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收获成长与进步(总4页)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收获成长与进步(总4页)

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收获成长
与进步(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作为一名刚刚踏上班主任工作岗位的新人,接手新的班级已经两月有余。

从最初的师生之间互不认识,到如今学习、纪律、卫生等各方面工作井然有序,师生关系和谐融洽,这期间很多的领导和前辈给了我鼓励与肯定,同时也感激我的学生们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我这位新老师的包容与支持。

对于班主任工作的印象更多地源于自己学生时代的感悟。

繁杂琐碎是绝对的,马不停蹄、加班加点也是常有的情景。

同时,作为班集体的管理者和决策者,班主任在处理班级事务中不仅需要广阔的胸襟,更要有润物细无声的细腻;不但要有大刀阔斧的气魄,更要做洞察秋毫的敏锐。

而前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真正的教育是自我教育,是实现自我管理的前提和基础;自我管理是高水平自我教育的成就和标志。

”因此,在班级管理进程中锻炼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让学生在自我管理中收获成长与进步,是我所认为的班主任管理成功的体现。

班级建立初期,我一直严格要求学生,在尽可能多的时间里走近我的学生,督促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和卫生习惯;班级事务决断中不偏不向,公平、公正地对待每一位学生,对事不对人,坚持“一碗水端平”;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发展,宽容学生的不足,用赞许的眼光看待自己的学生,走进学生的内心,让学生悦纳自己,悦纳老师,悦纳集体……我想,学生被一步步地督促着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之后,在一种和谐民主的集体氛围下实现自我管理便不再是难事。

一、从严治班、依规执行,培养优秀的学风、班风,督促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自我管理能力的高低首先和自觉水平高低有直接关系。

班级建立初期,学生来自不同的成长背景和教育环境,因此学习、卫生与生活习惯上都有很大的差异。

有些初中以来就保持优秀的学生,作业一般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他们卫生习惯也比较好,对集体分配任务大多认真执行;相形之下,有些纪律观念淡薄的学生无论是对作业还是集体个人卫生,都会有种不屑于一做的态度。

因此,在这个时期,我倾向于采取铁腕政策:制定各样的班规条例,所有学生无论以前行为习惯如何,在新的班级里都要不折不扣地落实各项规定。

在这个
时期,我认为班主任需要投入很大的精力与时间去纠正和管理学生的行为习惯,促使每一位集体成员能把新班级的班规条例当成一种习惯。

刚开学前后,每天早晨收家庭作业成为了一个难题,课代表不论如何催都会有同学拖拖拉拉不愿按时交。

不论是没有完成而不肯交作业,还是做了却没有交作业的意识,对于影响班级收作业进度的现象,我采取的是逐一筛查的方法:为每位课代表配发一张班级花名册。

每天清早收作业时,课代表将花名册编好当天日期放于于“作业收发处”。

交过该科作业的同学就在自己名字相应处打钩,这样没有交的同学就显而易见。

我会在早自习之前挨个问明原因,并进行适当的批评教育。

在这种严格要求下,学生又最初的被逼着交作业,转为了自己主动交作业。

目前,我们班作业收交情况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进。

我的目标是在坚持一段时间,即便不需要花名册排查,学生也能将每天进班后自觉交作业当成一种习惯。

二、加强班级管理,管理中一视同仁、公平公正,让学生服从班主任管理。

人非圣贤,对人对事存在感性和主观是常态。

在班级里,总有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是老师们操心的对象;也有很多让老师省心的孩子,总能很好地领会老师的心意。

