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锡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高一地理2019.4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城市建成区中面积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通常是A.住宅用地B.商业用地C.工业用地D.绿化用地图1为“某城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完成2~3题。
2.a区域最有可能是A.大型仓储、批发市场B.公园、疗养院C.中高级住宅区D.中心商务区3.关于三个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A.a区域工业污染最严重B.常住人口密度最大的是bC.地价最高的是cD.城市高层建筑最为密集的是c图2示意某城市空间结构模式,读图完成4~5题。
4.图中字母分别代表城市中的不同功能区,其中e区域通常是A.中心商务区B.批发与轻工业区C.低级住宅区D.高级住宅区5.图示城市空间结构属于A.扇形模式B.同心圆模式C.多核心模式D. 田园生态城市6.北京的市中心(故宫所在地)没有成为中心商务区,其主要的影响因素是A.经济B.环境C.政治D.历史图3为“我国1990年~2015年某城市各区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7~8题。
7.④区土地利用类型主要为A.商业用地B.工业用地C.政府机关用地D.居住用地8.关于该城市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A.城市总人口明显减少B. ③地应建设成高级住宅区C.K滨河地带宜建设开放式公园D. ①地宜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图4为“北京城市空间扩张的示意图”。
读图完成9~10题。
9.图中能正确反映出北京城市化发展指标的是A.城市人口增加B.城市用地规模扩大C.城市人口占的比重D.城市经济快速壮大10. 推动城市化进程的根本原因是A.国家政策 B.社会生产力发展C.农村人口过剩 D.城市的地理位置优势图5是“某国家城市化过程发展阶段示意图”。
读图,完成11~12题。
11.阶段Ⅰ所处的城市化阶段是A.初期B.中期C.后期D.“逆城市化”12.阶段Ⅱ出现的城市人口变动现象,主要的原因是A.城市经济的不断衰退B.城市环境不断恶化C.轨道交通、立体交通的发展D.乡村经济发展赶超城市图6为“2005年我国东部沿海某城市各圈层间人口净迁移模式图”,完成13~14题。
13.读图判断,该市A. 中心区和近郊区为人口净迁出区B. 城区边缘区和远郊区为人口净迁入区C. 城区边缘区人口净迁出量最大D. 近郊区人口净迁入量最大14.依据城市化发展的一般规律,推测该市A. 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B. 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逆城市化”现象明显D. 城市人口规模逐渐减小图7为城市化进程示意图。
读图回答15~16题。
15.世界各国的城市化水平高低不一,目前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A.a阶段 B.b阶段 C.c 阶段 D.后c的阶段16.下列有关目前发达国家城市化特点的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水平高,发展快B.出现“郊区城市化”现象C.城市化水平高,但发展速度减缓D.大城市市中心人口、产业拥挤,环境恶化等问题日趋严重图8为某城市地价空间分布示意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丙地土地租金较高,其原因最有可能是A.位于市中心B.处在交通干线的交汇处C.靠近风景区,环境优美D.大学和研究院(所)聚集地18.据图判断,中心商务区形成的主要区位优势是A.历史悠久,知名度高 B.土地租金高C.交通通达度高D.处在人口密集区图9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
读图,回答19~21题。
19.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A.地下水位上升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C.蒸发量增加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20. 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生活用水量增加B.植被覆盖率增加C.地表水下渗减少D.城市热岛效应21.针对上述问题,专家提出了建设“海绵城市”的建议。
下列做法最切合实际的是A.建立城市洒水制度B.严格控制地下水开采C.兴修给、排水工程D.大力发展城市绿化图10表示某城市鲜花、蔬菜生产和销售的一般模式。
读图回答22~23题。
22.阶段I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A.地形平坦 B.气候优越 C.距城区近 D.水源充足23.阶段II鲜花和蔬菜销售方向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 B.城市人口的减少C.便捷的交通和保鲜技术 D.农产品过剩图11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大城市郊区土地利用示意图。
读图回答24~25题。
24.影响当地土地利用类型分布的主导因素是A.气候B.水源C.地形D.土壤25.随着城市的发展,城市郊区的农业结构将发生变化。
下列土地利用类型在该地农业用地中的比重最有可能降低的是A.稻田B.鱼塘C.果园D.菜地、苗圃图12为“我国某地区农业土地利用变迁过程图”。
读图,回答26~27题。
26.该地区位于A.珠江三角洲B.太湖平原C.东北平原D.新疆绿洲27.该地区土地利用变迁的最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的变化B.科技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C.气候变化、土壤的改良D.农作物品种的改良图13为“某时期欧洲各地农业集约度示意图”(图中数字越大,表示农业集约化程度就越高)。
读图,完成28~29题。
28.甲所在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是A.季风农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C.大牧场放牧业 D.乳畜业29.在我国,适合发展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的地区是A.南方荒山、草坡B.上海等大城市的郊区C.青藏高原草原区D.东部河流冲积平原区图14为“三个地区农业基本情况比较图表”,完成30~32题。
