修建水库,既要尽量多的蓄水,又要尽量减少工程量以降低成本,还要尽量 减少对居民的影响。
专题二 地图
返回总目录
中考命题4 地形图的判读
第1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第6题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考点一
考点二
返回总目录 返回目录
1.[2020 贵州铜仁,3,1 分]读等高线地形图(单位:米),判断该图表示的地形类型是 ()
D.④地
解析:②地等高线最密集,坡度最大。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6.[2020 江苏连云港,34,1 分]图示河流( )
A.向西北流
B.向西南流
C.向东南流
D.向东北流
解析:水往低处流,图中没有指向标和经纬线,故用一般指向法判断方向,河流从 东北流向西南。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龙井茶品种多样,其中杭州西湖产区的龙井茶品质被公认为最好。龙井村位于西湖产 区,其茶园分布在 30 度以上的坡地,且土壤呈酸性,富含某些微量元素,形成了茶树良 好的生长条件。读龙井村茶园等高线地形图(下图),回答下面三题。
考点二 地形图的判读
等高线地形图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填注] 1.在下列横线上填出图中字母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及河流流向。 A . __山__峰____ B . __山__脊____ C . _鞍__部_____ D . __山__谷____ E . __陡__崖____ F.自__南__向__北__(河流流向) 2.A、H 两地的相对高度是___3_5_0___米,周庄位于李庄的___东__北___方向,大坝最适 宜建在___G_____处(填字母)。
(1)图示区域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最大温差不高于___8_.4____℃。 (2)图中河流 BC 段的大致流向是__自__西__向__东__(或__自__西__南__向__东__北__)_____。 (3)说出图示区域内的主体地形类型及判断依据。 答案:(3)盆地地形。等高线数值四周大,中间小(等高线数值由四周向中间递减)。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 2022 年冬奥会。读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图,回答下面两题。
10.[2019 山东临沂,1,2 分]初学者应尽量选择坡度较缓的滑雪道练习。图中所示四 条滑雪道最适合初学者练习的是( )
A.L1 滑雪道 B.L2 滑雪道 C.L3 滑雪道 D.L4 滑雪道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7.[2019 广东,4,2 分]S 峰与龙井村相对高度最可能为( )
A.80 米
B.180 米
C.280 米
D.380 米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解析:S 峰海拔为 350~400 米,龙井村海拔为 100 米,两地相对高度为 250~300 米,故最可能为 C 项。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8.[2019 广东,5,2 分]图中茶园多分布在 ( )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2.[2019 山东泰安,11,2 分]如下图所示能正确表示河流及河水流入湖泊的是 ( )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出为山脊,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 为山谷,因此 A、C 项所示为山脊,B、D 项所示为山谷。山谷部位是发育河流的地方, 所以排除 A、C 项;水是由高处流向低处,B 项图是从湖泊向外流,D 项图是流入湖泊。 故选项 D 符合题意。
解析: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四条滑雪 道中,L2 滑雪道等高线最稀疏,最适合初学者练习。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1.[2019 山东临沂,2,2 分]四位学生绘制的 MN 段地形剖面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解析:图中 M 点的海拔为 1 830 米,N 点的海拔介于 1 680~1 710 米,依据指向标 判断方向及地面起伏状况可知,A 项符合题意。
D.422 米
解析:读图可知,左侧山峰的海拔为 300~350 米,右侧山峰的海拔为 422 米,故相
对高度在 72~122 米之间。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5.[2017 山东济南,22,2 分]下图是一幅未绘制完成的等高线地形图。请你判断下列 填绘(注)正确的是(双选)( )
A.在甲处填绘 B.在乙处填绘 C.在丙处填绘 (小河) D.在丁处填绘 350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4)与其他三村镇相比,甲村镇形成的最有利条件是 _处__于__河__流__干__支__流__交__汇__处__,__水__运__便__利__。 (5)当地拟修建一座水库,其水坝的坝顶海拔为 500 米,坝址有 A 处和 C 处两个选择 方案。你认为应该综合考虑哪些方面来确定坝址的位置。(至少答出三点) 答案:(5)库区面积;蓄水量;淹没土地;人口迁移规模;建坝工程量等。(任选三条)
返回层目录的地图 1.地图的分类 (1)自然地图: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 (2)社会经济地图:工业图、农业图、人口图、交通图、商业图等。 (3)电子地图(广泛用于定位、导航择 (1)去公园游览应选择导游图。 (2)外出旅行应参考交通图。 (3)了解国际时事应查阅世界的国家和地区图。
A.平地
B.山顶
C.陡崖
D.坡地
解析:茶园大多分布在 150~250 米的坡地上。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9.[2019 广东,6,2 分]龙井村出产的龙井茶品质优良的主要原因是 ( ) A.历史悠久 B.制作工艺独特 C.土壤富含某些微量元素 D.气候温和湿润 解析:龙井村土壤中富含某些微量元素,使龙井茶品质优良。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一、等高线地形图 1.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
(1)海拔: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叫海拔。图中甲地的海拔为 1 500 米, 乙地的海拔为 500 米。
(2)相对高度: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图中甲、乙两地 的相对高度为 1 000 米。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D.④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解析:根据图示判断③和④位于南坡。③的西南部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表示山 谷。
返回层目录 返回目录
14.[2018 湖南娄底,62,2 分]走近村庄,抬头远望,可见到两座青翠的山峰,目测两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