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桩基础-装的平面布置原则.

桩基础-装的平面布置原则.


β hp——受冲切承载力截面高度影响系数,当h不大于800mm时,β hp 取1.0, 当h大于等于2000mm时,β hp取0.9,其间按线性内插法取用; ft——承台混凝土轴心抗拉强度设计值; h0——冲切破坏锥体的有效高度; β
0x、β 0y——冲切系数;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λ 0x、λ 0y——冲跨比,λ 0x=a0x/h0、λ 0y=a0y/h0,a0x、a0y为柱边或变阶处至 桩边的水平距离;当a0x(a0y)<0.2 h0时,a0x(a0y)= 0.2 h0;当a0x(a0y)>h0时, a0x(a0y)=h0;
s——桩距;
c——方柱边长,圆柱时c=0.866d (d为圆柱直径)。
2)等腰三桩承台
承台弯矩按下式计算:
M1
N max 3
s
0.75 4 2
c1
M2
N max 3
s
0.75 4 2
c2
式中 M1、M2——分别为由承台形心到承台两腰和底边的 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 s——长向桩距; α——短向桩距与长向桩距之比,当α小于0.5 时,应按变截面的二桩承台 设计; ——分别垂直于、平行于承台底边的柱截面边长。
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小于
75mm。
≥500
为满足承台的基本刚度、柱与承台的链接等构造需要, 条形承台和柱下独立桩基承台的最小厚度为300mm。
承台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承台底面钢筋的混凝
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70mm,当有混凝土垫层时,不应小 于40mm。 承台的配筋,对于矩形承台,钢筋应按双向均匀通长布 置,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间距不宜大于200mm;对于
承台设计包括选择承台的材料及其强度等级、几何形状 以及尺寸、进行承台结构承载力计算,并使其构造满足一定 的要求。
4.8.1 构造要求
承台的最小宽度不应小于500mm,边 桩中心至承台边缘的距离不宜小于桩的直 径或边长,且桩的外边缘至承台边缘的距 离不小于150mm。对于墙下条形承台,
≥d ≥150
4.7 桩的平面布置原则
4.7.1一般原则
1.平面布置形式
对称式 梅花式 行列式 环状排列
不等距排列(为使桩基在其承受最大弯矩的方向上 有较大的抵抗矩) 外密内疏(对柱下桩基和整片式的桩基)
2. 桩的间距
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3~4倍桩径。间距太大会增
加承台的体积和用料,太小则将使桩基(摩擦型桩)的沉降量增
(1)柱对承台的冲切的承载力,按下式计算:
Fl F N i
0x
0.84 0 x 0.2
0.84 0 y 0.2
0y
式中 Fl——扣除承台及其上填土自重,作用在冲切破坏锥体上相应于荷载效应基 本组合的冲切力设计值,冲切破坏锥体应采用自柱边或承台变阶处至相应桩顶边 缘连线构成的锥体,锥体与承台底面的夹角不小于45°;
2.承台受冲切计算
(1)柱对承台的冲切
当柱基承台的有效高度不足时,承台将产生冲切破坏。承台冲切破坏的方 式,一种是柱对承台的冲切,另一种式角桩对成天的冲切。冲切破坏锥体斜截 面与承台底面的夹角大于或等于45 °,柱边冲切破坏锥体的顶面在柱与承台交界 处或承台变截处,底面在桩顶平面处;而角桩冲切破坏锥体的顶面在角桩内边 缘处,底面在承台上方。
加,且给施工造成困难。 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表4-9的规定。在确定桩的间距
尚应考虑施工工艺中挤土等效应对邻近桩的影响,因此,对
于大面积桩群,尤其是挤土桩,桩的最小中心间距应按表列 值适当加大。 另外,扩底灌注桩除应符合表4-9的要求,尚应满足表 4-10的规定。表4-9、表4-10如下:
4.7.2 布桩方法列举
s
s
αs (d) (e)
图4-32 三桩三角形承台
(a)、(b)、(c)承台破坏模式;(d)、(e)承台弯矩计算示意
a
c2
c1
1)等边三桩承台
由承台形心至承台边缘距离范围内板带的弯矩设计值M按下式计算:
N max M 3
3 s c 4
式中 Nmax——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 后的三桩中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 合时的最大单桩竖向力设计值;
xi、yi——垂直于y轴和x轴方向自桩轴线到相应计算截面的距离;
Ni——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第 i 桩竖向力设计值。
(2)柱下三桩三角形承台
柱下三桩承台分等边和等腰两种形式,其受弯破坏模式有所不同, 后者呈明显的梁式破坏特征。
a
1
c1 a
s
s
s
η s
c
2
(a)
(b)
αs (c)
4.8.2 柱下桩基独立承台
1. 受弯计算
(1)柱下多桩矩形承台
Y
h0 a
h0
c
Ni xi
Y
s
X X X
a
Ni yi
Y
(a) (b)
图4-31 矩形承台
(a)四桩承台破坏模式;(b)承台弯矩计算示意
Mx=∑Niyi
My=∑Nixi
式中 Mx、My——分别为垂直于y轴和x轴方向计算截面处的弯矩设 计值;
s
s
0.87s s
s
s
s
s
s (a)
s
s
s s s
s
s
w
s
s
s s (b)
>a >a
s
>3d
>3d
(c)
图4-29 桩的常用布置形式
(a)柱下桩基;(b)墙下桩基;(c)圆(环)形桩基
>3 d
w
s
4.8 桩的承台设计
承台的作用: 将各桩连成一个整体,把上部结构传下来的荷载转换、 调整、分配于各桩。 承台类型: 柱下独立承台(板式承台)、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 (梁式承台)、筏形承台、箱形承台等。 各种承台均按国家现行的《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进行 受弯、受冲切、受剪切和局部承压承载力设计。
三桩承台,钢筋应按三向板带均匀布置,且最里面的三根钢
筋围成的三角形应在柱截面范围内。
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对于大直径桩,不宜小于100mm; 对于中等直径桩不宜小于50mm.混凝土桩的桩顶主筋应伸入 承台内,其锚固长度不宜小于钢筋直径(HPB235级钢筋) 的30倍和钢筋直径(HRB335级钢筋和HRB400级钢筋)的35 倍,对于抗拔桩基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0倍。 承台之间的连接,对于单桩承台,宜在两个互相垂直的方 向上设置联系梁;对于两桩承台,宜在其短向设置联系梁; 有抗震要求的柱下独立承台,宜在两个主轴方向设置联系梁。 联系梁顶面宜与承台位于同一标高。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