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歌课《云》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校:天水市关子镇中心小学
年级:一年级
课时:一课时
执教:甄凌云
教学内容:歌曲《云》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体会声音有长有短,感受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能有感情的背唱歌曲《云》
2、能力目标:初步培养学生稳定的节奏感,引导学生在音乐中
感受大自然的美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教学光盘中老师的指导,学生与光盘中学生一起学唱歌曲。
教学难点:帮助学生理解歌曲内容。
教具准备:多媒体投影仪、VCD及《云》教学光盘、白纸若干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教师用变魔术的方式,撕纸(撕出云的形状),导入新课。
提问:看看老师手中的白纸变成了什么?
2、看Flash动画,听歌曲的旋律请学生初步聆听、感受音乐。
听完后,请学生说说感受,揭示课题。
二、学唱歌曲。
1、模仿小动物的叫声,体会声音的长短,初步培养学生稳定的节
奏感
2、歌词学习。
(1)通过静听歌曲,感受音乐舒缓的旋律。
(2)过欣赏歌曲动画,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
(3)通过老师朗读,学生想象歌曲所描写的景象,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3、歌曲学习。
(1)通过电视老师教学生读歌词,为学生把握节奏,唱好歌曲奠定基础
(2)电视老师弹奏乐曲,逐句教唱
(3)电视师生接唱歌曲,全班齐唱教师范唱。
三、拓展活动
1、教师播放歌曲《云》的旋律,让学生在感受歌曲的同时,
创作他们心中的云。
(展开想象)
2、歌曲表演(师生互动)
四、结尾
请学生唱着《云》的歌曲离开教室,去户外观察天空中的云,感
受大自然的美妙。
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通过光盘的播放,为学生提供了优质教学资源,通过与电视机中的小朋友的互动,激发了他们的学生兴趣,让学生在找到了白己的参照对象,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发展的平台,他们在互动中模仿,生成新的知识,互相超越,互相纠正,互相进步,不断发展。
由于本首歌曲是3/4拍的,学生对节奏把握不够准确,因此,在学唱歌曲和为歌曲伴奏这个环节进行反复学习。
在课的设计时,我针对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心理需求出发,抓住学生们爱游戏、爱看动画的特性,因此,在教学内容的设计和安排上,注意激发学生的兴趣,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教学,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使他们在感受音乐的同时,学到知识,发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记忆力。
课的一开始, 我就用变魔术的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通过老师动手用纸撕云,激起学生学习歌曲的欲望,同时也达到了点题的效果,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更准确的理解歌词、学习歌曲,在学生年龄小的情况下,通过制作出形象、生动的Flash动画,用直观的画面帮助学生记忆、学习。
整堂课我从三个环节入手。
一、以唱游为主
首先让学生聆听音乐和观看动画的形式来感受歌曲,再通过模仿各种小动物的叫声,感受声音的长短,掌握三拍子音乐的特点。
老师带动学生用各种游戏的方式学习歌词及旋律,并在此教学过程中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各种音乐能力,最后让学生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歌曲。
二、注重学科间的整合
音乐是艺术门类的一种,它与艺术门类中的其他成员有着直接的血缘关系,根据这一共性,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借用其他艺术形态对学生进行音乐审美教育,这是音乐新课程的…个突出特点,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感受到了云那种变化万千的特征,然后再回到音乐中与音乐相对照,感受音乐独特的表现力,鼓励学生将他们生活中获得的感受,运用到音乐中来,对音乐的表现内容大胆的联想和想象,丰富学生的审美能力,深化音乐的审美体验,
三、注重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
在学唱完歌曲《云》后,在学生动手制作完云后,通过学生对歌曲的理解,用手中云的道具来表现歌曲,学做云在天空中飘动的律动,像一朵朵白云,并请学生展开丰富的想象,想象自己手中的云像什么,为下一堂课的创编做铺垫。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是教者,而且是学生可亲、可敬和值得信赖的朋友,要走进学生的心里,捕捉学生的内心世界。
他们想什么,需要什么,喜欢什么,难在哪里?要用满腔热忱的赞誉、鼓励,保护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与创造性。
本堂课孩子们都在老师为其创设
的音乐氛围中大胆表现,让每个孩子都动了起来,当我与孩子共同在自己制作的云海中,演唱着优美动听的歌曲时,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师要将音乐课堂变成美丽的大自然,让孩子们放飞童心、童真,绽放出绚丽的花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