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图的基本知识1.地图的基本特征:a.由特殊的数学法则产生的可测量性b.由使用地图语言表示事物所产生的直观性c.由实施制图综合产生的一览性2.特殊的数学法则包括:地图投影、地图比例尺、地图定向3.地图投影是指用解析方法找出地面点经纬度同平面直角坐标之间的关系4.地图比例尺是地面上微小线段在地图上缩小的倍数5.地图定向是确定地图图形的地理方向6.地图语言包括地图符号和地图注记两部分,其中地图注记是最主要的地图语言7.制图综合的定义:通过有目的的选取和化简,表示出制图对象主要的、实质性的特征和分布规律8.地图的定义:根据一定的数学法则,将地球上的自然和人文现象,使用地图语言,通过制图综合,缩小反映在平面上,反映各种现象的空间分布、组合、联系、数量和质量特征以及在时间中的发展变化9.地图按内容分为普通地图和专题地图两大类10.普通地图的定义:以相对平衡的程度表示地表最基本的自然个人文现象的地图(以水系、居民地、交通网、地貌、土质植被、境界和各种独立地物为制图对象)11.普通地图按比例尺可分为大比例尺(1:10万及更大比例尺)、中比例尺(1:10万到1:100万)、小比例尺地图(1:100万及更小)12.国家基本比例尺有1:5000、1:1万、1:2.5万、1:5万、1:10万、1:25万、1:50万、1:100万8种13.专题地图的定义:根据专业的需要,突出反映一种或几种主体要素的地图(其中作为主题的要素表示的很详细,其他的要素则围绕表达主题的需要作为地理基础概略表示)14.专题地图可分为三大类:自然地图(以自然要素为主题的地图)、人文地图(以人文要素为主题)、其他专题地图15.地图按用途可分为通用地图与专用地图16.通用地图:为广大读者提供科学或一般参考的地图17.专用地图:为各种专门用途制作的地图18.地图的内容可分为数学基础、地理要素和整饰要素19.地理要素是地图的主体20.普通地图上的地理要素是地球表面上最基本的自然和人文要素21.专题地图上的地理要素分为地理基础要素和主题要素22.地图分幅编号的基本知识第六章地图数据1.地理变量:对复杂地物的空间属性及地理属性的定性或定量描述2.地理变量按性质可分为空间数据(又称几何数据,构成地物的空间形状,确立地物空间位置)和属性数据(又称几何数据,分为定性与定量)3.作为制图数据时将地理变量分为点位数据、线性数据、面积数据以及体积数据4.按数据的精度不同可分为4种有序的量表,量表表达的是属性数据5.定名量表:在研究事物时只使用定性关系。
地图上表示物体的种类、性质分布状态时使用6.顺序量表:按某种标志将制图物体或现象排序,表现为一种相对的等级。
只表示相对等级,不产生数量概念7.间隔量表:给顺序量表赋予量的概念,即利用某种单位对顺序增加距离信息8.比率量表:一种完整的定量化方法,可以描述客体的绝对量,可以是有单位的,也可以是百分比的值9.地图数据包括图形数据(空间数据),属性数据(非空间数据)和事件因素10.图形数据:表示地物的位置、形状、大小和分布特征等方面的信息11.图形数据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什么方面?答:空间定位:确定在什么地方有什么事物或发生什么事情空间量度:计算物体的长度、面积,物体之间的距离和相对方位空间结构:获得物体之间的相对关系空间聚合12.图形数据可分为矢量数据与栅格数据13.属性数据包括专题属性和质量描述第七章地图符号1.地图的性质从本质上说是由符号的性质和特点所决定的2地图符号如何分类?