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稳层施工技术交底
3) 拌和站拌和混合料必须连续、均匀。拌料过程中试验室要按规定频率对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合料的各项指标 进行检测。
(4) 运输 1) 采用自卸汽车运输拌好的混合料。必要时加覆盖以防水分蒸发,使混合料运至现场摊铺后 碾压时含水量不小于最佳含水量。运料设备要充足,确保拌和后的混合料能及时摊铺。 2) 卸料时,运料车在摊铺机前方 20~30cm 停车,防止碰撞摊铺机,由摊铺机迎上去推动卸 料车,卸料过程中运料车挂空档,靠摊铺机推动前进,卸料速度与摊铺速度相协调。 3) 在拌和站车辆受料时,为保证混合料装车的均匀性,拌和出料时在备满一储存仓后才进行 卸料,装车时运输车前后移动,分三次装料,避免混合料离析。 4) 执行运输车辆发单制度,每车一单。装料时,后场有专人详细记录车号、车数、出料时间 等。在前场,设专人指挥运输车卸料,并做好运输数据和摊铺时间的记录,确定合理的运输车辆 配置。 (5) 摊铺整形 根据基层试验段数据,暂定松铺系数为 1.3 摊铺。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及时适当调整。 当拌和好的混合料运至现场,应马上按松铺厚度均匀摊铺。开始摊铺前,应将两侧分料器接头 处离析混合料清除。摊铺中如有离析现象,应用人工进行找补,同时注重含水量大小,及时反馈拌 和场进行适当调整。 开始摊铺 3~6 米长时,应立即检测摊铺面的标高和横坡,不符合设计要求时,应适当调整熨 平板高度和横坡直到合格,再进行摊铺。正常施工时,摊铺机每前进 10 米,检测人员应检测一次 摊铺机的标高、横坡。并做好虚铺厚度记录。摊铺面上的泥块及大颗粒的石块人工拣除。 摊铺过程中要保持摊铺机的速度恒定,应考虑拌和场的生产能力与摊铺速度相匹配,避免中途 不必要的停机,摊铺速度在 1.0~3.0 米/分钟。另外,也要保证摊铺机的夯锤或夯板的震捣频率均 匀一致,这些数据均可通过试验段总结出来,一旦得到可靠数据,就要恒定使用,不得随意调整。 摊铺机摊铺混合料时,因故中断然 2 小时或一天的工作段结束时必须设置横缝,摊铺机应驶离 混合料未端。 (6) 碾压 压路机的选择:建议采用配备较大吨位的振动压路机两台,双钢轮(或三钢轮)、胶轮压路机 各一台。 碾压遵循试验路段确定的程序与工艺,驱动轮朝向摊铺机方向,由路边向路中、先轻后重、先 下部密实后上部密实、低速行驶碾压的原则,避免出现推移、起皮和漏压的现象。压实时,遵循双 钢轮初压 2 遍→轻振动碾压 1 遍→重振动碾压 3 遍→胶轮(或钢轮)收面碾压 2 遍的程序,压至无 轮迹为止。注意初压要充分,振压不起浪、不推移。碾压完成后检测压实度。 压路机碾压时应重叠 1/2 轮宽。压路机倒车自然停车,无特殊情况,不许刹车;换挡要轻且
按时完成。 1.2 施工准备
施工前做好充分准备工作,确保按计划有序进行,施工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 1、认真熟悉图纸、了解设计意图,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 2、做好技术、安全交底工作,合理规划交通,避免交通事故发生。 3、好施工用电、用水的供应工作。 4、施工机械设备准备工作和各项材料的选择与进场,确保工程施工需求。 5、对基面进行清理并报监理验收。 6、提前做好原材料取样检测和各种配合比设计,制定施工检验试验计划。 1.3 路面基层水泥稳定碎石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本次进行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的路段基层结构为: 16cm 厚 4%水泥稳定碎石下基层 + 32cm 厚 5%水泥稳定碎石上基层。共分三层施工,每层施工(压实)厚度为 16cm。原则上上下层 施工时间间隔为 7d 养护期,根据施工总体进度计划,并参考烟台地区常用的施工工艺,本年度施 工的水泥稳定碎石采取:第一层(4%水稳)与第二层(5%水稳)连续铺筑,第三层与下两层间隔 7d 养生时间后铺筑。 第一、二层连续摊铺时间控制原则为:第一层碾压合格后,在水稳初凝前铺筑第二层水稳。
施工时采用流水作业法,使各工序紧密衔接。特别是要尽量缩短从拌和到碾压之间的延迟时间。
一般不超过 2h,根据含水率最大不超过 2.5h。 1.3.1 工艺流程
路面基层施工工艺流程为:施工准备→施工放样→混合料运输→摊铺整形→碾压→覆盖养 生。 1.3.2 施工方法
(1) 施工准备 1) 对原材料水泥、碎石、水进行质量检验,做好备料工作;由试验室进行配合比试验并报监 理批准;试验确定混合料的最优含水量和最大干密度。 2) 对参与施工的现场管理人员、施工技术人员、作业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培训工作。 3) 对下承层表面进行检查和修补,把浮土和杂物清除干净,并整型压实,表面要求平整、坚 实,符合规定的高程、宽度、横坡度,不能有松散材料和软弱点,并报请监理对基面验收。 4) 对拌和站及摊铺设备进行调试,检查、保养。 5) 在进行水稳基层铺筑前视路面干湿情况,如比较干燥用水车雾状喷洒,以工作面湿润没有 积水为宜。 (2) 测量控制 放样前,测量人员要对工段技术员进行控制点、水准点交底,控制测量资料必需是监理认可的 资料,并对测量、放样数据进行抽检。 为精准控制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精度,道路控制线至少保证边线、中线三条控制线。道路和断面 高程控制点,直线段 10m/断面,曲线或弯段 5m/断面。 摊铺机施工选用Φ2~3mm 的钢丝作为基线。张拉长度 100~200m 为佳,且须在两端用紧线器同 时张紧,避免因钢丝不紧而产生挠度,张拉力为 1KN。钢钎选用具有较大刚度的Φ16~18 光圆钢筋 进行加工,并配固定架。固定架采用丝扣为好,便于拆卸和调整标高;钢钎间距一般采用 5~10m。 钢钎应打设在离铺设宽外 30cm~40cm 处。 内外侧均用钢丝控制标高,标高误差控制在-2mm、+5mm 间。钢钎必须埋设牢固,在整个作业期 间应有专人看管,严禁碰钢丝,发现异常时立即恢复。 测量人员紧盯施工现场,经常复核钢丝标高。 (3) 水稳混合料拌和 1) 拌和站设置电子称量仪并鉴定合格。在拌料前进行配合比的调试并进行试拌,确定各料仓 的皮带转速,严格控制各料仓的材料用量,试拌制的混合料级配组成、含水量都应满足规范要 求。 2) 混合料拌和时,随时观察并检测含水量,控制最佳含水量。若遇到大风和高温天气,对混 合料的含水量应作相应上调 1~2%,使混合料运到现场摊铺后碾压时含水量接近最佳含水量。
项目(产品)名称 交底地点 交底时间 交底文件名称
交底组织人(签名) 交底人(签名)
技术交底记录表
编
道路工程施工
号:JSJD2014-
2014 年 月 日 水泥稳定碎石施工技术交底
接受人(签名)
交底内容(可加附件):
1.1 交底目的 根据道路工程施工图纸内容,指导道路工程水泥稳定碎石施工,确保道路路面工程保质、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