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


2)出貨錯誤(含送 客戶抱怨
➢調節銷貨單與出貨單
錯商品、數量或 不滿意銷貨服務 ➢應用條碼掃瞄器
地點)
增加商品輸送成 ➢資料輸入之應用控制
或引導之過程
『風險』指威脅實際發生之可能性,可以0~1之機率值
來表示
『暴險度』指威脅實際發生時,所造成之企業損失
企業在規劃與設計相關控制前,應先了解其所面臨之威 脅,才能制定出一套有效之控制制度

資訊系統面臨之威脅(一)
企業在規劃與設計資訊系統相關控制
前,應先了解其所面臨之威脅,才能 制定出一套有效之控制制度
➢主管承受預算之壓力 ➢控制造成短視 ➢過分強調短期因素 ➢過分注重容易衡量之因素 ➢有些控制造成權術運用 ➢控制可能引起內部衝突

內部控制的定義(一)
根據我國審計準則公報#5,內部控制係 指受查者之組織規劃及其所採用之各種
協調方法與措施,以保護資產安全、提 高會計資訊之可靠性及完整性、增進經 營效率、並促使遵行管理政策,所採行

一般之企業曝險
錯誤之簿記 錯誤之會計處理 企業停業 錯誤之管理決策 舞弊與侵占、盜用 法令之處罰 超額成本 資源之損失與破壞 不利之競爭力

舞弊與控制
『舞弊』:蓄意之行為,或不忠實之意 圖去獲取不合理或違法之利益
管理當局有責任去預防與揭露舞弊行為 『控制系統』:協助管理當局達成上述
任務

控制下之人性面與反作用
可能長久存在而未被發覺
(5)電腦系統提供許多資料分析工具,可協助管理者覆
核及監督系統運作,進而加強內部控制
(6)有些交易可能由電腦自動啟始或執行,這些交易的
授權可能因而缺乏書面的證據或在管理者接受系統 設計時就已確認 (7)電腦處理可能產生一些人工處理所需要的報表和其
他輸出,因此,其他控制的效果有賴於電腦處理控 制的完整性與正確性。例如:電腦產生的例外報告
是否正確,將影響人工覆核例外情• 況的有效性
電腦化資訊系統內部控制的 基本觀念(三)
為了確保電腦化資訊系統具備良好的控制環境 ,組織應該: ➢ 確實控管資訊系統開發專案
➢ 適當分配電腦資源的所有權 ➢ 落實電腦軟體、硬體及資料庫的保管與維護 ➢ 訂定與實施有效的電腦安全與災害復原計劃

內部控制之目的
資訊系統面臨之主要威脅為:
➢天然及政治災害 ➢軟體錯誤與設備失靈 ➢無心之錯誤 ➢有意之舞弊或犯罪

資訊系統面臨之威脅(二)
根據調查與統計,資訊系統最大之風險與損失 來自於員工無心之錯誤(約佔65%) ,其次為天 然災害之威脅,再其次為舞弊與犯罪
資訊系統面臨之潛在威脅,近年有增無減,主 要原因之ㄧ為主從式區域網路(企業內網路)與 廣域網路(企業間網路)之普及化,因而很多企 業更重視資訊系統之安全控管

內部控制VS.八大交易循環
銷貨及收款循環 採購及付款循環 生產及存貨循環 人事薪資循環 融資循環 投資循環 固定資產管理循環 研究發展循環

銷售循環之威脅&暴險與控制程序 (一)
威脅
暴險
控制程序
1)銷售給信用不 收不到貨款Fra bibliotek良之客戶
壞帳增加
➢由授信部門核准 賒銷
➢正確記錄客戶帳 款餘額
➢根據美國及我國內部稽核協會之內部稽 核執業準則公報第一號,內部控制之目 的包括:
資訊的可靠性與完整性 政策、計畫、程序與法令之遵循 資產之保障 資源運用之經濟有效 組織目的與營運或專案計畫目標之達成

具體之內部控制目的
➢以交易循環為例:
交易業經適當授權 已經發生之交易業已記錄 帳上所記錄之交易真實有效 交易之科目分類適當 交易之評價適當 交易在適當時點記錄 交易之過帳、分類、彙總、調節、及報告之過程適當
内部控制的概念与作用
2020/3/21
為何需要控制?
確保目標之達成 降低意外之風險 提昇對醜聞之察覺 股東著重公司治理 管理當局之法律責任 高度的管理與員工舞弊事件

企業之威脅與控制
『威脅』指不利之潛在事情或情況,若實際發生時,
將對企業造成傷害及損失
『控制』指對於物件、有機體或系統之活動加以限制
保存
(2)交易處理過程由電腦程式控制,具有一致性,可避免
人為錯誤(但程式錯誤將產生交易處理錯誤)
(3)原人工分工改為電腦集中處理,故原分工達成之控制 目標須以其他控制措施取代

電腦化資訊系統內部控制的 基本觀念(二)
(4)資料處理過程中人工的介入大幅減少,電腦發生錯
誤及利用電腦進行的舞弊被發現的可能性降低。另 外,應用程式於設計及修正過程所產生的錯誤,也
在設計內部控制時,必須考量相關控制程序的
成本與效益。若要求絕對保證組織目標的達成
,則會使內部控制成本過高,超過其所能產生 的效益(也就是邊際成本大於邊際效益)。因
此,內部控制的設計通常以「合理保證」為目
標。

內部控制的基本觀念(五)
企業在設計內部控制程序之前,應先確
認其相關的控制目標,而控制目標又與 營運目標及其所面臨的潛在威脅有關。 內部控制制度的設計應與組織的目標相 結合,並合理保證將企業所面臨的威脅 與風險降到可以接受的水準。

內部控制的定義(三)
基本觀念:
✓內部控制是一種過程 ✓內部控制的有效運作,受到人的影響,包括
董事會、管理階層及其他人員
✓內部控制設計之目的在於達成組織之目標 ✓內部控制只能合理保證目標之達成

內部控制的基本觀念(四)
企業實施內部控制之前,應先建立適當的內部 控制架構。內部控制架構係指組織建立的政策 與程序,以合理保證組織特定目標的達成。
的任何行動

內部控制的定義(二)
根據COSO (Committee of Sponsoring Organizations of Treadway Commission)研究報告 ,內部控制係指公司董事會、管理當局 、及其部屬為了合理保證下列控制目標 之達成,而採行的程序:
➢(1)營運的效果與效率 ➢(2)財務報導的可靠性 ➢(3)相關法令與規章的遵循

內部控制之重要性
降低錯誤及舞弊之可能性 減少違法事件之發生 減低企業失敗之機率 提高企業之競爭力
內稽主要功能 監視組織控制系統之運作

電腦化資訊系統內部控制的 基本觀念(一)
電腦化資料處理之主要特點:
利用電腦產生多樣化資訊
電腦化資訊系統與人工資訊系統之差別:
(1)交易(稽核)軌跡僅短暫保存或以電腦可以讀取之形式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