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核电站水化学

核电站水化学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3 结构材料和腐蚀产物的活化
3.结构材料原子核的活化
如能量为2.5MeV的中子与结构材料作用时,很容易形 成 58Co;在以不锈钢材料为主的反应堆中,结构材料原 子核活化形成的放射性核素主要是54Mn,58Co和60Co。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半衰期
27.8天
生成反应
50Cr(n,γ)51Cr 58Fe(n,γ)59Fe
71天 314天
45天 65天
54Mn
54Fe(n,p)54Mn
95Zr
94Zr(n,γ)95Zr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3 结构材料和腐蚀产物的活化
2.沉积物的活化 由沉积物活化产生的放射性与沉积物增长速度成正比。 而影响核素和腐蚀产物沉积的因素有: ①溶解度:溶解度越小,核素的沉积越厉害。稀土元 素和Zr等裂变产物最易沉积。 ②金属表面状况:裂变产物在不锈钢表面的沉积率较 在碳钢表面的高、在未氧化表面的沉积率又比在氧化表 面高。 ③冷却剂的温度和pH。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2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的释放
1.裂变产物在氧化物燃料中的状态 裂变产物的存在状态及其挥发性决定了其从燃料中释 放的速率。一般说来: 具有最大挥发性而又不和任何元素化合的惰性气体的 释放速度最大; 碱金属和卤素由于氧化物不稳定且元素态的蒸气压较 高,故具有较高的释放速率; 其它的元素的释放速率取决于其元素态或氧化态挥发 性以及形成氧化物的自由能的大小。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2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的释放
2.裂变产物从燃料中逸出 (2)扩散
800℃以上时,扩散是裂变核释放的主导因素。稳定、 长寿命的裂变产物主要通过扩散从燃料中逸出。 缺陷阱迁移模型:裂变产物进入燃料缺陷(原有的 或反冲核造成的)或烧结时生成的密闭孔中,这些缺陷 或孔称为捕阱,进入捕阱的裂变气体可以从这些捕阱中 逸出。
18O(n,γ)19O;18O(p,n)18F; 2H(n,γ)3H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1 冷却剂及其中杂质和添加物的活化
添加剂的核反应 可溶性中子吸收剂的核反应:10B(n,2α )3H
pH调节剂的核反应:6Li(n,α )3H
杂质的活化 随补水或首次充满反应堆的水带入的杂质的活化。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2 水溶液中裂变产物
4.2.2 惰性气体裂变产物
冷却剂中主要的惰性气体裂变产物为长半衰期的85Kr (T1/2=10.8年)和半衰期较长的133Xe(T1/2=5.27年)。溶 解在冷却剂中的惰性气体不与其它物质相互作用,对器壁 也没有吸附作用。当系统中有自由液面存在时,惰性气体 会从冷却剂中缓慢逸出。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2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的释放
3.裂变产物从燃料包壳缺陷的释放
dN L rN f N L K d N L dt
Nf、NL——燃料和冷却剂中的核素数目; λ——衰变常数; Kd——核素在冷却剂中的减少率(核素在离子交换剂上的吸附、 设备表面的沉积或泄漏等引起的减少); r——逃逸率系数,定义为单位时间内裂片核由燃料包壳缺陷中 释放出来的份额,单位为1/s。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2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的释放
2.裂变产物从燃料中逸出 (1)裂变反冲
自身释放:靠近燃料表面的反冲核藉 助本身的反冲能量脱离燃料基体。
击穿释放:燃料深处的反冲核使晶 体破坏,将晶格中残存的挥发性裂变产 物带出。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2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的释放
2.裂变产物从燃料中逸出 (3)短半衰期核素的逸出 短半衰期核素可能在到达燃料表面之前就已经衰变 成了其它元素。半衰期约短,逸出率越小。但由于短半 衰期核素所站的放射性份额较大,因此估算期逸出率具 有重要意义。 实验证明:扩散系数相同的挥发性核素的逸出率与 衰变常数的平方根成反比。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2 水溶液中裂变产物
4.2.3 其它裂变产物
裂变产物的衰变。 裂变产物的净化去除。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惰性气体裂变产物 核素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3 结构材料和腐蚀产物的活化
1.腐蚀产物的活化 由腐蚀产生的产物被活化后转移到冷却剂中而导致冷
却剂放射性增加。
核素
60Co 58Co
半衰期
5.28年
生成反应
59Co(n,γ)60Co 58Ni(n,p)58Co
核素
51Cr 59Fe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冷却剂及其中杂质和添加物的活化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的释放 结构材料和腐蚀产物的活化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1 冷却剂及其中杂质和添加物的活化
冷却剂自身的核反应
16O(n,p)16N; 16O(p,α)13N;17O(n,p)17N;
海军工程大学核能科学与工程系
4.1 压水堆放射性物质的来源
4.1.2 燃料元件中裂变产物的释放
3.裂变产物从燃料包壳缺陷的释放 影响裂变产物释放的因素主要有两个方面: (1)元件破损数量和元件破损程度。 元件破损数量越多和破损程度越严重,裂变产物释放越 厉害。 (2)堆功率,即与燃料温度有关。 温度引起裂变产物的扩散速度。在温度变化过程中,穿 过包壳缺陷进入的水分又夹带裂变产物返回冷却剂中。
4.2 水溶液中裂变产物
4.2.1 水溶液中的放射性碘
放 射 防 护 规 定 : 131I 在 露 天 水 源 中 的 限 制 浓 度 为
6×10-10Ci/L ,在放射性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最大允许
浓度为9×10-12Ci/L。 碘在气液两相间的分配与溶液的 pH 、碘的浓度、碘 的形态(有机碘的挥发要比元素碘大得多)和溶液 温度等有关。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