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的概念导学案
(1) f x x2 x , g x x 1 ;
x
(2) f x x , g x x ;
x
x
(3) f x x2 , g x x 12 ;
(4) f x x , g x x2 .
-6-
1. 设 M={x|0≤x≤2},N={y|0≤y≤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 M 到集合 N 的函数关系的有( )
思考 4:
思考 5:上述四个问题有何异同点: 不同点: 实例(1)(2)是用解析式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但有不同的取值范围; 实例(3)是用图象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实例(4)是用表格刻画变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相同点:
(1)都包含两个非空数集,用 A , B 来表示;
(2)都有一个对应关系;
(3)尽管对应关系的表示方法不同,但它们都有如下特性:对于数集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3)定义域是一个集合,要用集合或区间表示,若用区间表示数集,不能用“或”连接,而
应该用并集符号“ ”连接.
自我检测 3:函数 f x x 1 的定义域是( )
x 1
A.[-1,1)
B.[-1,1)∪(1,+∞)
C.[-1,+∞)
D.(1,+∞)
【知识点四】两函数为同一函数的判断方法 判断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要看三要素是否对应相同.函数的值域可由定义域及对 应关系来确定,因而只要判断定义域和对应关系是否对应相同即可.
【知识点二】区间的概念 1.区间的几何表示
定义
名称
符号
数轴表示
{x|a≤x≤b}
闭区间
[a,b]
{x|a<x<b}
开区间
(a,b)
{x|a≤x<b}
半开半闭区间
[a,b)
{x|a<x≤b}
半开半闭区间
(a,b]
2.实数集 R 的区间表示
实数集 R 可以用区间表示为(-∞,+∞),“∞”读作“无穷大”;
“-∞”读作“负无穷大”;“+∞”读作“正无穷大”.
3.无穷大的几何表示
定义
符号
数轴表示
{x|x≥a}
[a,+∞)
{x|x>a}
(a,+∞)
{x|x≤b}
(-∞,b]
{x|x<b}
(-∞,b)
自我检测 2:试用区间表示下列实数集
(1)
x
1
x
5
____
2
(2) x x 1或2 x 3 _____
思考 5:上述四个问题有何异同点: 不同点: 相同点:
-2-
【知识点一】函数的概念 1.函数的概念
一般地,设 A,B 是非空的实数集,如果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数 x,按照某种确 定的对应关系 f,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数 y 和它对应,那么就称 f:A→B 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function),记作 y=f(x),x∈A. 2.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思考 1:根据问题的条件,我们不能判断列车以 350 km/h 运行半小时后的情况,所以上 述说法不正确、显然,其原因是没有关注到 t 的变化范圈.
思考 2:问题 1 和问题 2 中的函数不是同一个函数,因为问题 1 中 t 的取值集合与问题 2 中 d 的取值集合不同.
思考 3:变量 I 是变量 t 的函数.
x≠1,
即
|x|+x≠0,
x>0,
所以 x>0 且 x≠1,
所以所求函数的定义域为(0,1)∪(1,+∞).
【例 4】答案:
序号 是否相同
原因
(1)
不同
(2)
不同
(3)
不同
(4)
相同
定义域不同,f(x)的定义域为{x|x≠0},g(x)的定义域为 R 对应关系不同,f(x)= 1 ,g(x)= x x 定义域相同,对应关系不同 定义域和对应关系相同
x2
(1)求函数的定义域;
(2)求
f
3 ,
f
2 3
;
(3)当 a 1 时,求 f a , f a 1 .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例 3-2】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① f x
x
2
x2
1 x
6
;
② f x x 10 .
x x
题型四 两函数为同一函数的判断方法
【例 4】试判断下列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
【例 1-2】写出下列函数的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
题型二 集合的区间表示法
【例 2】试用区间表示下列实数集
(1) x 5 x 6
(2) x x 9
(3) x x 1x 5 x 2
(4) x x 9x 9 x 20
题型三 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例 3-1】已知函数 f x x 3 1 .
