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及风险评估

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及风险评估


2014年6月13日成都地铁7号线火车北站630KVA箱变检修发生触电事故
(6) 有毒气体和物质 : 主要包括列车内、隧道内、车站 上和停车场区内出现有毒气体或物质。
2014年4月11日 重庆轨道交通6号线花卉园站外发生汽油泄漏事件
(7)恐慌 : 主要包括由于紧急情况到来时列车上乘客的恐 慌及其地面乘客疏散时的踩踏。
• (4 )环控通风系统 • 地铁环境密闭,空间狭窄,连通地面的疏散口相对较少,逃生路径长。 发生火灾,不仅或是蔓延快,而且积聚的高暖浓烟很难自然排除,并迅在 地铁隧道、车站内 蔓延,给人员疏散和灭火抢险带来相当大的困难,严 重威胁乘客、地铁职工和抢险救援人员的生命安全(据分析表明,火灾后 人员伤亡主要原因是烟雾窒息所致)。 环控通风系统故障、管理不到位 (将通风通道或风亭改作自行车停放处、商铺或其他管理用房),妨碍了 通风系统的正常运作,则势必扩大事故后果和影响。 • (5)给排水系统 • 在运营期间,给排水系统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有:污水乱排以及污 水、垃圾排入隧道等影响地铁内环境卫生,造成污染和职业伤害;给排水 管道的防腐、绝缘效 果不到位,发生渗漏现象等;隧道内排水系统不完 善,隧道防水设计等级不够,导致涝灾或地表水侵入,地面塌陷;车站出 入口的低平高度低于防洪设防要求,遇水 倒灌;杂散电流腐蚀给排水管 道等。
主要内容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轨道交通危害分类 风险风险分析 风险评估方法 风险评估程序 结束语
第一章 轨道交通危害分类
国际上城市轨道交通主要采用 RAMS安全管理规 范, 国内主 要 以 EN 50126 标 准 为 基 础,目前已经被引入为 GB/T20438.7-2006 国家标准。国内 已经引入 RAMS 管理的轨道交通线路包括北京地铁四号线、深圳地铁四号线、 上海地铁十号线和成都地铁一号线等,还有很多新建的地铁和轻轨都准备采用 RAMS 进行轨道交通的安全性管理。国内很多地铁专家和运营方比较赞同该管 理办法,认为是种新颖的管理模式。为此,讨论如何在实际项目实施中进行安 全风险评估非常必要。 对于危害的定义,各种标准的定义均不统一,在 EN 50126 中定义为对人 类造成伤害的一种实际状态,在 EN 50129 中定义为一种可能导致事故的状态, 而在 MIL-STD-882D-96 标准中,给出了危害比较全面的定义 : 任何可以导致 人员伤害、疾病或死亡的,或导致设备损伤或损失的实际或潜在的状况。实际 上,针对当前发展形势,该定义还不够完善,至少从当前比较关注的环保角度 来讲,缺少了生态环境污染带来的威胁。由此可见,在轨道交通中,从危害的 对象角度来看,危害主要分为人员危害、系统及其设备危害和生态环境危害 3 大类。本文将根据实际的轨道交通状况给出具体危害的分类。
第二章 风险分析
地铁运营安全的真谛就是要尽可能地保证乘客在候车——乘 车——出站整个过程中生命财产不受损害,并在一定时间内到达目 的地,因此我们应从人、机、环、管四个方面出发进行风险分析。
风险分析-人的因素 • 在设备硬件不能保障的紧急情况下,更凸显出人员的重要性,所以降低人员失 误对降低损害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系统中的人员主要有乘客和工作人员两大部分。 在设备硬件不能保障的紧急情况下,更凸显出人员的重要性,所以降低人员失误 对降低损害尤为重要。地铁运营系统中的人员主要有乘客和工作人员两大部分。 • (1 )乘客因素 • 从近年来地铁运营安全事故致因可见,不遵守乘车守则(主要表现在携带危险 品、乱动设备设施、自杀等)、人为故意破坏(主要表现有恐怖袭击、蓄意破坏、 偷盗等)、无应急技能或应急技能低(主要表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自救、不 能在工作人员指引下沉着冷静、紧张有序的疏散等)方面。