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库设计导则
结构体系 底板形式
• 常用底板形式: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 抗浮设计:
结构体系 排水找坡
• 找坡方式:
地库顶板、底板均采用结构找坡,坡度及找坡方向一致,坡度一般为0.5%~1%。 顶板的找坡方向应结合重力流管线进行设计,尽可能保证同向同坡。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结构体系 建筑层高
• 层高定义及要求:
地库层高是指地库地面建筑完成面到顶板结构板面的垂直高度。
地库轮廓
地库轮廓一般取决于地库退界、地库层数、基坑支护形式、是否停车入户。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理想模型
如何确定地库轮廓?
• 确定地库退界
① 结合项目用地红线、当地建筑控制线退让规定确定地库可建的最大范围。
地库轮廓
• 确定基坑支护形式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基坑支护方式主要有以下两种: ① 地库范围最大:垂直支护。考虑垂直支护的构造和施工空间,地下室离用地红线的最小距离为4.5米,如果用地边界有围 板,要考虑避开0.5~1米的围板基础,地下室边线离用地红线距离5.0~5.5米。 ② 地库成本最优:放坡支护。基坑深度为H,地库退用地红线距离=3+H*放坡系数(由基坑深度及土质情况决定,常用取值 0.5~1.5)
方案设计
1、导视 2、车位划线
二次设计
设 计 管 理 部
营销管理部 项目事务部 项目管理部 财务/成本部
协助决策二次设计成果。 协助确认车位划线;牵头地库验收。 协调各分包施工顺序,确保图纸完整落地。 完成多方案运营、成本测算,协助方案决策。
地库规模
地库规模一般取决于规划车位数、地面车位数、机械车位数。
扩初设计
1、设备安装指导 2、验收
现场配合
方案报建
拿地 交付
规划方案
施工图报建
1、车位配比要求 2、人防设计要点
设计条件
1、柱网形式 2、顶板形式 3、层高 4、人防布置 5、停车效率 6、地库口部 7、排水找坡 8、塔楼单元入口 9、采光井 10、边角空间 11、设备用房 12、机械车位 验算项:停车效率
800~1200元/M2
2500~3500元/M2 2500~3500元/M2 3500~4500元/M2 3000~5000元/M2
• 支护形式与地库层数的关系
基坑支护形式与地库层数存在以下两种情况: ① 地库层数不受支护形式影响且为一层地下室时,首选自然放坡支护。 ② 支护形式对地库层数产生临界变化或地库层数为两层及以上时,需结合成本测算决定支护形式。
现场配合
① 结构体系(柱网、顶板形式;建筑层高)与项目定位匹配,经济性最优。 ② 停车效率最优,地库轮廓规整。
设备用房面积最优,尽量不占用停车空间。 管线布置、设备安装合理美观。 人防位置选择合理,分区经济。 关注地库归家流线观感,形成标准做法。
1、车位配比要求 2、人防设计要点
方案报建
规划方案
施工图报建
设计条件
1、柱网形式 2、顶板形式 3、层高 4、人防布置 5、停车效率 6、地库口部 7、排水找坡 8、塔楼单元入口 9、采光井 10、边角空间 11、设备用房 12、机械车位 验算项:停车效率
方案设计
1、导视 2、车位划线
二次设计
• 成果输出:
① 方案报建图、施工报建图、施工审查图、施工图。
设 计 管 理 部
• 案例:
某项目基坑支护设计有两个方案,方案一为一层垂直、二层放坡支护,方案二为两层放坡支护 方案一:支护费用1025万(860x5x0.2+740x5x2.236x0.02),土方费用24.8万(740x5x2.236x30) 方案二:支护费用276万(842x16.4x0.02),土方费用156万(842x15x9/2x30) 测算结果:方案一比方案二多618万(1049.8-276-156),故选择方案二。
地库规模 机械车位
• 优、劣势:
① 优势:有效提高停车效率;在相同车位数的情况下,地库面积更少,有效减少地库成本。 ② 劣势:层高要求高于普通停车库,土建成本较高;机械车位不能销售;需专业人员操作,并定期进行维护保养。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 技术要求:
• 设置原则:
① 机械车位的极限净高要求:3.6米。 ② 层高要求:有梁楼盖一般取4.9米,无梁楼盖4.6米。(首选无梁楼盖) ① 地库首选正常停车方式,慎用机械停车。(使用机械车位能产生减少层数等临界变化时再议) ② 机械车位的综合成本:建安成本+设备维护成本+管理成本
地库轮廓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建安成本
一层普通地下室 一层人防地下室 两层普通地下室 负一层普通地下室 负二层部分人防地下室 2500元/㎡ 3100元/㎡ 2100~2600元/㎡ 2500~3000元/㎡
