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抽样检验方法

抽样检验方法


附录一、样本大小字码表
附录二、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表
二、单位产品 通常将用来检验群体中的每个样品单位称为“单位产品”, 对大多数产品而言,一个产品就是一个单位产品,但对流程性
材料,以其包装容器为一个单位产品,对纺织品则以长度(米、 匹等)为单位产品。
5.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三、单位产品质量 质量特性可分为计量型和计数型两种。计量型特性是可通 过测量仪器测试的,如轴承的尺寸、钢的含碳量等。计数型特
然后利用统计方法,判定此群体是合格还是不合格
的检验过程,称之为抽样检验。
3.抽样检验的分类
按抽样检验的方式可分为如下四类:
一、标准型抽样检验 是在同时考虑生产方和顾客风险的情况下,对孤立批所 进行的一种抽样方案,以判断群体的合格与不合格为目的。 不良品 X>C 拒收 样品 X 抽样 检验 N X≦C 允收 n P 良品
九、抽样方案 对计数型一次抽样,常用两个数字(n , c)表示其抽样方案。 n表示样本大小,c为合格判定数。 (n , c) 抽检n件单位产品,有r件单位产品为不合格品 若r >c拒收 若r ≦c接收 大多数情况下,抽样方案描述为:一次正常抽样,检验水 平为II,合格质量水平(AQL) Cri为0,Major为0.65,Minor为 1.5。
L(p)=
0 1
p≦ po p>po
L(p) 1 0 po p
但实际抽样中,这种理想情况并不存在,做一般oc曲线是一条由(0,1) 到(1,0)的连续变化的曲线,其形状取决于n和c的选择。
十二、抽样方案的选择
较好的抽样方案应使:在产品质量好于规定(p≦ po)时,接收概率L(p)
大;当产品质量变坏(p≦ p1),L(p)迅速变小,如下图所示:
α=1-L(po)
(α通常取5%)
与此相反,当(p>p1)时按理应全部拒收,但按(n,c)方案验收,仍有一
定概率接收。这时抽检犯了“采伪”的错误,称为犯了第二类错误(或称第 二类风险)。通常以β记犯第二类错误的概率。有:
β=L(p1)
(β通常取10%)
在抽检方案设计时,应合理调整(n,c),使α 、 β限制在可接受范围。
——虽然判定为合格,也难免存在一些不良品。 ——可能把不合格批误判为合格批,也可能把合格批误判为 不合格批。
5.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一、检验群体(N) 、检验批(Lot) 一般来说,一个生产批即为一个检验批。但若批量很大、 连续生产、周期较长,且过程在受控状态下,可以将一个生产
批分成若干检验批,但一个检验批不可能包含多个生产批,也 不能随意组合检验批。
性是离散的,如铸件的汽孔数、纺织品上的疵点数等。
四、样本(n) 从群体(检验批)中随机抽取部份的单位产品称之为样本。 五、合格判定数(C) 作为判定群体是否合格的基准不良数称为合格判定数。
5.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六、缺点 单位产品的质量特性不符合规定的要求,称为缺点。 缺点分为: ——致命缺点(Critical):有危害使用者的生命或安全的缺点。 ——主要缺点(Major):不符合单位产品的使用目的的缺点。 ——次要缺点(Minor):不影响单位产品的使用目的的缺点。
6.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简介
一、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发展过程
1945年和1950年,美军发布了具有全球影响力的计数调 整型抽样标准 ,即MIL-STD-105A。 经几次修订,于1963年发布了MIL-STD-105E。 并于1989年美军发布了MIL-STD-105E。 我国的对等标准为GB2828-87。 对等的国际标准为ISO2859。
放宽抽检限制数表),且过程受控,经授权人批准。]
4.放宽转正常 — (只要出现以下任何一种情况即可) 1批不合格;过程不正常;管理者认为有必要。
5.加严转全检 — 加严检查后,不合格品批累计达5批。
7. 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使用简介 1.确定产品质量的判定标准。一般而言,如产品有多个检验项目,只要有
一个检验项目不满足要求,均应视为不合格品。必要时,可将不合格项 目进行分类,有Critical 、Major 、Minor。 2.根据检查水平确定样本大小字码。 3.根据合格质量水平(AQL)和样本大小确定合格判断数,Ac为接收数,Re 为拒收数。 4.注意当遇到箭头时,应采取箭头上面的第一个抽样方案。 5.特别注意:抽样时应确保随机抽样,同时应确保一次性抽出“样本数”, 然后才能进行检验,不可边抽边检验。 6.一般印刷行业的AQL为Major=1.5 、Minor=4.0。但也有不同的情况,如 销日本的产品,一般为Major=0.65 、Minor=1.5; 销欧美的产品,一般为Major=1.0 、Minor=2.5; 主要客户,一般为Major=2.5 、Minor=6.5。 7.在选择AQL时,Major 、Minor最好相差一个等级。
6.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简介
二、抽样宽严程度转换规则
在过程受控情况下,通常采用正常抽样方案。抽样宽严 程度转换规则为:
1.正常转加严 — 连续5批(包括不到5批)中有两批不合格。 2.加严转正常 — 连续5批合格,且过程处于受控状态。 3.正常转放宽 — 连续10批合格,10批中不合格总数不超过规定限制数(查
p
其中po 、 p1为生产和使用方共同商定的质量指标(不良率),其中po满 意的指标,称为合格质量水平(AQL), p1为应尽量避免的质量水平,称为 极限不合格率(LTPD)。我们应根据产品的质量要求,合理地调整n 、 c, 将α、β限制在一个生产方和使用方都能接受的适当水平。
十二、两种错判率
在实际抽样验收过程中,有对整批产品质量虽已达到要求(p≦ po),但 按(c,n)方案验收时,由于抽样的随机性,仍会有一定批因样本中的不合格 品数r>c而使整批产品拒收。这时抽验犯了“拒真”的错误,称为第一类 错误(或称第一类风险)。第一类错误的概率以α表示,显然有:
七、不良品/良品
如果单位产品中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检验项目不合乎规格 要求时,该单位判为不良品,全部检验项目都合乎时,该单位 产品判为良品。
5.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八、不良品数/不良缺点数 不良品数:样本(n)中的不良品个数。 不良缺点数:样本(n)中的不良缺点总数,而不是不良品数。
5.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5.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十、抽样方案接收概率 从抽样方案判断规则可知,在一个(n,c)的抽样方案中,只 有样本中不合格品数r ≦ c时才能判为合格批而被接收,若以
p(r)表示样本中恰有r件不合格品的概率,则接收概率L(p)为:
L(p)=p(r=0)+p(r=1)+‥‥‥p(r=c)=
p (r )
i 0 i
c
十一、抽样特征曲线(oc曲线)
5.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对任一确定的抽样方案(n,c),当整批产品的质量较好时,不合格品率
p就小,接收概率L(p)就大;当整批产品质量差时,不合格品率p就大,接 收概率L(p)就小。因此对于同一抽样方案(n,c),其接收概率L(p)是随着批 不合格品率p变化的,这称为接收概率随p变化的曲线为抽样方案(n,c)的抽 样特征曲线(oc曲线)。 理想的oc曲线如下图所示,当产品质量好于规定的质量指标po时全部 接收,当质量差于规定质量指标po时全部拒收。
3.抽样检验的分类
二、挑选型抽样检验
对按一定抽样方案拒收的产品,不是一退了之,而是对 不合格批采取全数检验,退全检后的不良品并要求退换。 三、调整型抽样检验 根据以往交验批的信息,按一定的转换规则,对检验方 案的宽严程度进行调整的一种抽样方案。适用于连续生产批 的检验,一般分为:
(1)正常检验; (2)加严检验; (3)放宽检验。
抽样检验方法