从近年来地铁运营安 全事故致因可见,不遵守乘车守则(主要表现在携带危险品、乱动设备设施、自 杀等)、人为故意破坏(主要表现有恐怖袭击、蓄意破坏、偷盗等)、无应急技 能或应急技能低(主要表现在发生突发事件时不能自救、不能在工作人员指引下 沉着冷静、紧张有序的疏散等)方面。 • (2 )工作人员因素 • 现阶段地铁全国热门,而地铁行业院校或专业相对较少,因此地铁工作人员上 岗前很难达到岗位需求,如果再缺乏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对现阶段地铁全国热 门,而地铁行业院校或专业相对较少,因此地铁工作人员上岗前很难达到岗位需 求,如果再缺乏安全意识的培养、缺乏对“ 三品”的识别能力和自身处置各类 突发事件的能力,势必导致事态的扩大。
• (3 )通信、信号系统 • 地铁专用通信系统是直接为地铁运营、管理服务的,是保证列车及乘客 安全,列车快速、高效运作的必不可缺的信息传输系统。当发生紧急情况 时,通信系统应能迅 速转为应急通道,为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提供方便。 同时若通信系统的电源发生故障或通信设备本身发生故障等问题时,各种 行车、票务及控制信息出现间断性不 可靠传输,易会引发事故或使事态扩 大。地铁专用通信系统是直接为地铁运营、管理服务的,是保证列车及乘 客安全,列车快速、高效运作的必不可缺的信息传输系统。当发生紧急情 况时,通信系统应能迅 速转为应急通道,为防灾、救援和事故处理提供方 便。同时若通信系统的电源发生故障或通信设备本身发生故障等问题时, 各种行车、票务及控制信息出现间断性不 可靠传输,易会引发事故或使事 态扩大。 • 信号系统是整个地铁运营的大脑,它保证列车和乘客的安全,实现快速、 高密度、有序运行的功能。信号系统的不完善或信号系统设备故障,相当 于大脑瘫痪,则运营整体处于瘫痪状态,或者不能保证运营安全。
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及 风险评估
熊乾岗 2014.04.27
前言
随着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目前国内的很多大中型城市都在积极修建城市轨道交 通,它的飞速发展使得很多城市都形成了城市轨道交通网,给广大市民的出行带来很 大便利。但城市轨道交通也存在火灾、水灾、触电、触轨和人为越轨等诸多危害,一 直以来都是轨道交通承保风险较大的问题。为此,必须采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办法,统 筹考虑轨道交通建设与运营各个环节的问题,协助被保险人提高风险管控意识,采取 有效措施降低风险事故的发生,其中采用 RAMS规范进行项目管理就是保证系统安全 和可靠运营的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目前国内已越来越重视城市轨道交通运营风险管 理与风险控制,以下就是我司关于城市轨道交通危害分类及风险评估方案。
2015年4月21日深圳地铁乘客晕倒引恐慌人群奔跑踩踏致12人受伤
(8)意外 : 主要包括掉进列车与站台之间的间隙、从列车上跌落轨 道、在列车内跌倒、列车脱卡、被屏闭门或车门夹住 / 撞击、被卡 在屏闭门与列车之间、头顶物体掉落的砸伤、人员受困电梯和其人 员受困列车及意外停电。 (9)自然灾害 : 主要包括地震造成的脱轨、冲撞或系统毁坏,线路 附近工业事故造成的脱轨、冲撞或系统毁坏,侵蚀造成基础设施的 倒塌沉降构成的威胁,车站、轨道及其隧道浸水和雷电的袭击。 (10)环境污染 : 主要包括车站内、列车上的噪音过大影响周边居民 的生活,轨道交通中的设备在受热等情况下释放出有毒气体,由于隧 道、车站内设备的电磁辐射给周边居民和植被带来伤害。 如果再详细地分析,根据地铁运营组织过程、运营特性和地铁运营客 运服务危险有害因素,结合国内外地铁运营多发事故案例实际情况,地 铁运营风险可分细为:设备设施类风险、行车类风险、客运类风险、自 然灾害类风险和其他人为性风险等五大类。
