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单元检测卷C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 时间的测量单元检测卷C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时间的测量单元检测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
1. (4分)“受水型”水钟是根据水量的________制成的,刻度一般在________,
“泄水型”水钟是根据水量的________制成的,刻度一般在________。

2. (5分)在远古时代,人类用天上的太阳来计时,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自然而然成了人类最早使用的时间单位 .
3. (2分)古代的人们利用流水来计时,通常水钟有________和________两类。

4. (1分)像钟摆这样的运动叫做________ 。

5. (2分)观察下面两个摆的装置图,推测可能产生的现象和原因。

(1)我的猜测:图________的摆,摆动的速度快。

(2)我的分析: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6. (2分)随着时间的推移,周围的事物正悄悄地发生着变化。

7. (2分)太阳从东方升起那一瞬间开始,到第二天再从东方升起大约需要24小时。

8. (2分)子夜是指一昼夜。

9. (2分)滴漏实验中,可乐瓶中的水位高低会影响水滴流动的速度。

10. (2分)摆锤的重量越大,每分钟来回摆动次数越多。

11. (2分)中国古代最早的水钟是受水型水钟。

12. (2分)同一个摆,摆长越长,摆动越快。

13. (2分)老人的脸上有许多皱纹,这是时间在我们人的身上留下的痕迹。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4. (2分)下列各种计时器根据太阳和影子的关系制成的是()。

A . 日晷
B . 沙漏
C . 水钟
15. (2分)小丽同学观察学校操场上的旗杆,发现早上升旗时和下午放学时,旗杆的影子()。

A . 长短和方向都相同
B . 长短一定相同
C . 方向一定相反
16. (2分)如图,开始时摆锤是用匀质木头制成的长方体,后来又在摆锤的正中加了一个金属圆片。

加金属圆片后,摆的快慢会()。

A . 变快
B . 变慢
C . 基本不变
17. (2分)自己制作的摆在摆动时会发生()现象。

A . 速度逐渐加快
B . 摆幅逐渐增大
C . 摆幅逐渐减小
18. (2分)宋朝的()等发明的“水运仪象台”(水钟)被认为是第一架真正的机械钟。

A . 苏颂
B . 张衡
C . 鲁班
19. (2分)子夜是指()。

A . 晚上9点到11点
B . 晚上12点
C . 凌晨5点
20. (2分)下面三个摆,摆动速度最慢的是()。

A .
B .
C .
21. (2分)小红做的摆一分钟摆动55次,要让它一分钟摆动50次,应采取的措施是
()。

A . 增加摆绳的长度
B . 增加摆锤的重量
C . 减少摆绳的长度
22. (2分)三个组的同学在做滴水计时实验时,甲组滴得最慢,可能的原因是()。

A . 滴孔最小
B . 水位最低
C . 两种情况都有可能
23. (2分)下列与蜡烛钟原理相似的是()。

A . 燃油钟
B . 日晷
C . 水钟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24. (5分)小明这样研究摆绳长度与摆的快慢的关系:
把细绳固定在挂钩上,下端挂一个摆锤,让摆小幅度自由摆动,观察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反复测试三次。

接着把绳长增加到原来的两倍,同时改变摆锤的重量,使摆锤的重量也为原来的两倍,观察改变后的摆在15秒内摆动的次数,也反复测三次。

请分析小明在实验中做得好的地方和错误的地方。

25. (5分)某位同学正常步行时,呼吸10次用了28秒,他从家到学校的路上数到自己呼吸了300次,则他家到学校大概用了多长时间?
五、探究题。

(共2题;共21分)
26. (11分)五一放假,小华一家人去公园游玩。

看到一个秋千架,小华赶紧上去玩
了起来。

这时爸爸提出了几个科学问题,小华被难住了,请你思考并回答。

(1)秋千和摆有什么联系?
(2)妈妈(较重)和小华(较轻)荡同一个秋千,在相同的时间内,谁荡的次数多?
为什么?
(3)小华想要飞起来的感觉,让爸爸把秋千荡得更高、幅度更大一些,你的办法是:________。

27. (10分)下表是某小学的学生在研究摆时的数据,根据数据回答问题。

第八小组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测51次
第二次测50次
第五小组
自制摆1分钟摆动的次数
第一次测72次
第二次测70次
(1)两个小组同样是1分钟的时间,为什么摆动的次数不一样?
(2)如果要使两个组在1分钟内摆动同样的次数,应该怎么做?
六、实验题。

(共2题;共13分)
28. (
5分)小玲、小红和小丽在操场玩荡秋千,小丽把小玲、小红分别轻轻推了一下,细心的小丽发现,她俩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几乎一样,那么,秋千往返摆动一次的时间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三人对此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1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人的重量有关;
猜想2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的绳长有关;
猜想3秋千往返摆动一次所用的时间可能与秋千摆动时离开中心线的最大距离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她们来到实验室,找来刻度尺、秒表、细线(细线无弹性)、小球,依照科学学习中的实验方法,按图进行实验,得到下表中的数据。

实验序号小球质量m/g从O点到小球
中心的距离
l/m 小球持动时距
中心线最大距
离s/m
小球往返摆动
10次所用时间
t/s
小球往返摆动
1次所用时间
t0/s
①200.80.1018.0 1.80
②20 1.00.1420.0 2.00
③20 1.20.1022.0 2.20
④30 1.00.1420.0 2.00
⑤30 1.00.1020.0 2.00
请你通过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为验证猜想1,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2)为验证猜想2,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3)为验证猜想3,应选用序号为________两组实验进行对比分析。

(4)实验结论:小球往返摆动1次所用的时间与________有关,与________无关。

29. (8分)下面是一组“摆绳长短对摆动速度的影响”的实验记录表。

摆绳长度(厘米)102030405060
平均摆动次数(次)906351444037
数据分析:
(1)根据上表中的数据,绘制摆绳长短对摆动速度影响的折线图。

(2)从折线图中,我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根据折线图所呈现的信息推测:
当摆绳长度为70厘米时,这个摆的摆动速度约为每分钟________次。

要使这个摆每分钟摆动60次,摆线的长度约为________厘米。

参考答案一、填空题。

(共5题;共14分)
1-1、
2-1、
3-1、
4-1、
5-1、
5-2、
二、判断题。

(共8题;共16分)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三、选择题。

(共10题;共20分)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四、简答题。

(共2题;共10分)
24-1、
25-1、
五、探究题。

(共2题;共21分)
26-1、
26-2、
26-3、
27-1、
27-2、
六、实验题。

(共2题;共13分) 28-1、
28-2、
28-3、
28-4、
29-1、
29-2、
29-3、。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