30.③地区农业地域类型判断正确的是A.季风农田农业 B.商品谷物农业 C.大牧场放牧业 D.混合农业31.下列关于①地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优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市场适应性强 B.有利于形成良性的农业生态系统C.有利于合理安排农事活动 D.精耕细作,单产高32.②地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低,主要的原因是A.农业单产低B.人多地少,人均耕地少C.农业科技水平低D.受自然灾害的影响棉花具有耐旱、耐盐碱、喜光照的习性。
近年来,我国西北内陆的阿拉善高原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据此完成33~35题。
33.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34. 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A. 降低运输成本B. 改善生态环境C.适应当地的环境D. 增强产品竞争力35. 该地面对棉花种植出现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其中推广机械化可缓解的问题是A. 交通不便B. 劳动力缺乏C. 资金不足D. 土地多盐碱图16为“美国本土主要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回答36~40题。
36.字母B所在的商品谷物农业区发展的优势区位有①全年高温多雨,降水丰富;②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沃;③地广人稀;④交通便利,市场广阔。
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③④D. ①②④37.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的主要特点,叙述正确的是①生产规模大;②机械化程度高;③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④精耕细作,单产高A. ①②B. ③④C. ①③D. ②④38.字母C所在地成为著名的乳畜业带,最主要的原因是A.气候多雨多雾,适合多汁牧草生长,饲料丰富B.靠近五大湖,灌溉水源充足C.靠近海洋,交通便利D.人口众多,城市人口比重大,市场广阔39.A区域畜牧业比重较大。
其生产对象和产品分别是A.奶牛、牛奶及其制品B.牛、牛肉C.养羊、羊毛D.养羊、羊肉40.美国商品谷物农业区分别种植冬小麦、春小麦,我国适合发展类似的春小麦地区是A.三江平原B.华北平原C.黄土高原D.珠江三角洲二、判断题:正确的涂T,错误的涂F(本部分共10题,每题1分,共10分)。
41. 城市中各功能区之间通常有明确的界线42. 一般情况下,经济因素是影响城市内部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43. 城市形成的早期就会有明确功能分异,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一旦形成就不再变化44. 加强城市规划,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可以使环境朝着有利于人类的方向转变45. 国营农场和家庭农场是中、美商品谷物农业在经营方式上的重大差异46. 农业地域的形成,是人们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合理利用农业土地的结果47. 围湖造田、开垦荒地,扩大耕作面积是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有效措施48. 大牧场放牧业只分布在干旱、半干旱气候区49. 适度扩大经营规模、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是提高季风水田农业商品率的途径50. 以生产乳制品为主的乳畜业通常分布在大城市的周边三、综合题:(本部分共4题,共30分)。
51.图17为某城市空间分布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7分)52.读图18,回答问题。
(8分)(1)一个国家(地区)城市化水平高低,不能仅看城市人口数量,更重要的是看(衡量城市化水平高低的主要指标)。
读甲图,图中虚线代表的是国家,实线代表的是国家。
(2)由图可知,与发达国家相比,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发展的特点:起步(早、晚);水平(高、低);目前的发展速度(快、慢)。
(3)目前,我国政府采取“严格控制大城市的规模,积极发展中小城市”的政策,其目的主要是预防、等城市问题出现。
53.图19为“农业的主要区位因素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7分)(1)图中影响农业区位选择的自然因素有A. ,B. 。
社会经济因素中,C、D分别代表交通运输和政策,则E是因素。
(2)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不是一成不变的。
相比之下,(自然、社会经济)因素发展变化较快。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可以对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加以改造。
如修建塑料大棚主要是改造条件;修梯田改造的是条件。
(4)过去的20年,我市某郊区农业由原先种水稻——种蔬菜——种花卉、果园。
这种变化主要是因素造成的。
54.读图20,回答问题:(8分)(1)图中①、②、③、④序号表示世界农业地域类型,其中①是,③是。
(2)④为季风水田农业,该农业地域类型主要分布在、和南亚的季风气候区,这种气候,对种植水稻十分有利;不利的方面是。
(3)季风水田农业具有、单产高、商品率低、科技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低、水利工程量大等方面的特点。
季风水田农业单产高、商品率低,除了与水稻本身有关外,跟亚洲、也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锡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试卷答案高一地理2019.4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在答题卡上相应的方框内填涂(本大题共40题,每题1.5分,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1.A2.D3.B4.D5.A6.D7.B8.C9.B 10.B11.B 12.B 13.D 14.B 15.B16.C 17.B 18.C 19.D 20.C 21.D 22.C 23.C 24.C 25.A 26.A 27.A 28.D29.B 30.C 31.D 32.B 33.A 34.D 35.B 36.B 37.A 38.D 39.B 40.A二、判断题:41.B 42.A 43.B 44.A 45.A 46.A 47.B 48.B 49.A 50.B三、综合题:51.(1)商业区位于市中心交通便利能带来众多的消费人群(2)工业区降低成本,保护环境靠近铁路线,交通便捷;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下风地带(二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