1 、抽样检验的来源 2 、抽样检验的定义
3 、抽样检验的分类
4 、抽样检验和全检的区别 5 、抽样检验的基本概念 6 、计数调整型抽样方案简介 7 、一次正常抽样方案使用简介
附录一、样本大小字码表
附录二、一次正常抽样方案表
1.抽样检验的来源
二次世界大战刚开始时,美国迫切需要把平时
L(p)
1.00 0.95 0.90 0.85 0.80 0.75 0.70 0.65 0.60 0.55 0.50 0.45 0.40 0.35 0.30 0.25 0.20 0.15 0.10 0.05 0.00 1 2 3 P0 4 5 6 7 8 P1 9
a 0.05
b 0 .1
10 11 12
4.抽样检验和全检的区别
(2) 适用于全数检验的场合
——检验很快,且费用少,如灯泡点火检验。 ——产品必须全数良品,如手表、 照像机等。 ——产品中只要有少许不良品,就会严重影响人身或财产安 全,如高压气筒。
4.抽样检验和全检的区别
一、抽样检验与全检的优劣比较
(—抽检数少,可较详细。 ——判断为不合格则全批退货,可加强供应商的品质管理。 (2) 缺点
产业转变成战时产业,造成了大量的军需品的生产
和检验,但当时检查员又非常缺乏,同时军需品不
可能进行全检,故不得不采取经济又适用的抽检方 法,在此背景之下就产生了抽样检验标准: MIL—STD—105A。
(1945年产生,1950年正式发布)
2.抽样检验的定义
从群体中,随机抽出一定数量的样本,经过检
验、试验或测量以后,以其结果与判定基准作比较,
3.抽样检验的分类
四、链式抽样检验
从检验批中抽出很小的样本,并规定样本中不允许有不 合格。适用于费用高、批量小及客观条件不允许抽取较多产 品的情况。
4.抽样检验和全检的区别
一、抽样检验和全检的适用场合
抽样检验并非任何场合都适用,有些可以做抽样检验, 有些必须进行全检。这主要依据检验群体的性质、数量、体 积大小或检验所产生的经费或者检验方式而定。但全检不一 定就比抽检好。 (1) 适用于抽样检验的场合 ——属于破坏性试验,如材料强度。 ——检验群体数量非常多,如螺丝。 ——检验群体体积非常大,如原棉。 ——产品属于连续的物品,如纱绒。
相关主题