人防布置
一层人防地下室 2100负一层;2600负二层 2100负一层;2600负二层非人防;3300负二层人防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规划车位指标
• 车位配比:
① 车位配比要求常见于项目的规划设计要点,作为项目车位的强制性指标。 ② 车位配比应与项目营销定位相匹配,出现较大偏差时应与规划部门沟通指标可否调整。
• 分区、分期建设:
① 建面较大的项目应考虑车位的集中或分区设置问题。常规方式应结合开发顺序、各分区定位,争取车位的分区、分期建设, 以达到各分区车位合理配置、减少资金占压等目的。
(一)地库设计审控要点
• • • • • • • • •
(二)模拟操盘
• 珠海万科城地库设计分享
管控点:管控项概括;各阶段管控目的及相关部门职责 地库规模:规划指标;地面车位;机械停车 地下室轮廓:确定边界、层数;支护形式;停车入户 结构体系:柱网形式;顶板形式;建筑层高;抗浮设计 停车效率:车位布置;理想模型 地库口部:车行口部;楼栋单元口 设备布置:设备用房;管线布置;设备安装 人防设计:计算方式;布置原则 效果控制:地面面层;导视系统;交通设施
方案一
方案二
地库轮廓
• 决策是否停车入户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当地库层数为一层且地库面积不能覆盖所有塔楼时,需决策是否需要停车入户: ① 是否存在运营要求,考虑部分楼栋不做地下室,抢预售节点。 ② 若地库边界距离核心筒较远时,需考虑增设通道的代价是否高于停车入户产生的溢价。 ③ 不考虑停车入户的楼栋,须在就近的人行出入口与塔楼架空层之间设置风雨连廊。
方案报建
规划案
施工图报建
• 成果输出:
1、车位配比要求 2、人防设计要点
设计条件
① 地库导视系统。 ② 交通设施设计图。
1、柱网形式 2、顶板形式 3、层高 4、人防布置 5、停车效率 6、地库口部 7、排水找坡 8、塔楼单元入口 9、采光井 10、边角空间 11、设备用房 12、机械车位 验算项:停车效率
设计条件
确定总车位数、地面及地下车位数。 明确车库退界,确定地库最优边界。 确定是否停车入户。 获取人防设计要点。
1、柱网形式 2、顶板形式 3、层高 4、人防布置 5、停车效率 6、地库口部 7、排水找坡 8、塔楼单元入口 9、采光井 10、边角空间 11、设备用房 12、机械车位 验算项:停车效率
结构体系 顶板形式
• 常用顶板形式:
造价排序:无梁楼盖<框架梁+加腋板<有梁单向板<有梁大板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无梁楼盖
有梁单向板
有梁大板
框架梁+加腋板
• 无梁楼盖优劣势:
① 优势:柱跨较多时,造价有明细优势;板厚可消化人防顶板厚度的要求。 ② 劣势:项目须无嵌固端的要求;层高对管线布置要求较高。 有梁楼盖优先选用框架梁+加腋板。
结构体系 柱网形式
• 常用柱网形式:
柱网形式
柱网尺寸(米)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大柱网
7.8~8.1×7.8~8.1
中柱网
7.8~8.0×(4.8+4.8+6.2)
小柱网
5.4×(4.8+4.8+6.2)
示意图
层高要求 (非人防梁板式) 成本测算
3.6m 待成本提供
3.5m
3.4m
• 小柱网优劣势:
① 优势:地库层高降低,埋深和开挖量减小;柱截面尺寸减小;地库底板减薄,钢和混凝土含量下降。 ② 劣势:地库观感下降;车道底限宽度增加至5.7m;桩基数量增加;人工成本较高。 小柱网的经济性在人工成本较高、地下水位较低的地区受影响较大,成本测算时应充分考虑。 目前仅推荐在极限成本、回迁房、保障房等项目中使用。
方案设计
1、导视 2、车位划线
二次设计
设 计 管 理 部
营销管理部 项目事务部 项目管理部 财务/成本部
提供项目定位,协助决策地面车位比例、是否停车入户、是否机械停车。 牵头与规划局沟通车位配比;牵头与人防办沟通人防设计要点;购买地形图、 梳理市政管网接入点。 牵头选择基坑支护方式。 提供多方案运营、成本测算,协助方案决策。
支护形式
放坡支护 放坡 喷锚 一层地下室
适用层数、条件
一、二层地下室,周边有放坡空间
造价(每平米支护面)
100~200元/M2 500~600元/M2
重力式挡墙
垂直支护 桩锚 桩撑 连续墙加内撑 双排桩
一层地下室
两层地下室,允许施工锚索 两层及以上地下室 两层及以上地下室,地下室侧壁和支护合二为一 两层地下室,不能采用锚索及内撑
方案设计
1、导视 2、车位划线
二次设计
地库设计关注项
管控目的及各部门职能 设计前期
• 管控目的:
1、确定地库车位数量 2、确定地库边界 2、估算地库层数 3、是否停车入户 4、剖面关系
地库设计管控要点
设计前置
1、设备布置 2、集水井、排水沟 3、地面做法 4、消防车道反馈 5、抗浮设计 验算项:结构经济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