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丹柯》(内含两个优质课件)
《丹柯》(内含两个优质课件)
13
在这里,小说使用“快乐”“强壮”“勇敢”这样三 个形容词是否有深意? 1、极力描写森林给这些落难人群的恐惧和压迫感。 2、写出这些身体强壮的人平素貌似勇敢,实则在关
键时刻缺乏挑战困难、拯救族群的勇气(讽刺)
14
正当他们准备去做奴隶时,丹柯出现了“你们不 能够用思想移开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 会得到什么结果的。为什么我们要把我们的气力浪 费在思想上、悲伤上呢?起来,我们到林子里去, 我们穿过林子,林子是有尽头的,世界上的一切都 是有尽头的!”
9
二、写作背景 《丹柯》与《伊则吉尔老婆子》
《 丹 柯 》 选 自 《 伊 则 吉 尔 老 婆 子 》, 是 高 尔 基 1895年创作的一部浪漫主义作品。当时俄国正 处于大革命的准备时期,黎明前夕的黑暗,正 需要一种精神的鼓舞和道路的指引,所以高尔 基塑造了“丹柯”这一光辉的勇士形象,希望 能照亮人们黑暗中的心灵,鼓舞人们追求胜利、 走向光明。
10
三、情节要点(自读课文,在文中划 出)
11
四、主题分析
小说的一个重要母题:
英雄(丹柯)
12
探究:本文的主题是怎样展现出来的?
(一)序幕的“抑彼扬此”与主题基调的奠定 丹柯的故事出自伊则吉尔老婆子之口,由于它是一
则民间传说,小说沿用了讲故事中最为传统的第 三人称叙述口吻。 故事在一开头就为丹柯的出现拉开了序幕:一群生 活在草原上,快乐、强壮、勇敢的人被另一凶残 的种族赶到不宜生存的林子深处去了,惟一的出 路是穿越森林到另一片草原上寻找生机。
2、自我牺牲的行为使一种伟大的力量,震慑了众人
丹柯:快乐安详—怒火—怜悯—掏出自己的心
3、有价值的东西被摧毁使得主体的悲剧意味更浓了
族人为胜利而欢呼,忘记丹柯,胆小之人踩灭他燃烧的心
17
(三)浪漫主义手法对主题表达效果的加 强
丹柯将众人引向光明却遭到诋毁与误解,一颗勇敢而骄 傲的心却被胆小鬼踏灭,如此种种颇有鲁迅笔下启蒙者的 味道。不同的是,丹柯是一个浪漫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 而鲁迅笔下却是现实主义的悲剧英雄形象。
20
主题总结
小说通过精心设置的人物出场、一波三折的情节结 构、浪漫主义的表现手法成功塑造了丹柯这一英雄 形象,丹柯的形象又凸显了小说的主题意义。
这种抑彼扬此的手法成功地烘托出人物的勇敢与 坚强,奠定了主题的基调。而丹柯这段话也成为全文 的题眼,显得异常有力而令人警醒。
15
(二)情节的“一波三折”与主题的悲剧 意味狭义的悲剧指的是一种特殊的戏剧艺术类型, 抗争、行动、毁灭一般被看做是它的三要素, 而广义的悲剧则由此生发开去,常常指代一种 氛围或感情基调,它不只意味着字面意义上的 悲凉、哀伤,还有着与此相应的由于美的必然 毁灭而带来庄严和壮丽。悲剧美也因此在很大
7
主要代表作
散文诗《海燕之歌》、长篇小说《母亲》、 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 学》。《母亲》被公认为世界文学史上崭新 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奠基作品。
《伊则吉尔老婆子》是高尔基早期浪漫 主义代表作。
8
《伊则吉尔老婆子》用第一人称叙述,借伊则吉 尔老婆子之口讲述了三个看似不相关的故事:草 原上云影的传说——人与鹰的儿子“腊拉”的 故事,伊则吉尔老婆子自己的故事,草原星火 的来历——勇士“丹柯”的故事。课文是这篇 小说的第三部分,一心为公的丹柯与傲慢自私 的腊拉、白白挥霍青春的伊则吉尔形成了鲜明 的对比,巧妙的构思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 染力。
与现实主义忠于客观事实不同,浪漫主义为了表现主题 往往极尽想象、夸张之能事。《丹柯》的浪漫主义色彩非 常明显:
1、强烈的美丑对比:年少而俊美的丹柯眼睛明亮 如火,族人则恶如野兽。
2、极尽想像、夸张之能事:森林恐怖险恶环境的 描写,丹柯高举燃烧的心为众人引路,碎裂的心化 为草地上蓝色的火星。
18
(四)人物的性格品质对英雄形象的 增益
父亲是木匠。早年丧父,寄居在经 营小染坊的外祖父家。11岁开始独 立谋生,其童年和少年时代是在旧 社会的底层度过的。底层社会成了 他的“大学”课堂。
高尔基的早期作品呈现为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两种 迥异的风格,浪漫主义作品往往赞美热爱自由、向往 光明、渴望战斗的英雄形象;现实主义作品则长于描 绘人民的苦难和他们美好品德,表达他们的愤怒和抗 议情绪。后期提倡“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把现实 主义和浪漫主义结合成为第三种东西。
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崇高美。
悲剧的主人公也往往表现出崇高的精神特质,
他们的品格常常与真、善、美密切相关,因此
人物在战争中与对立面的力量对比越悬殊,主
体的抗争越艰难,我们就越能感受到这种精神
力量的强大。
16
《丹柯》情节的一波三折凸显出小说主 题的悲剧意味
1、作为抗争主体的丹柯带有悲剧的味道;
人们:推举领导—抱怨—抱怨、审问—要弄死丹柯
小说通过缔造形象来表现主题思想。丹柯作为一个成功
的英雄形象,除了作者精心设计的情节结构和浪漫主义的表
现手法外,还得益于这一人物一心为公的高贵品格和勇于实 践、永不言败的性格特点。
众人
丹柯
彷徨失措
引导鼓励
围攻诋毁
献出生命
19
《丹柯》是一篇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丹柯告诉人们:“你们不能够用思想移开 路上的石头。什么事都不做的人不会得到 什么结果。”他献出了自己的心,用那颗 燃烧的心照亮人们的前程,带领人们走出 了黑暗。丹柯那种为理想献身、不计较个 人得失的精神,以及坚定不移的信念和勇 于实践的态度,鼓舞和感染着读者。
《丹柯》(内含两个优秀课件)
1
课件一
小说的主题
2
小说的灵魂——主题
母题(见教材45页) 常见的题材;永恒的主题。
“爱情” 、“战争”、“复仇” “生与死”、“爱与恨”、“美与丑” 主题的复杂性与矛盾性: 1、材料所蕴涵的思想比作家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 更加深厚 2、材料所蕴涵的思想比作家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 贫乏得多 3、材料所蕴涵的思想与作家本人想要表达的思想 大相径庭
3
小说的灵魂——主题
主题的形成: 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以讲故事为目的的小说
——自觉表现主题 ——不自觉表现主题
4
以思想为目的的小说
一、依赖人物来表现主题
《丹柯》
二、侧重事件来表现主题
《炼金术士》
5
丹 【柯
苏 联 】 高 尔 基
6
一、作家作品 1868-1936,苏联作家 生于下诺夫戈罗德(高尔基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