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舞蹈欣赏论文

舞蹈欣赏论文

信阳师范学院
舞蹈赏析论文
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班级:10级工商管理
姓名:冯莉
学号:20105125057
一直以来,对舞蹈我只有一种渴望而不可及的感受,每当看到别人在尽情的舞蹈时,我会那么的渴望,也许是我懦弱,也许是我害怕失败,我从未去学过舞蹈。

但是,心里对那么舞蹈者的欣羡,也促使我通过网络书籍了解到了许多关于舞蹈的知识。

这学期,我又选修了舞蹈欣赏这们课程,更是开阔了我的眼界。

舞蹈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

与其他艺术相比,舞蹈是一门最古老的艺术,她根植于远古时代人类的生活和劳动。

何为舞蹈?简单来说就是手舞足蹈,所以不要把舞蹈想象成一种平常人无法触及的高雅艺术,你可以从舞蹈中找到许多生活的缩影。

当然,如果要想从舞蹈欣赏中得到美的享受,就必须具有一定的舞蹈知识、舞蹈欣赏水平和认识能力。

所以,我觉得舞蹈鉴赏这门课对于我们这些学生来说是十分有必要的。

她引领我们来到舞蹈殿堂,使我们领略到舞蹈的魅力。

从古典芭蕾的梦幻之旅,到东方舞蹈的神秘之旅,再到中国舞蹈的民族之旅;三大板块,时空穿梭,风格迥异,各具特色。

我了解到不同的舞蹈风格,不一样的民俗风情。

古典芭蕾反映的是欧洲贵族的精神风貌,男性表演者表现绅士风度,女性演员则通过足尖技术展现高挑的身材,总之有一种高贵的气质在里面。

而东方舞蹈很大程度上受宗教的影响,宗教的烙印给东方舞蹈蒙上了神秘的面纱。

中国的民族舞蹈因地域的不同,风格有所差别:北方豪放,南方灵秀。

通过这半个学期舞蹈课学习,我先后欣赏了《大梦敦煌》和《天鹅湖》这两部动人的舞剧。

《大梦敦煌》是一部富于传奇色彩的四幕舞剧,以敦煌艺术宝库的千百年创造历史为背景,以青年画师莫高与大将军之女月牙的感情历程为线索,演绎了一段可歌可泣的爱情故事---- 青年画师莫高为追求艺术的最高境界前往敦煌,在穿越大漠的艰难中生命垂危,被偶然路过的女子月牙所救。

不久,他们再次在敦煌相逢,萌生爱情。

却遭月牙之父大将军反对,逼迫月牙在王公巨贾中招亲。

为了爱,月牙星夜出逃,与莫高在洞窟相会;大将军率军包围。

在血与火的面前,月牙再次拯救了莫高,却付出了生命的代价。

月牙走了,化成一泓清泉;莫高以泉润笔,在巨大的悲怆中完成了艺术的绝唱。

莫高窟千年不朽,月牙泉万代不枯;艺术、爱情;永远相伴、相守……
故事美——中国当代著名编导家,中国歌舞团团长陈维亚高擎敦煌文化这颗明珠,把其间最负盛名的莫高窟和月牙泉加以人格化,并演绎为一个令人柔肠
百转、令人挥泪的爱情故事,从而将一场远在天边的敦煌大梦,熔铸成中华艺术的奇葩。

舞蹈美——作为舞剧,首先是阵容强大,实力雄厚。

舞蹈编排也颇有独到之处,群舞表现则体现出更鲜明的地域特色,而且常常与男女主人公(由国家一级演员刘震和田青扮演)的独舞、双人舞形成鲜明的对照,构成强烈的戏剧冲突,从而给人以舞蹈美与戏剧美的双重享受。

音乐美——著名作曲家《青藏高原》的作者张千用古朴典雅的西部音乐风格,贯穿作品始终。

筝、琵琶、箫管等传统乐器的加入与烘托,使苍凉、寥廓、雄浑、粗犷的主题音乐得以强化,大大增强了全剧的艺术感染力。

曲作者巧用静场手法,可谓“弦凝指咽声停处,别有深情一万重”;情节陡转间,鼓乐激昂,一如“银瓶乍破水浆进、铁骑突出刀枪鸣”,产生强烈的冲击力与震撼力,以致人散场归来,仍有余音绕梁之感。

