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 绿色蝈蝈
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23课 绿色蝈蝈
特征
形:苗条,匀称
色:嫩绿,淡白 声
----柔和 昆虫:蝉、金龟子一类 水果:梨子、葡萄、西瓜
青草
习性
食
住
同类 ----群居
说明方法:
蝈蝈——蝉(叫声) 作比 较
蝈蝈——鹰(捕食) 突出特征
蝈蝈——螳螂(食性)
1、了解作者 2、了解作品 3、生字读音 4、词语解释 5、课文解析 6、总结
法布尔:
法国著名昆虫学家。 1823年出生于法国一户普 通农民之家。从小迷恋大 自然。通过自学,获得自 然博士学位。1875年开始 著作《昆虫记》,1880年 后的35年里一直在“荒石 园”中从事昆虫学研究工 作,1915年11月去世,留 有《昆虫记》共十卷二百 万字。
mì cuàn 静谧 篡夺 chóu 更胜一筹
螽斯: 昆虫,身体绿色或褐色,触角呈丝状,有的 种类无翅。善于跳跃,一般以其他小动物为食, 有的种类也吃庄稼。 莴苣: 二年生草本植物。莴苣可分为叶用和茎用两 类。叶用莴苣又称春“生菜”,茎用莴苣又称 “莴笋” 。这里的莴苣可能指前者。 颚: 某些节肢动物摄取食物的器官。 嗉囊: 鸟类或昆虫的消化器官的一部分,在食道的 下部,像一个袋子,用来储存食物。 鸟类和昆虫的嘴。 喙:
课文从哪些方面描写了绿色蝈蝈这种 昆虫?重点写那个方面?
从“叫声”“外表特征”“食性”等方面
描写重点写了蝈蝈的食性。
声音特征:
窃窃私语
像滑轮……
喑哑、连续不断
尖锐
浑身嫩绿 侧面有两条淡白色的丝带
身材优美,苗条匀称
两边大翼轻盈如纱
食性:
昆虫(如:蝉、金龟子)
《昆虫记》, 是一 部有关昆虫的鸿篇巨 制,共十卷。作者以 人性关照虫性,整部 作品充满了对生命的 热爱与尊重。
《昆虫记》是“讲昆虫故事”、 “讲昆虫生活”的楷模。 ———鲁迅
bèng 蹦 gōu 篝火
zhuó 啄 shòu 狩猎
dèng 蹬
shǔn 吮
xuānxiāo yīnyǎ 喧嚣 喑哑 xī sū 窸窣 jīn jīn 津津有味 jié 劫掠
水果
青草 同类
作者是如何知道的呢?
作者是通过实验和观察知道蝈蝈喜欢吃蝉肚 子的。清晨,作者散步时看到的一幕揭开了 蝈蝈食物之谜──捕蝉为食。又通过变换食 物的花样,揭开了蝈蝈首先吃蝉肚子的秘密, 因为肚子既有肉,又有甜食。 作者不厌其烦地为绿色蝈蝈寻找食物并不断 探究蝈蝈喜欢吃蝉的肚子的原因,可见他对 绿色蝈蝈的热爱之情不言而喻,反映了作者 严谨的科学态度。
作者不断变换对绿色蝈蝈的称呼,找出 些称呼说说作者在什么时候用什么称呼 这样写有什么效果。
夜晚的艺术家
当蝈蝈鸣叫时 当蝈蝈捕杀蝉时 当蝈蝈成为笼中观察和实验的 对象时 当蝈蝈吃蝉肉时
狂热的狩猎者
我笼里的囚犯
蝉的屠夫
效果:鲜明地表现蝈蝈的特点,给人更深刻的印象; 运用拟人手法,生动形象 ; 流露作者对蝈蝈的情感。
课文是怎样引出“绿色蝈蝈这一说明 对象的?”这样的开头好在哪里?
作者从国庆晚会写起,继而写蝈蝈捕蝉,蝉 在夜里不再鸣叫,要休息,但却突然发出绝 望的哀号,引出文章的 主角——蝈蝈。 这样的开头好处是通过对蝉等的描写,渲染 了一种紧张而沉重的气氛。烘托环境氛围, 并有利于将蝈蝈和蝉作对比,充分突出蝈蝈 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