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空间构成作业指示书

空间构成作业指示书

空间构成作业指示书
一、教学目的
1. 初步理解空间的概念,学习三维空间里通过点、线、面等限定元素,将指定的空间进行分隔、围合,为以后的建筑空间打下基础。

2. 巩固从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中学到的形式美的基本原则、构成原理与方法,掌握空间限定的基本手法(分割、围合、抬起、下沉、顶盖、设立等等)。

3. 通过模型初步体验空间的感染力,体会空间与人体尺度的关系,培养对空间形态美的感受与把握能力,通过作业过程,认识到创造不同空间形态的无限可能性,认识局部空间与整体空间,局部空间与局部空间之间存在的多种关系(包括穿插、邻接、间接、主次、对位等等)。

二、作业要求
1. 基本要求:在9m(长)*15m(宽)*9m(高)的空间,要求分隔、围合成多个空间,各个空间可以有横向、纵向的流通变化,分隔的空间单元不要太复杂,要有主次空间。

要注意整体与局部、局部与局部之间的相互关系,要符合统一、对比、尺度、均衡等形式美的原则。

2.具体要求:
①层数不超过三层,最小层高2.1m,各层空间要能满足人的直立行走。

②垂直分隔时,所有间隔尺寸要求都用模数,最小单位为300mm。

(1、2条具体要求是针对把9m*15m*9m的空间看作建筑内部空间的分隔)
③若把提供的空间看作外部场地空间,最好有一定的主题。

④模型以1:50的比例来做。

模型内部可放置同比例人体模型,以加强对人体尺度的体验。

⑤不允许有完全封闭的空间。

三、作业成果
1.模型:要求底板21cm*36cm,其中18cm*30cm为空间构成范围。

标题栏内容统一用仿宋字,内容如下表:
空间构成
7cm 班级指导老师0.8cm 姓名日期0.8cm 学号
2cm 2.5cm
成绩
2cm
0.8cm
2.5cm
2.基础作业:每周一张“建筑空间构成分析”的徒手作业,A4规格,图纸内容为1~2个建筑作品分析(轴测/透视图+构成方式的分析示意图+简要文字说明),仿宋字照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