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以外语浸润式学习法开展原典英语教学的研究报告单
以外语浸润式学习法开展原典英语教学的研究报告单
解决问题
的行动
与方法
1.坚持聆听最大化,想方设法让孩子多听,为孩子营造一个地道英语的语用环境。在家每天不少于30分钟的英语聆听;在校,教师可以在课堂设计上加入聆听环节,有目的地让孩子聆听英语,知道孩子在家如何听英语。也可以用点心思在孩子午睡前、大课间自由活动时、甚至是练字、画画、做手工的时候播放经典故事音频给孩子聆听。总言之就是抓紧一切可以时间,浸润式地让孩子听英语,做到聆听最大化。
4.教师课堂上精彩的故事讲述,结合动作、表情讲故事,增加课堂趣味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同时在课堂设计中适当加入故事剧本表演,故事演绎的比赛,让学生对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对培养学生喜欢聆听英语故事有很大的帮助。绝大部分学生能在聆听学习原典英语的过程中,养成良好的听英语的习惯,做到了浸润式的英语学习,相信对以后的英语学习会有很大的帮助。
2.设计课堂小组活动,锻炼每个孩子的未来领导力(LTP教学法)。让学生分小组自由完成看图复述的环节,做到让每个孩子都开口说英语。每节课抽查不同小组的学生进行展示,并做好记录,及时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学习,或者便于教师调整教学进度、策略等。
3.加强家校联系,督促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工作,陪伴孩子养生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每天,在课余后,学生需要利用各种零碎时间完成聆听英语不少于30分钟的作业,并且需要家长确认签名,老师会每天检查学生在家听英语的情况,并根据情况,与家长进行沟通,以及对学生进行教育。老师根据课程进度布置相关的录音作业或者视频作业,由家长协助发至英语学习群,由老师逐一点评,提点发音以及表演需要注意的地方,帮助学生更好地改善语音语调。
6.学生对聆听英语故事有很大的兴趣,喜欢聆听故事,并养成了爱听英语故事的习惯,不需要父母、老师监督能做到自觉地聆听英语。
7.学生对于学习英语不再排斥,学习英语不再感到枯燥无味,能慢慢地做到自学英语,不拘泥于课本的知识,根据自己的能力超前学习更多的英语知识,做到比同龄人高出一个层次的英语学习能力。
8.能把学过的故事绘声绘色地演绎出来,并能在小组内完成故事剧本的表演。
研究反思
在我们的课题研究实践过程中,比较难的是起步阶段。学生面对的是新的英语学习模式,新的英语学习教材,而学生在家需要学习的时间也由原来的10~15分钟,变成每天至少30分钟的纯聆听。面对还比较陌生的英语故事,学生出现不同程度的抗拒情绪和自卑情绪,这时候我们老师需要及时给予学生指导和安抚,鼓励并设置相关激趣的活动来调节浸润式聆听这一活动。同时,家长也是比较紧张和担忧这一种浸润式聆听原著英语故事的学习方法的,因为我们的音频素材,并不是很多家长能听得懂,家长的不安也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学习。所以,在初期与家长沟通也是一门学问。而能否高效地践行浸润式的英语学习模式,很大程度是依赖家长的配合与支持。所以必须做好家长的思想工作。
5.建立激励的、可持续性的奖励机制,鼓励孩子继续努力,认真习得英语。在原典英语教学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利用课室文化设置的英语红花榜,《家校联系手册》中聆听打卡的盖章,以及后来使用的电子评价方式--优化大师,都在一定程度上激励着学生不断往积极的方向发展,也使得英语学习增添了不少的趣味。
初步成效
1.通过大量的原典英语聆听输入,反复输入,两个原典英语实验班的学生词汇量已经非常丰富,为孩子们接下来的英语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下一步研究计划
原典英语入门级教材最合适的开始时间是一二年级,学生在一二年级便能够累积大量的、丰富的英语词汇量和地道的英语表达,这时候学生能都达到的英语水平远超于中高年级的学生英语水平。针对三四年级需要兼顾人教版英语教材的学习,课时上也受限制,如何更好的延续一二年级打下的坚实基础,保持学生继续保持良好的英语学习习惯,这是我们需要再研究的内容。
2.学生在课堂上更加积极活跃,初步形成英语思维能力;
3.有比较多的学生在学习原典英语的过程中,进步非常明显,英语学习潜能被激发;
4.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有比较大的提高,在课堂以外的时间能积极主动地自主进行聆听学习,课堂表现力也有了提高,变得更加大胆自信了;
5.通过小组式的互动,让孩子有更多机会运用英语,培养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培养了一部分小组长和英语领导者;
而在课题研究的过程中,我们老师也确实收获了不少惊喜,有些孩子一开始表现平平,慢慢地适应学习以后,便找到了自己的学习方向,能够自主进行预习和视频作业的完成,进步非常大。课堂上我们会有意识地贯穿一些日常用语,渐渐地也发现很多孩子能在生活中引用所学知识,这令家长和我们都倍感高兴。
除了在研究的过程收获,我们也发现有很多不足,譬如在浸润式英语聆听教学模式上的探究,对于每一个故事最后总结的呈现方式,以及对于大班教学中,我们对于每一个孩子的关注度以及指导性是否到位,等等,都是需要我们继续研究和反思,以便更好地实现高效地、持久的英语学习。
附件2:xx区教育教学小课题研究报告单
课题名称
以外语浸润式学习法开展原典英语教学的研究
课题主持人
教龄
职称/职务
小学英语二级教师
学科
分类
英语
学校
其他研究人员
实践中的
问题与困惑
小学低段的英语学习,主要是以激发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英语学习习惯为主。因此,在原有的攀登英语基础上,我们引用原典英语的故事,结合各种英语童话歌谣,开展浸润式的原著经典英语童话故事的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大量的、丰富的聆听基础下,学习地道的、原著的、经典的英语童话故事。学生对于这些故事是熟悉的,为教学开展奠定基础,使得英语教学活动得以顺利开展,并且让学生的英语口语水平、口语表达能力进步不少,但在开展的进程中,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随之而来。讲故事的课时太多孩子容易产生厌倦,课时太少则很难掌握和复述故事;大班教学中孩子比较多,每个孩子掌握知识的能力和速度不一样,极易产生两极分化的现象;家庭学习中的监管不到位;学生学习故事后能够积累大量的英语词汇和表达,水平远超于接下来三年级的英语教材,如何更好地衔接二三年级的英语学习······这些均是我们在课题实践的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和困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