因此,作为一名新班主任的我,难免在一开始就有些先入为主地更加喜欢一些孩子。

但是我也深知,班级里定下的各项规定,并不仅仅是约束一撮人,它们针对的是全部学生。

所以为了树立自己在班级里的威信,在班级管理中我尽力地摒弃自我的喜恶,一视同仁地对待每一位学生,遇事抓现行,对事不对人,做到“一碗水端平”。

学校在开学之初的大会上就对高一全体学生提出了手机使用规范:课堂(含自习课)上不允许手机出现在桌面上、出现在手上,不允许手机发出声响,更不允许玩手机。

如若违反规定被发现,手机收缴,至期中考试后家长携学生来认领。

在后续的学前教育中,我也做出了强调这条纪律,并且在全班同学中得到了认可。

开学之初风平浪静,但慢慢地就有学生在课间十分钟时间里拿出手机消遣一下。

9月中旬的一天,我照例去班里巡堂,恰逢语文课课堂测验,一眼望去,同学们在很安静地做题,似乎没几个人人注意到后门进来的班主任。

突然,最后面一排一位借读学生拿出了手机。

我在他身后盯了一会儿,他身边的有些学生也看到了,但没人敢提醒。

我犹豫片刻,如果对他的行为睁
只眼闭只眼,似乎再说不过去;但是他成为班里第一个被没收手机的,必然会不服气,也许会“得罪”他。

最后我还是走到他跟前,拍了他一下,示意他关机。

随后,我拿走了他的手机。

中午在班上我向全班学生交代了这件事,并以此为典型希望威慑到其他学生。

事情过去才一个礼拜,有一天中午13点到班后,班上学生都安静的在座位上干自己的事,中间组的有位女生似乎还没有从手机的世界里走出来,依旧自顾自地玩,我足足盯了她五分钟,她依旧没有停止。

班上许多同学都注意到了这一点,包括之前被没收手机的男生。

此时我走下讲台,这时她才反应过来,赶紧把手机藏进抽屉里,满脸通红地看着我。

没有什么好解释,我没收了班里的第二部手机。

这既是对班规的一种交待,更是对大家的一种约束:规矩是所有人的,需要对集体每一位成员起到约束。

从那以后,班里又回到了开学初的风平浪静,没有人希望成为第三个吃螃蟹的人。

平等地面对学生的错误,对于惩罚措施,一视同仁,不偏不倚,才能获得更多人的服从。

三、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净化学生的心灵,努力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从两方面入手,一是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一是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

重视班会,开好班会,为的是在班中形成正确的舆论导向,形成良好的班风学风,为学生提供一个向好的大环境,重视的是学生的共性。

配合学校各项工作,我们班积极开展了许多有益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明事理、长见识。

高一的学生已经是十五、六岁的人了,很多道理都明白,但自尊心也很强,直接的批评换回来的可能是思想的叛逆,利用班会课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的好处,就是避免单调重复的批评说教而引起学生的反感,容易为学生接受,能切实帮助学生澄清思想上的模糊认识,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

开班会不一定要等一节完整的课,我时常利用一些零碎的又不影响学科学习的时间开短小精干的班会,事实证明也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不必长篇大论,及时把发现的不良思想的苗头一针见血地指出来,对事不对人,进行警示性的引导教育,往往能把一些影响班风、学风的不良思想消灭在萌芽阶段。

重视与学生的思想交流,多与学生谈心,注重的是学生的个性和因材施教。

我常利用课余时间和学生促膝谈心,及时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育。

在这个时候,我就是他们的好朋友,尽量为他们排忧解难,也正因如此,我与班上大多数学生的私下里关系都很不错,大家也会喊我“亮姐”或者“亮妈”。

每每如此,收获的便是种为人师的感动与被认可。

就如同魏书生说过的:“班级像一个大家庭,同学们如同兄弟姐妹互相关心着、帮助着,互相鼓舞着、照顾着,一起成熟了,长大了,便离开了这个家庭,走向了社会。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对每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发展有着巨大的教育作用。

从八月底新集体成立至今,一路走来,我感受着学生的改变与成长,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进步。

虽然时常还是会有些手忙脚乱、力不从心,面对很多突发情况会不知所措。

但总体来说,当前的各项班级事务还在有条不紊中不断开展。

教育的目的是使人向着好的方向发展,所以我当竭尽全力去培养我的学生们,去建造我们的班级体,让孩子们在自我管理中收获自己的成长与进步。

在这个新的工作岗位中,我将一直以学习者的姿态和热情去努力耕耘,将自己的梦想落实在每一位孩子通往成功的道路上。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