答:按符号表现的制图对象的几何特征分类可分为点状符号、线状符号与面状符号按符号与地图比例尺关系可分为依比例符号、不依比例符号和半依比例符号按符号表示的地理尺度可分为定性符号、等级符号和定量符号按符号的形状特征可分为几何符号、艺术符号、线状符号、面状符号、图表符号、文字符号、色域符号3.基本视觉变量包括形状、尺寸、方向、明度、密度、结构、颜色和位置4.制图对象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定位特征:基本标志之一,包括物体的位置和空间范围性质特征:用以辨别不同类型对象的标志,属于定名尺度的范畴空间结构特征:对象的外部形状特征标志,包括轮廓的形状和内部空间的结构差异数量特征:对象数量大小及数量关系的标志,包括间隔尺度和比例尺尺度的数值关系关系特征:在制图对象系统中,每一个对象所处的地位及其与其他对象的相互关系时间特征:确定对象性质或数量的时点或时段标志,反映对象的发展变化及趋势特点5.描述性质特征的变量有哪些?答:主要有形状、颜色、结构、方向。
密度、明度等只能作为次要的辅助手段,起增强差别的作用。
6.如何用点、线、面符号来表达制图符号的性质特征?答:点状符号是以符号个体表达对象的整体形象,因此形状变量时表现性质差别的最主要因素。
线状符号通常通过形状、颜色、结构形式来表达一定的象征性意义。
由于线状符号的分类中常包含等级差别,所以也常常需要尺寸变量与颜色、形状、结构等变量配合使用。
面状符号能使用的变量时像素在形状、结构、方向等方面的差异,用他们来描述面积范围的属性差异。
6.描述数量特征的变量有哪些?答:尺寸是表现准确数值关系唯一有效的变量,而表现数量相对大小的顺序或等级即可用尺寸、也可使用明度、结构等变量。
7. 有哪些因素影响地图符号设计?答:地图内容、资料特点、地图的使用要求、所需的感受水平、视觉变量、视力及视觉感受规律、技术和成本因素、传统习惯与标准。
8.符号设计有什么基本要求?答:图案化、象征性、清晰性(主要在于简单性、对比度、紧凑性)、系统性、适应性、生产可行性。
第八章地图内容的表示方法1.普通地图由数学要素、地理要素(主体)和辅助要素三大部分构成2.独立地物:实地形体较小,无法按比例表示的一些地物*3什么叫海岸?如何在地图上表示海岸?答:海水不停的升降、海水和陆地相互作用的具有一定宽度的海边狭长地带成为海岸,海岸由岸上地带、潮浸地带(干出滩)、沿海地带三部分组成。
海岸的表示:沿岸地带和潮浸地带的分界线即为海岸线的位置,它是多年大潮的高潮位所形成的海陆分界线,地图上通常以蓝色实线表示;低潮线位置大致与干出滩边缘重合,一般用点线概略绘出。
潮浸地带的干出滩主要有岩滩、沙滩、沙砾滩、沙泥滩、淤泥滩、贝类滩、红树林滩、危险滩(不画低潮界),对说明海岸性质、通航情况和登陆条件很有意义。
海岸线以上的沿海地带,主要通过等高线或地貌符号显示。
4.海底地貌可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大洋底5.深度基准面:根据长期验潮数据所求的的理论上可能达到的最低的潮面6.等深线:从深度基准面起算的等深点的连线7.如何表示陆地上的河流?答:河流通常要表示出其大小(长度及宽度)、形状和水流状况,通常由宽度不依比例尺的单线,过渡到不依比例尺的双线,再过渡到依比例尺的双线。
8.地图上地貌的表示法主要有写景法、晕滃法、晕渲法、等高线法、分层设色法9.等高线是什么?等高线的基本特点是什么?答:等高线是地面上高程相等点的连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等高线具有如下基本特点:a.位于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高程相同b.等高线是封闭连续的曲线c.等高线图形与实地保持几何相似的关系d.在等高距相同的情况下,等高线越密,坡度越陡,反之10.为什么要使用地貌符号?地貌符号如何分类?答:等高线法是一种不连续的分级法,用等高线表示地貌时仍有许多微小地貌无法表示,或受地图比例尺的限制需用地貌符号予以补充表示。