舞美——绚丽多姿的莫高窟壁画,栩栩如生的飞天壁画,大气磅礴的千佛壁画,顶天立地的佛头巨塑,都被设计者——舞美设计师高广健巧妙地纳入舞台的布景及天幕之中,其构图之精巧,布局之美妙,加之灯光设计的别具匠心、服装道具的独特新颖,与全剧形成浑然一体的和谐之美。

《天鹅湖》的剧本取材于世界流行的许多民间神话,这种主题是恶魔把姑娘变成飞禽(或走兽),然后是忠实的爱情力量,英勇的行为或法术战胜妖法。

《天鹅湖》的故事情节很符合古典芭蕾舞剧的规律:单线发展,没有错综复杂的插叙和倒叙;人物性格鲜明,感情强烈,它为利用舞蹈作为主要手段表达戏剧冲突,刻画性格发展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首先,“修长舒展的动作线条”。

每位芭蕾舞者都应以肢体线条的修长和舒展为美。

因为芭蕾本是线条的艺术,贵族的艺术,所以,只有修长而舒展的肢体动作,才能充分地展示线条的流动,充分地占有舞台空间,完美地体现出贵族的气派。

第二,“诗情画意的舞蹈段落”。

芭蕾的本质是诗,是画,长于传达某种朦胧的诗情,某种淡雅的画意。

因此,在芭蕾美学的殿堂中,像巴芙洛娃、乌兰诺娃和马卡洛娃这种善于表演《白天鹅双人舞》的抒情明星,永远高居榜首,而那种只能完成《黑天鹅双人舞》的技巧明星,则只能屈居第二,即使其32个“挥
鞭转”引来雷鸣般的掌声也不能提高其审美品位。

第三,“洁白神圣的天鹅短裙”。

芭蕾女明星的短裙是《天鹅湖》中是最典型的舞蹈服装,其洁白的颜色代表着天鹅形象的纯洁无瑕,而其超短的尺寸则对舞者腿部线条超凡脱俗地修长提出了必不可少的苛求。

第四,“对比鲜明的仙凡场面”。

《天鹅湖》在故事发生的地点,服装和布景的色彩,不同幕次间的基调和节奏诸方面,均富于鲜明的对比。

其中的一、三幕都是宫廷场面,前者是花园,后者是舞会,都是火红热闹、充满人间烟火气的现实世界,戏剧性占据主导地位;二、四幕都是天鹅湖畔,都是朦胧月色下扑朔迷离的虚幻世界,抒情性占据主导地位;如此鲜明的视觉节奏,不仅给了舞者以足够的喘息之机,而且也让观众能够尽享好戏的乐趣。

第五,“沁人肺腑的音乐旋律”。

柴科夫斯基的《天鹅湖》在听觉上具有感人至深的神功,尤其是在第二幕的《白天鹅双人舞》中,那如泣如诉、哀怨委婉的旋律,形象逼真地表达出了奥杰塔公主对自己被困于魔掌之中的无助与无奈,对纯真爱情和自由生活的无限向往。

正因为如此,《天鹅湖》的音乐常常作为独立的曲目,在音乐会上得到演奏,同样深受欢迎。

文化影响舞蹈,舞蹈体现文化。

由于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所以舞蹈风格和形态存在很大差异。

中国舞蹈讲究“扭、曲、倾”而西方舞蹈讲究“开、绷、直”;中国舞蹈中女性表演时要有三道弯,而西方的芭蕾舞的女演员则通过立脚尖来表现高挑的身材;中国舞蹈有向地性(演员有时有蹲坐的姿势),西方舞蹈则有种脱离地球引力的感觉(芭蕾舞中的立脚尖);中国舞蹈更多的是追求意境,西方舞蹈有许多炫技性的表演;中国道教的太极图案体现了中国舞蹈的和谐、柔美、圆润,西方基督教的十字架图案展现了西方舞蹈的高雅、浪漫、伸展。

通过本学期的舞蹈鉴赏,我觉得自己对于舞蹈再也不是不知所云的喜欢,而拥有了自己的想法。

舞由心生,蹈由心起;当我用心去感受舞者用他唯美的曲线,流动的曲体创造的意境时,我发现已经融入其中。

感谢这学期的舞蹈鉴赏课,它是我受益很多。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