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8章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用

第8章室内热水供应系统用

特点:半循环供水方式又分为立管和干管 循环供水方式。前者是指热水干管和立 管均能保持热水的循环;后者是指仅保 持热水干管的热水循环。
循环动力 适用:干管循环用于全日供应热筑中;后者多
位置
用于定时供应热水的建筑中。
8.1.3 热水供应方式 3b 半循环:立管循环方式
加热冷水 的方式
管网设置 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 位置
2b. 间接加热(二次换热)供水方式
特点:将热媒通过水加热器把热量传递给 冷却水达到加热冷水的目的,在加热过 程中热媒和冷水不接触。
该方式冷凝水可重复使用,运行费用低, 不产生噪音,供水稳定。
适用:适用于要求供水稳定、安全、噪音 要求低的旅馆、住宅、医院、办公楼等 建筑。
适用:屋顶不设水箱且对供水压力要求不 太严格的建筑采用。
注意:为了确保系统的安全运转,需设安 全阀。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 2b. 直接加热(一次换热)供水方式
工况 特点:热水锅炉将冷水直接加热到所需的 加热冷水 温度,或将蒸汽直接通入冷水混合制备 的方式 热水。前者热效率高,节能;后者设备 管网设置 简单热效率高,不需凝水管,但噪音高, 循环管道 运行费用高。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3. 附件
蒸汽、热水 的控制附件 及管道的连 接附件
温度自动调节器 疏水器 减压阀 安全阀 自动排气阀 膨胀罐 管道伸缩器 闸阀 水嘴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3 热水供应方式
1. 管网压力工况不同,可分为:
开式、闭式供水方式
2. 加热冷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
直接加热、间接加热 3. 管网设置循环管道的不同,可分为:
全循环、半循环、不循环
4. 系统中循环动力不同,可分为:
机械循环、自然循环 5. 水平干管位置不同,可分为:
上行下给式、下行上给式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3 热水供应方式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 工况
加热冷水 的方式
管网设置 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 位置
3a. 全循环供水方式
特点:指热水干管、立管及支管均能保 持热水的循环,各配水龙头随时打开 都能提供符合设计水温要求的热水。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建筑内的热水供应系统按照热水供应范围的大 小,可分为: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局部热水供应系 统和区域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系统
热媒系统
(第二循环系统)

