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不说话的朋友

不说话的朋友

不说话的朋友教案1.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他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2.让学生正确认识公用设施遭受破坏这一现象,在为“朋友”说话的过程中,激发他们保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3.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活动准备】1.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2.学生绘制简易的公用设施图片。

3.组织学生课前调查: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

【活动过程】一、说我认识的“朋友”1.同学们,通过课前调查,你知道公共场所有哪些东西是为我们大家服务的?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和大家交流。

(谜语、儿歌、图片、描述等)指名交流后,其他学生在小组里交流。

(学生把图片贴到黑板上)3.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老师也想把自己了解到的和你们分享。

脑示:水坝、灌溉渠、室外健身器(画面),你能说出他们的用处吗?小结:是呀,所有这些东西对我们都很有用,给予我们很大的帮助,可真像是我们的“朋友”。

(板书)4.这些“朋友”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公用设施(板书),你能告诉大家什么是公用设施吗?5.同学们说得对不对呢?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脑示小资料)小结:正像同学们说得一样,公用设施是我们不可缺少的“朋友”。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以上活动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让他们说自己所认识的“朋友”,回顾自己熟悉的或曾经使用过的公用设施,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自己去认识去归纳什么是公用设施。

]二、我为小区请“朋友”1.瞧!这是一个正在建设中的小区,我们来当一回小设计师,为小区请进一些不说话的朋友,愿意吗?2.我们分小组合作设计,你可以用老师提供的图片在小区规划图上贴一贴。

哪一组到上面来?3.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提示学生:有些朋友的图片老师没提供,可以写一写、画一画。

)4.交流:①上面的一组先交流:请了哪些“朋友”?为什么请这些“朋友”?②其他组补充。

5.同学们,你们真行,为小区请进了这么多的好朋友,假如你就生活在这种公用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小区里(脑示现代化小区图),你感觉如何?6.小结:看来,这些“朋友”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方便。

同学们你们喜欢这些“朋友”吗?[设计意图:通过贴近学生生活,富有生活情趣的“我为小区请朋友”这一活动,让学生充分利用自己使用公用设施的已有经验,在和小组成员一起说说、贴贴、写写、画画的过程中体验到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认识到公用设施就是我们不说话的“朋友”,我们的生活离不开他们,从而激发学生对公用设施的喜爱、感激之情。

]三、我替“朋友”说说话1.可是,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会看到这样的画面(脑示椅子、路灯、公用电话被破坏的画面),你看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他们都受到了伤害,你还看到过哪些类似的画面呢?2.(脑示一组画面)我们身边竟然有这么多“朋友”受到了伤害,看到这样的情景,你有什么感受?3.看到我们的这些朋友受到不同程度的伤害,同学们感受强烈,都有很多话想说,可是我们的朋友不会说话(板书),假如,你就是受伤害的椅子、路灯、公用电话……你想说些什么呢?4.交流。

(学生替“朋友”说说话,师给说话的同学戴上“朋友”的头饰)5.大家畅所欲言,为这些受伤害的朋友说出了心里话。

让我们再一起听听一个有关窨井盖的真实故事。

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呢?6.小结:多么触目惊心的惨剧呀,多么沉痛的教训啊!伤害了朋友,就等于伤害了人类自己。

7.此刻,看着朋友们伤痕累累的样子,听着他们令人心痛的话语,你又想说些什么呢?8.同学们,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珍爱这些不说话的“朋友”!(乐声起,师生、生生手拉手和着音乐唱:伸出你的手,伸出我的手,我们大家手拉手。

你来帮助我,我来关心你,我们大家是朋友!)9、《不说话的朋友》(三下思品)常州市丁堰小学张桦[教材简解]《不说话的“朋友” 》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品德与社会》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我的成长与他人”中的第三课。

本课教学主题是爱护公用设施,形成公德意识。

教材从学生生活中使用公用设施的经验入手,感受公用设施与人们“朋友”般的互助关系。

接着选取了公用设施缺乏时给人带来的烦恼,通过一个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感受破坏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事例很极端,但很有震撼力。

富于爱心的孩子们一定愿意替自己的朋友说说话,用趣味性的方式让孩子进一步澄清认识。

然后鼓励学生去调查身边公用设施保护的情况,激励小公民们伸出双手,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并用智慧的方式为保护公用设施设计广告语,想出金点子。

[目标预设]1、认知目标:知道“公用设施”的定义,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它们的作用以及它们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很多便利。

2、能力目标:能主动收集生活中相关的信息,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初步形成公德意识。

能够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能够倾听他人的意见,与他人平等地交流与合作。

3、情感目标:能体验到公用设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激发学生保护公用设施的情感,初步形成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认识生活中常见的公用设施,了解它们的作用,体验公用设施给人们带来的方便。

难点:能够自觉爱护公用设施,初步形成爱护公用设施人人有责的公德意识。

[设计理念]《课程标准》指出:“课程是以儿童生活为基础,但并不是儿童生活的简单翻版,课程的教育意义在于对儿童生活的引导,用经过生活锤炼的有意义的教育内容教育儿童。

”在本课设计时,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整个教学过程重视学生的心理体验,活用教材,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体现了《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

[设计思路]1、谈话导入,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从学生的生活入手,选择孩子们感兴趣的话题——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打开孩子的话匣子,使学生产生说话的欲望。