(2 )车辆系统 • 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列车失控、轨道损 伤或断裂、列车脱轨、列车相撞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地铁 车梦的安全标志不醒目,可能造成机械伤人事故,并且在事故发生后, 不利于应急救援以及人员疏散;地铁列车内空调供暖等易引起火灾, 且列车关通道材料选择不当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烟气,加 重事故后果; 列车内的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当,可能引起人员伤亡事故。 地铁车辆在运营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列车失控、轨道损伤 或断裂、列车脱轨、列车相撞等都可能造成严重的伤亡事故;地铁车 梦的安全标志不醒目,可能造成机械伤人事故,并且在事故发生后, 不利于应急救援以及人员疏散;地铁列车内空调供暖等易引起火灾, 且列车关通道材料选择不当燃烧后会产生有毒烟气,加 重事故后果; 列车内的高压电器设备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当,可能引起人员伤亡事故。 • / 安全门与轨道连接,使屏蔽门/安全门与轨道等电位。因此,在地 铁屏蔽门安全门与轨道等电位。因此,在地铁屏蔽门/安全门处由于绝 缘和接地的问题,存在人员触电事故。
道上失去控 制,突然撞上马路中间的轻轨,造成轨道3号线轻轨柱受损
(3) 脱轨 : 主要包括车站、停车场及其车辆段内的列车脱轨, 引导错误造成的脱轨,列车撞击造成的脱轨,道岔位置的列车脱 轨及其列车信号系统故障造成的脱轨。
2014年07 月01日上 午,位于 辽宁大连 市金州区 保税区站 的一列轻 轨,在出 站准备调 头时,车 头脱轨, 所幸没有 人员伤亡。
(1)火灾 : 主要包括列车内、隧道内、车站上、停
车场及其车辆段的失火,也包括控制中心、设备房及其 轨道上的失火。
2013年5月28日28日早上8:30左右,重庆轻轨二号线牛角沱站一趟列车发生火灾
(2)撞击 : 主要包括列车与轨道或轨道上物体的冲撞列车与线 路设备或基础设施的冲撞,列车和人、列车与地面车辆的对撞及 其列车追尾及其方向错误对撞。
• (6 )其他辅助设施 • 站台、站厅设施可能存在的危险因素有:车站地面材料不防滑或防滑效果不明 显存在安全隐患,人员较多时,可能导致踩踏事件;地下车站站厅乘客疏散去、 站台及 疏散通道内及与地铁中地下商业等公共场所存在发生火灾的危险,且会 发生连锁火灾事故,不利于事故救援,是火灾事故范围扩大;地下车站站厅乘 客疏散区、站厅 疏散通道内有妨碍疏散的设施或堆放物品,不利于事故救援, 造成人员拥挤,使事故后果加重;车站的内建筑的装修材料选用不当,会发生 火灾,且产生有毒烟气, 加重事故后果;地下车站安全出口的设置不当,会造 成人员拥挤,引发意外事故,且事故发生后,不利于事故救援和人员疏散,使 事故范围扩大。 • 地铁车站站台边设置的屏蔽门/安全门,可以保证乘客安全,降低空调系统 运营能耗,对提高车站内环境舒适度都有明显作用。屏蔽门/安全门的设置应 适应各种运 营模式的要求,正常运营时为乘客上下车通道,火灾事故时配合 地铁运营模式要求为乘客提供疏散通道。屏蔽门正常运营中可能存在的危险 因素有:由于地铁车门的 安全标志不醒目,造成的机械伤亡事故,并且在事 故发生后,不利于事故救援和人员疏散。如果地铁采用接触轨受流方式,站 台仍存在电位层,站台边2米宽度范围 内需做绝缘层屏蔽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