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适应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PPT课件
第三章适应与大学生心理健康 PPT课件
——自我认知导致自卑心理 10
[案例分析]
• 小张来自于河南省,从小学到中学她一直都住在家里,自 己单独住一个房间,养成了早睡的习惯。来到大学后,一 个宿舍里住了6个同学,每天晚上10点钟上床之后,其他 一些晚睡的同学来回走动,她总感觉睡不着,有几个晚上 她尝试晚上12点钟等同学们睡着以后再上床,又总睁着眼 睛睡不着。为了解决自己的早睡习惯,她索性一个人到外 面租房,可是每天下课回来,面对着洁白的墙壁,连个说 话的人都没有,她感到非常孤独,头脑里总东想西想的。
第三章 适应与心理健康
主讲人:林 静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
1
学习目的和要求:
• 掌握心理适应的基本知识,认清大学各种环境 的变化,并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 适应能力。
2
主讲内容:
• 1.大学生活的变化 • 2.大学新生适应过程中的心理冲突 • 3.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3
[案例分析]
——收费和就业制度改革导致危机心理
14
[案例分析]
• 【案例3】小胡进入大学没几天就喜欢上了班上的一名漂亮女 生,平时经常给予她默默的关心,过了一段时间,他发现这 个女同学和他的一位舍友“好上了”。小胡有苦难言,非常 郁闷,沉浸在暗恋的痛苦中不能自拔。 大学生常见情感问题有: 一是严重的恋旧情节; 一是“剪不断,理还乱”的感情问题。
远的位置上,体会一下换座位后的感受,全班进行分享。体 会换座位这样一个小的环境带给人的不适应感受。 •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几个问题:进入大学 后,最满意的是什么?最高兴的是什么?最关心的是什么? 最担心的是什么?最想做的是什么?然后请每个小组推选一 名代表来谈谈这些问题。让学生交流入学以来的感想,对自 己的大学生活有一个梳理的过程。
• 一、环境的变化 • 二、经济关系的变化 • 三、学习的变化 • 更专业;更广;更难;更自主;更多样等 • 四、角色的变化 • 重要角色和主要角色变为普通角色。依赖、从
属角色变为相对的独立人。
7
【活动与练习】
• 换座位练习 • 目的:体会环境适应的重要性,以及学会接纳和理解环境变
化的不适应 • 操作:请所有同学离开自己原来的座位,换到离这个座位较
8
第二节 大学新生适应过程中的心理冲突
• 一、自我认知导致的自卑心理 • 二、从依赖到独立带来焦虑心理 • 三、人际适应不良导致抑郁心理 • 四、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失落心理 • 五、失去奋斗目标导致的间歇、迷惘心理 • 六、收费和就业制度改革导致危机心理 • 七、情感活动导向不适导致烦躁心理
9
[案例分析]良综合症, 是指进入大学的新生在较长一段时间内不 能很好地适应学校新的环境,由此而引起 的心理和行为上的不良症状。
5
第一节 大学生活的变化
一、环境的变化 (一)自然环境的变化 (二)文化环境的变化 (三)语言环境的变化 (四)人际环境的变化
6
第一节 大学生活的变化
——情感活动导向不适导致烦躁心理
15
第三节 提高大学新生适应能力的对策
• 一、积极适应新环境,必要时寻求心理帮助 • 二、对自我、他人和环境进行正确的认知和评价 • 三、转变学习观念,学会学习 • 四、掌握基本的交往技巧,学会交往 • 五、确定新的奋斗目标
16
一、积极适应新环境,必要时寻求心理帮助
• 小李来自贫困的山区,父母靠养猪种田,勉强维持他读完 高中,大学的学费是父母亲砸锅卖铁、低三下四向人求情 借钱给筹集的,小李发誓,到了大学一定要努力学习,以 优异成绩来报答父母亲的养育之恩。可是,到校不久,他 就开始动摇了,他浓重的家乡话让人听不懂,与别人交流 有困难,甚至有时同学还学他那蹩脚的普通话,很伤他的 自尊心。看到别人的穿戴打扮,看到别人手里拿的名牌手 机、桌上摆的电脑,自己显得太寒酸和土气。大学里的活 动多,有时为了节约,他甚至连活动都没有参加,而别人 说他是“小气鬼”等。大学的同学成绩都不错,他在学习 上也无优势可言。渐渐的,被委屈、苦恼、孤独等困扰着 的小李越来越自卑,与集体的距离愈来愈远。
• 小芳是独生女,来自北方一个城市,从小到大都是父母亲心头的“宝贝”。 从早上起床刷牙洗脸到学习怎么安排、结交哪些朋友、晚上什么时间睡觉 休息,事无巨细都由父母亲包办。高中毕业后,极想摆脱父母亲约束、渴 望自由的她,填报了离家很远的南方一所高校。初远离父母的她,开始很 兴奋。可越到后来,她就越想家。她根本就不知道应该结交哪样的朋友, 不知道理财,经常要预支生活费。而且大学里自主的学习更让她不适应, 她不知道如何来安排大学里多余的时间,也不知道选择什么样的方式来学 习。更使她感到脸红的是她竟然还要宿舍里的室友教她如何洗衣服。但是 她因为受不了室友的一些生活习惯,经常与她们闹矛盾,她觉得室友不理 解她、不关心她,身边没有很好的朋友,感到人情悲凉。她觉得大学生活 太“辛苦”、太“累”了。南方长期阴雨绵绵,也使她的情绪十分不好。 她经常无缘无故的就想发脾气、情绪低落。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导致失落心理 ——失去奋斗目标导致的间歇、迷惘心理
13
• 2001年9月5日《北京晨报》,当前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中, 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约占20%至30%,特别困难的约 占10%左右。
• 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实行双向选择、自主择业,大学生的就
业竞争加剧。 •——对于这个问题,你觉得有压力吗?
——从依赖到独立带来焦虑心理
11
[案例分析]
【数据分析】约95%的大学新生承认他们课余时间做的最多的 一件事便是给老朋友写信、打电话,向他们倾诉进校后的孤独、 • 寂寞与思念之情。
• 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 • 你自己也是这样来排解孤独、寂寞吗?
——人际适应不良导致抑郁心理
12
• 【心态看台】据有关统计,近半数的大一 新生(约占46%)认为自己“缺乏生活目 标,从而得过且过”,“学习上提不起兴 趣,考试pass即可•”—。—你如何看待这种情况?
对于自然环境的适应 对于语言问题
尽快熟悉校园的"地形"。 放得下“架子”和“面子”
对于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学生 培养独立生活能力,必要时寻找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