(第一循环系统)
附件
室内热水系统主要 由以上3部分组成: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01 - 锅炉 02 - 前烟箱 03 - 后烟箱 04 - 省烟箱 05 - 烟囱 06 - 引风机 07 - 下降管 08 - 联箱 09 - 鳍片式水冷壁 10 - 第二组烟管 11 - 第一组烟管 12 - 炉壁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2 加热设备和器材 8.2.2 加热设备
2. 水加热器 分类:主要有容积式、快速式、半容积式、半即热式 几种。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2 加热设备和器材 8.2.2 集中加热设备
加热设备有小型锅炉、水加热器
1.小型锅炉 根据燃料分为:燃煤、燃油、燃气 根据外形分为:立式、卧式
立式锅炉分为: 横水管、横火管(考克兰)、直水管、弯水管 卧式锅炉分为: 外燃回水管、内燃回水管(蓝开夏)、快装卧式内燃
8.2.2 加热设备 快装锅炉构造示意图
热媒为蒸汽的集中 热水系统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2 加热设备和器材
8.2.1 热源
集中热水供应的热源一般按下列顺序选择: 1、利用工业余热、废热,以烟气作为热源时,其温度不宜低于 400℃ 2、利用地热,因其地热水形成条件不同,其水温、水量和水压 有很大差别,设计中应采取相应措施保证地热水的合理利用 3、利用太阳能,以太阳能为热源的集中热水供应系统宜附设一 套电热或其它热源的辅助加热系统 4、选择有全年热保障的热力管网为热源 5、以上条件不具备或不经济时,可采用专用的蒸汽或热水锅炉 制备热源,也可采用燃油、燃气热水机组制备热源或直接供给 生活热水。 对于局部热水供应系统的热源,应因地制宜地采用太阳能、电 能、燃气、蒸汽等。当采用电能为热源时,宜采用贮热式电热 水器以降低耗电功率。
循环水泵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8.1.3 热水供应方式 3b 半循环:干管循环方式
循环水泵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 工况
加热冷水 的方式
管网设置 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 位置
3c. 不循环供水方式 特点:没有循环管道,适用于定时供热
企业。 热源: 宜采用热电厂、区域性锅炉房或热交换站等。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2 热水供应系统的组成
1. 热媒系统(第一循环系统) 组成:热源、水加热器、热媒管网
工作过程: 锅炉产生的蒸汽或过热水通过热媒管网送到水
加热器加热冷水,经过热交换,蒸汽变成冷凝水, 靠余压再送到冷凝水池,冷凝水和新补充的软化水 经冷凝循环泵再送回锅炉加热为蒸汽。
课前复习:
1、按照管道的设置位置不同可分为外排水系统、内排水系统。 雨水外排水是指屋面不设雨水斗,建筑物内部没有雨水管道的雨 水排放方式。分为檐沟和天沟外排水两种。 雨水内排水:单斗多斗、密闭敞开、有压无压 2、悬吊管系统水气流动状态:重力流状态、气水混合两相流、 压力流 3、屋面集水时间t取5min。汇水面积应按照水平投影面积计算 4、排水系统的设计计算
水系统,如公共浴室、旅馆等,每天 定时供应热水,其他时间没有热水, 一般不设循环管道,节约投资。
适用:适用于热水供应系统较小,使用 要求不高的定时供应系统,如:公共 浴室、洗衣房等。
8.1.3 热水供应方式 3c 不循环供水方式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
局部热水供应系统 特点:
供水范围小,热水分散制备,配水点较少,且和 热源较近,热水管路短,热损失小。
适用: 适用于使用要求不高,用水点少且分散的建筑。
热源: 宜采用蒸汽、煤气、炉灶余热或太阳能等。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 1a. 开式供水方式 工况 特点:在管网顶部设水箱,管网与大气相 加热冷水 通,系统水压决定于水箱的设置高度, 的方式 而不受室外给水管网水压的波动影响。 管网设置 适用:室外水压变化较大,且用户要求水 循环管道 压稳定时采用。 循环动力 注意:该方式必须设置高位冷水箱和膨胀 水平干管 管或开式加热水箱
适用:适用于有特殊要求的高标准建筑 中,如:高级宾馆、饭店、高级住宅 等。
8.1.3 热水供应方式 3a 全循环供水方式
循环水泵
冷水箱 膨胀排气管
加热器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 工况
加热冷水 的方式
管网设置 循环管道
3b. 半循环供水方式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1 热水供应系统的分类和组成及供水方式 8.1.3 热水供应方式
供水方式的选择
选用何种供水方式应根据建筑物的用途、热源的
供给情况,热水用水量和卫生器具的布置情况进行技
术和经济的比较后确定。
图7.1.1为蒸汽间接加热机械强制半循环干管下行上给 的供水方式,适用于全天供热水的大型公共建筑或 工业建筑
8.1.3 热水供应方式
管网压力 工况
加热冷水 的方式
管网设置 循环管道
循环动力
水平干管 位置
自然循环:利用热水管网中配水管和回 水管内的温度差所形成的自然循环作 用水头,使管网维持一定的循环流量, 以补偿热损失,保持一定的供水温度。
机械循环:利用水泵强制热水在管网中 循环,以补偿热损失,保持一定的供 水温度。
加 热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8.2 加热设备和器材 8.2.2 加热设备
a. 容积式水加热器 容积式水加热器是内部设有热媒导管的热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热水供应也属于给水,与冷水供应的区别 是水温,必须满足用水点对水温、水量的要求, 因此热水系统除了水的系统:管道、用水器具 等,还有“热”的供应,热源、加热系统等等。
8.1 分类、组成、供水方式 8.2 加热设备和器材 8.3 热水管道的布置与敷设
第8章 建筑内部热水供应系统
图7.1.6为热水锅炉直接加热机械强制半循环干管下行 上给的热水供水方式,适用于定时供水的公共建筑
图7.1.1
1—锅炉;2—水加热 器;3—配水干管;4— 配水立管;5—回水立 管;6—回水干管; 7—循环泵;8—凝结 水箱;9—冷凝水泵; 10—给水水箱;11— 透气管;12—热媒蒸 汽管;13—凝水管; 14—疏水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