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

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

农业标准化工作总结
农业标准化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根本措施。

为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我们以实施农业标准化为手段,大力发展优质农产品和无公害食品的生产,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加强标准体系建设,提高标准技术水平
为了强力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市农业局把农业标准化纳入市农业局年度工作目标任务之一,保证了全市农业标准化推广工作的顺利推进。

针对我市农业生产实际情况,累计制定农(畜)产品、水产品市级地方标准**项。

标准对农(畜)产地环境、投入品使用、生产规范、产品检测、包装标识等多个方面做出了技术性规范。

先后印制两卷《农业标准化生产实施全书》,汇集整理、推广各类标准***项。

实现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衔接,产前、产中、产后标准相配套的标准化格局,为我市主要农产品的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支撑。

二、加强示范区建设,扩大示范规模与效益
我们积极开展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创建工作,全市已有省市农业标准化基地**个。

在这些示范基地内都建立了一套相应的农业技术标准,农业生产严格按标准操作,并按照国家无公害产品生产管理办法、产地认定办法、产品认证办法及标识管理办法规范生产经营行为,使广大农民通过示范基地带动,在掌握无公害农
产品生产技术的同时,学会按标准组织生产,促进了农业标准的推广和普及。

全市无公害农产品基地标准化覆盖率达到95%以上。

农业标准化示范区辐射面积、带动农户和经济、社会效益都有大幅度增加。

三、依托主体建设,扩大标准化规模
我们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同推进高标准良田“百千万”工程建设等结合起来,强化目标管理,多方配合联动,形成推进合力,使全市高标准粮田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软硬条件兼备、亩产吨粮的高标准粮田示范方***个,面积为****万亩,占规划面积的74.5%。

四、深入开展质量认证,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农业部门把“三品一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国家地理标志)建设作为提高标准化生产程度的重要手段,全市种植业和水产“三品一标”数量达到100个。

2017年,我市有两个产品获得农业部地理标志产品。

对农业标准化建设的建议:
(一)建立简单实用的农业标准化体系。

在制订农业标准,特别是技术操作规范时,要尽量简单明了,便于实际操作应用。

(二)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知识的宣传培训力度。

进一步提高各级农业领导干部、技术人员以及广大农业生产者、经营者的质量标准意识。

(三)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投入力度。

在制定政策保护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同时,要加大对农业标准化的资金投入力度。

保证农业标准化的顺利实施。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