地貌符号可分为独立微地貌,激辩地貌与区域微地貌。
11.地貌注记包括高程注记、说明注记与地貌名称注记12.专题地图的十种基本表示方法是定点符号法、线状符号法、范围法、质底法、等值线法、定位图表法、点数法、运动线法,分级统计图法,分区统计图表法13.定点符号如何分类?答:定点符号按其形状可分为几何符号,文字符号与艺术符号(象形符号与透视符号)。
符号的大小表示物体的数量差别,若符号的尺度同它所代表的数量有一定的比率关系,则称为比率符号,反之为非比率符号。
比率符号可分为绝对连续比率,条件连续比率,绝对分级比率,条件分级比率14.范围法与质底法有什么异同点?答:。
这两种方法都是在图版范围内用颜色,网纹,符号等手段显示其质量特征。
他们的差别在于:范围法可重叠,有空白,可交叉;质底法无重叠,无空白,无交叉第十章地图色彩设计1.色彩是所有颜色的总称,包括无彩色系和有彩色系两部分2.色彩三属性的基本含义?答:色彩的三属性是明度、色相、饱和度。
色相是每种颜色固有的相貌。
明度是色彩的明暗程度。
饱和度是色彩的纯净程度。
3.色彩的主要感觉表现在哪几方面?答:表现在色彩的兴奋与沉静,色彩的冷暖感,色彩的进退和胀缩,色彩的轻重与软硬,色彩的华丽与朴素,色彩的活泼与忧郁。
在影响人的情感的色彩属性中,最起作用的是色相,其次是饱和度,最后是明度。
4.加色混合与减色混合答:加色混合:由于光的叠加,混合色光一定比原来的单色光更为明亮,这是两种光能量想加的结果。
减色混合:利用色料混合或颜色透明层叠合的方法获得新的色彩。
5.色光的三原色是指红、绿、蓝6.色料的三原色是指品红,黄,青第十一章地图注记1.什么是地名?地名有什么基本特征?答:地名是人们对地球上为表示特定方位,范围的地理实体所赋予的一种文字代号。
基本特征有:地名三要素(音、形、义)、地名的指代性、地名的社会性、地名的民族性、地名的相对稳定性、地名向简便发展的趋势第十二章制图综合1.制图的基本目的是以缩小的图形来显示客观世界2 .制图综合的方法答:制图综合是通过选取和概括的方法来实现的。
选取:又称取舍,是指选择那些对制图目的有用的信息,把它们保留在地图上,不需要的信息则被舍掉。
概括:是对制图物体的形状、数量和质量特征的化简。
选取与概括的区别:选取是整体性的去掉某类或某级信息。
概括则是去掉或夸大制图对象的某些碎部及类别、级别的合并。
3.制图选取用什么方法?它们各自有什么优缺点?答:方法有资格法与定额法。
资格法:是指以一定的质量或数量标志作为选取标准。
优点:标准明确,简单易行。
缺点:a只能用一个标志作为衡量选取的条件,然而一个标志不足以全面衡量出物体的重要程度。
b.无法估计选取后的地图容量。
定额法:规定出单位面积内应选取的制图物体的数量的选取方法。
优点:保证地图在不影响易读性的前提下使地图具有相当丰富的内容。
缺点:无法保证在不同地区具有相同的资格质量4.制图综合中的概括包括形状概括、数量特征概括以及质量特征概括,其中形状概括通过删除、合并、夸大来实现5.数量特征概括:对标志数量的数值的化简(质量特征概括)6.影响制图综合的基本因素有哪些?(p223)答:有地图用途、地图比例尺、景观条件、图解限制以及数据质量。
7.各种负载量的概念答:地图负载量:也成为地图的容量,一般理解为地图图廓内符号和注记的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