并为新授做了很好的铺垫。

2、采用“谜语竞猜”这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游戏方式揭示课题,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积极开动脑筋,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调动了课堂气氛。

3、《课程标准》中指出:“儿童的品德与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朋友无处不在”这一板块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认识不说话的“朋友”有哪些, 并说说自己在哪些地方看到过这些“朋友, 认识什么是“公用设施”,知道他们无处不在并且对我们的重要作用。

4、通过“找朋友”游戏,引导学生在熟悉的生活场景中,找找有哪些公用设施,认识到这些不说话的“朋友”其实无处不在,为我们生活提供了便利。

4、最后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让学生替“不说话的朋友”说说话,目的在于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把自己的情感投射到这些没有生命的物品身上,产生移情的作用。

[教学过程]一、课前:1. 播放歌曲《永远的朋友》2. 好听吗?这是一首关于什么主题的歌?(板书:朋友)据调查,除战友情、同学情外,朋友情是人们最看重的。

你们都有好朋友吗?谁愿意说说自己的好朋友是谁?谁能用一句话夸夸自己的好朋友。

(生介绍:我的好朋友叫○○,他写作非常好;我的好朋友是○○,他画画得很好……)3、听了大家的介绍,我认识了很多的朋友,对这些朋友也有了点了解,那我们可以开始上课了吗?二、生活中来谈话导入——说说我认识的“朋友”1、师:今天,我要带大家认识几位新朋友,他们就藏在下面的谜语中,请你仔细听我的介绍,猜猜他是谁?好吗?“公园里,路两旁,小哨兵,在站岗,废纸屑,里面放,瓜果皮,肚里藏。

” (生:垃圾桶)第二个谜语请学生读,“高高个子路边站,脑袋发亮真好看。

”(生:路灯)第三个朋友大家看(红绿灯)。

请喊他的名字。

2、(出示垃圾桶,信箱,红绿灯)”这些朋友,和我们平时的朋友有什么不一样?(生:他们不会说话。

)3、是呀,他们是一群不说话的朋友。

板书:不说话的“朋友”。

那你平时在哪里见到过他们?(生:我在马路边上见到过垃圾桶;我在马路边上看见过邮箱……)4、这些地方叫做公共场所,他们还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做“公用设施” 。

(板书:公用设施)你知道什么叫做“公用设施”吗?请同学们到书上去找找答案。

(出示公用设施的定义)他们供大家使用,为我们服务,所以他们都叫作——(引:公用设施)5、像这样的朋友,在我们的校园里,教室里有吗?请你看一看,找一找。

(生自由看)师:你发现了吗?生:我发现了桌子就是公共场所。

师:桌子就是不说话的朋友。

生:门和窗;师:还有吗?生:还有窗帘;……师:校园的操场上有吗?生:有活动器材。

6、师:像这样的朋友在我们身边有很多,让我们跟随着镜头去小区看看,我们来比一比,谁认识的朋友多,谁记得牢?播放课件,学生观看。

师:说说你看到了哪些朋友?生:路灯;垃圾桶;椅子……7、师:朋友有许多,让我们再去大街上逛逛,你会发现更多朋友的。

看到朋友就大声说出它们的名字。

播放课件,学生观看,说出名字:公交车牌,信箱,路灯,指路牌……画面停在“窨井盖”,师:这位朋友是谁?他的名字叫做“窨井盖”,简单介绍窨井盖的作用。

师:让我们大声喊喊他的名字,再来一遍。

三、夸夸我的好“朋友”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朋友,给我们带来了很多的方便,他们的本领各不相同,你选择一位你特别喜欢的朋友来夸夸他们。

生:我来夸夸红绿灯,它可以防止交通堵塞。

师:是不说话的交通警察。

生:我来夸夸垃圾桶,它可以把城市的环境变好。

师:是城市的美容师。

生自由说;我来夸夸:厕所、路牌、桌子、椅子……师边说边把草坪、路牌、垃圾桶、健身器、消防栓等公共设施的图片发到每个小组。

使每个小组都有个“好朋友”四、我替“朋友”说说话1、师:你看,有那么多“朋友”在我们身边,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正是有了他们的默默奉献,才使我们的生活变得如此美好,你们喜欢他们吗?可是,有一天在一个夜深人静的时候,我听到教室里的课桌椅在说话呢!你们听:课件播放:椅子的遭遇师:椅子多么伤心,多么无助啊,它们的心情,你们能理解吗?(生:能。

)师:让我们来完成一个任务,这个任务有点难,要求还很高,你们怕不怕?2、师:我们平常是坐着写字,今天我们要不用桌子椅子,站着写字。

请你们拿好笔,本子放在掌心,准备好了吗?(生:准备好了。

)师:请听写:课桌椅说:“你们为什么要伤害我们?” (生起立,听写句子。

)师:写完了,请轻轻地坐下。

3、师:刚才这样的写字你们有什么感受?生:我的字写得不好看了;很难受;字都歪歪扭扭了;我的手很酸;字没写完呢!4、师:是啊,手酸,很难受,字写得歪歪扭扭,还没有写完,看来,没有课桌椅还真不行!那你想对椅子说些什么呢?生:椅子,以后我们再也不破坏你了;对不起,我不让人们伤害你的;椅子,我们会保护你的。

5、师:是呀,其实受破坏的不仅仅是椅子,这样的情景经常可以看到,播放课件:其他公共设施受到破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