④
×
x=1 时,在 N 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不满足唯一性
答案:B
2.函数 f x x 1 的定义域为( )
x2
A.(1,+∞)
B.[1,+∞)
C.[1,2) 答案:D
D.[1,2)∪(2,+∞)
3.下列各组函数表示同一函数的是( )
A. y x2 9 与 y=x+3 x3
C.y x0 与 y 1 x 0
(2) u 3 v3 ; (4) y x2
x
题型一 函数的定义 【例 1-1】根据函数的定义判断下列对应关系是否为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
(1)A={1,2,3},B={7,8,9},f(1)=f(2)=7,f(3)=8; (2)A={1,2,3},B={4,5,6},对应关系如右图所示; (3)A=R,B={y|y>0},f:x→y=|x|; (4)A=Z,B={-1,1},n 为奇数时,f(n)=-1,n 为偶数时,f(n)=1.
1. 设 M={x|0≤x≤2},N={y|0≤y≤2},给出下列四个图形,其中能表示从集合 M 到集合 N 的函数关系的有( )
A.0 个 C.2 个
图号 ①
正误 ×
B.1 个 D.3 个
原因 x=2 时,在 N 中无元素与之对应,不满足任意性
- 10 -
②
√
同时满足任意性与唯一性
③
×
x=2 时,对应元素 y=3∉N,不满足任意性
4.已知函数 f(x)=-1,则 f(2)的值为( )
A.-2
C.0
5.求下列函数的定义域:
(1
f
x
x2
6 3x
2
;
(2) f x x 10 ;
x x
(3) f x 2x 3 1 1 .
2x x
B.-1 D.不确定
【参考答案】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情景:①是;②不是.
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 x 与 y ,如果对于 x 的每一个值, y 都有唯一的值与它 对应,则称 x 是自变量, y 是 x 的函数;其中自变量 x 的取值的集合叫做函数的定义域, 和自变量 x 的值对应的 y 的值叫做函数的值域。
情景:请同学们考虑以下两个问题:
① y 1是函数吗? ② y x 和 y x2 是同一个函数吗?
B. y x2 1与 y x 1 D.y x 1, x Z 与 y x 1, x Z
答案:C
4.已知函数 f(x)=-1,则 f(2)的值为( )
【例 2】试用区间表示下列实数集
(1) [5, 6) (2) [9, ) (3) (, 1] [5, 2) (4) (, 9) (9, 20)
【例 3-1】已知函数 f x x 3 1 .
x2
(1)3, 2 2, ;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2)
f
3
1 ;
f
2 3
33 3 ; 38
(3) f a a 3 1 , f a 1 a 2 1 .
a2
a 1
【例 3-2】
答案:①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
x+2≥0,
x≥-2,
即
x2-x-6≠0,
x≠-2 且 x≠3,
得 x>-2 且 x≠3.
所以所求函数的定义域为(-2,3)∪(3,+∞).
②要使函数有意义,需满足
x-1≠0,
x ,按照对应关系,在数集 B 中部有唯一确定的数 y 和它对应.
【自我检测 1】
-1,5
【自我检测 2】答案:(1) 2
(2)(-∞,1)∪(2,3]
【自我检测 3】答案:B
【自我检测 3】答案:(2)
-8-
【例 1-1】答案:对于集合 A 中的任意一个值,在集合 B 中都有唯一的值与之对应, (1)(4)中对应关系 f 是从集合 A 到集合 B 的一个函数. (2)集合 A 中的元素 3 在集合 B 中没有对应元素,且集合 A 中的元素 2 在集合 B 中有两个 元素(5 和 6)与之对应,故所给对应关系不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 (3)A 中的元素 0 在 B 中没有对应元素,故所给对应关系不是集合 A 到集合 B 的函数. 【例 1-2】写出下列函数的对应法则、定义域、值域
_; ___.
第二章 一元二次函数、方程和不等式
【知识点三】函数定义域的求法
(1)要明确使各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条件是什么,函数有意义的准则一般有:
①分式的分母不为 0; ②偶次根式的被开方数非负;③ y x0 要求 x 0 .
(2)当一个函数由两个或两个以上代数式的和、差、积、商的形式构成时,定义域是使得 各式子都有意义的公共部分的集合.
x
为了得到函数更准确的定义,我们一起看下面几个函数,回答相应的问题:
问题一:某“复兴号”高速列车加速到 350km 后保持匀速运行半小时,这段时间内,列 车行进的路程 S (单位:km)与运行时间 t(单位:h)的关系可以表示为 S 350t .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